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单东  郑楚 《华夏医学》2009,22(4):617-619
目的:利用混合血清自制荧光定量PCR HBV-DNA室内质控血清,并对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分别留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多人两对半全阴的血清作为基质,"大三阳"作为高值血清,"小三阳"作为低值血清,用全阴血清将高值和低值血清稀释至(5.0±2)×106拷贝/ml和(5.0±2)×103拷贝/ml两个水平.与临床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检测,其结果计算X、S、CV值,并在Levery-Jennings室内质控图绘图,并结合应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判断方法[1].结果:高值:X=6.758277(对数值),S=0.203284(对数值),CV=3.0%.低值:X=3.66921(对数值),S=0.32195(对数值),CV=8.77%.结论:利用混合血清制备的HBV-DNA室内质控物,其制备方便,结果稳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实验室制备和应用的简易实用方法。方法将经确认的高效价抗-HIV阳性血清用小牛血清按1∶1、1∶2、1∶4、1∶8、1∶16、1∶32、1∶64稀释并测定OD值,计算其平均值(-x)、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结果20个测定值S/CO值的相关值-x=1.91,s=0.155,CV=8.1%。结论实验室自制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可用于监测抗-HIV试验的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董波  郭家香 《中外医疗》2012,31(27):87-88
目的对Excel软件在免疫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硬件,通过计算对Excel工作表进行创建,并依据相关内容对质控血清进行计算,绘制质控图。结果该组案例通过20次数据检测后,依据(x±s)对均值线和+2S、+3S对控制线进行了绘制,操作之后成功完成质控图的绘制。结论免疫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处理非常的繁琐,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失误,但借助Excel软件,通过"即刻法"对室内质控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外部质控参考品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外部质控参考品,以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方法 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血清稀释阳性对照的方法 ,经过国产试剂检测,制备出弱阳性标本的质控参考品,并绘制质控图.结果 根据HIV抗体弱阳性的标准,确定按照1:8稀释度制备外部质控血清,其质控物吸光度值/临界值(S/CO)为2.54,变异系数为15.2%.结论 自行制备的HIV抗体弱阳性标本质控参考品用于HIV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室内Youden质控图,对HBsAg的测定进行室内质控,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的发生。方法用自制的阴、阳性质控血清同病人标本一起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各孔吸光度值,连续测定20次计算,又、SD、CV值,并绘制Youden质控图。结果1个月内随每日标本加测自制的阴性、阳性质控血清各一份进行室内质控。结论质控结果落在Youden图的方框内,表示此次“在控”,测定结果有效;若落在方框外,表示结果“失控”,按照“失控”程序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质控物的均匀性对室内质控的影响?方法:取1支中值质控物,根据20次测定结果求得均值(x)及标准差(s)以确定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中心线及控制线?另取3支质控物分别连续检测20次,计算每支质控物的x?s?变异系数(CV)?将4支白细胞(WBC)质控物的前7个检测结果共28个数据绘制质控图?结果:除第1?4支WBC的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其余所有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WBC质控图上的后3支的检测结果偏于一侧且有数个结果违背13s规则?结论:室内质控物瓶间差异可直接导致室内质量控制的假失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甲状腺激素药盒中的质控血清与实验室自备混合血清质控图.方法 厂家提供质控血清和自备病人混合血清在相同条件下测定通过测定10批以后,画出质控图并分析评价实验的批内误差.结果 厂家质控FT3高值:26.8~46.2pmol/L,低值:2.17~4.68pmol/L,FT4高值:11.4~23.31poml/L,低值:2.39~4.85pmol/L;平均病人血清FT3高值:6.26~9.26pmol/L;低值:3.8~5.9pmol/L,FT4高值:18.4~28pmol/L,低值:6.95~10.69pmol/L.厂家FT3低值是3.157S是0.23,CV是7.2%;平均病人血清FT3低值是5.13,S是0.59,CV是11.5%;其中CV是批间变异系数,厂家质控的批号是ST5606.厂家FT3低值(pmlo/L)10批分别是:,3.1,3.1,2.97,3.2,3,3.3,3.2,3.5,3.5.自制病人值(pmol/L)是:5.2,5.2,5.3,4.5,2.8,35.5,5.5,5.2,4.9,4,5.结论 两种质控图的建立为控制实验室甲状腺激素检验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酶联免疫(EIA)检测系统进行评价,以提高HBsAg的检测质量;方法: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阴性与阳性血清,经灭活处理后,阳性血清用定值HBsAg质控血清进行标定,制备临界值与强阳性血清,分装安瓿或离心管中,-20℃保存,每批标本检测时用临界值血清做室内质控,绘制室内质控图,并进行试剂盒的敏感度评价.用阴性质控血清与强阳性质控血清进行特异性与"HOOK"效应的评价;结果:通过室内质控观察,我科EIA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或重复性良好,阴性血清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达98 %,临界值血清检测试剂盒的敏感度达95 %,强阳性血清检测试剂盒未出现"HOOK"效应;结论:EIA是检测HBsAg既敏感又特异的方法,但应加强室内质控,同时应参加室间质量评价,以提高HBsAg检测的可靠性,防止临床的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9.
蔡澍  罗均 《广州医药》2003,34(6):46-47
目的:对献血者抗HIV进行室内质控。方法:在应用ELISA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的过程中,通过测定最佳条件变(OCV),常规条件变异(RCV)和绘制质控图来监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OCV为:x^-=4.56,s=0.500,CV=10.97%;RCV为:x^-=4.301,s=0.646,CV=15.02%。结论:RCV的s接近OCV的s,可用作质控图,对献血者抗HIV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血常规室内质控图的方法,提高质控图的质量。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的函数计算功能,在活动单元格中输入各种质控参数及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平均值(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利用制作图表功能,设计制作质控图。结果每天在数据表中输入质控制,结果,计算机自动计算作图。可以对非随机因素引起的失控现象予以纠正。作好的质控图和数据表可以打印保存。结论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室内质控图省时省力、美观准确。  相似文献   

11.
血站实验室质控物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栋 《医学文选》2001,20(3):351-351
我站自 1995年开始坚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 ,并取得优良成绩。同时在实验室室内质控中坚持自制质控物并随每天的工作一起测定 ,及时绘制质控图 ,以监测各实验项目的可靠性、准确性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使实验室工作在监控中进行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性。下面是室内质控具体作法及体会。1 自制质控物1.1  EL ISA实验项目的各质控物制备  HBs Ag质控物用小牛血清稀释已知高滴度 HBs Ag阳性血清 ,使 OD值在 0 .2~ 0 .3之间 ,加适量叠氮钠防腐 ,经灭活处理 (5 6℃ ,30 m in) ,分装于小塑料瓶内 ,每支 1ml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两种能长期使用的比较稳定的HCV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用HCV试剂盒中剩余的阳性血清及患者HCV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与健康人血清进行倍比稀释选s/co质2-3之间的稀释度制备室内质控.结果两种自制的质控血清有很好的稳定性、精密度.结论两种自制质控能作为日常HCV检测中的质控血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荧光定量乙型肝炎核酸扩增(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 扩增循环阈值(CT)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厂家提供的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在最佳条件和常规条件下连续测定20次,得到该质控物扩增循环值,分别计算出X,S和变异系数(OCV%、RCV%),以循环数在±2s范围内为质控判断标准,对该质控物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与每批临床标本同时测定,连续30次,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结果 质控物最佳条件下的±2s和OCV分别为30±3,5.20%;常规条件下的±2s和RCV分别为27±4,7.22%;在此质控标准下, 30次质控物检测结果均在±2s范围内,没有一次失控.结论 应用CT值进行HBVDNA室内质量控制,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即刻法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即刻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量控制(IQC)中的局限性,建立一种适用于日常质控更加准确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和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同时统计初始阶段的质控数据,并用Excel 2000对质控数据自动统计、分析并绘制出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将此操作方法用于日常质控进行评价。结果即刻法中前3次的质控数据直接影响随后的结果,如前3个质控数据的CV〈5%,随后统计的结果会出现假失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10%,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同时结合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可以直观质控结果和质控图曲线。结论采用即刻法进行室内质控时,应用控制变异系数的方法可减少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同时结合即时累积的L-J质控图能更准确有效的进行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即刻法。  相似文献   

15.
黄小平 《安徽医学》2013,34(6):815-817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自制方法,加强实验室工作精密度的监测。方法收集1年量乙肝五项检测全阴的混合血清,稀释试剂厂家提供的高浓度标准品,稀释比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免疫测定用室内质控血清测定值标定,以5 d量分装、-30℃保存,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连续检测。结果室温复溶自制质控血清后,96 h时24℃下S/CO值较即时测定结果偏低(P0.05),其余时间点及温度下S/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6个月测定冰冻状态自制质控血清,各月S/CO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稳定性较为理想,一定程度可以满足免疫室内质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HBV-DNA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兰  杨旭  胡莹 《海南医学》2010,21(18):107-108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在HBV-DNA定量检测过程中的室内质控问题。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质粒标准品高、中、低值在常规条件下与标本同时检测,求出均值和标准差,利用Excel折线散点图画出质控图,以(x=±2SD)为在控标准。结果四种质粒标准品S1的Ct值x=18.026,s=0.999;S2的x=21.902,s=0.947;S3的x=25.125,s=1.046;S4的x=28.035,s=0.965,连续20次测定均在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在HBV-DNA定量检测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而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的酶联免疫 (EIA)检测系统进行评价 ,以提高 HBs Ag的检测质量 ;方法 :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阴性与阳性血清 ,经灭活处理后 ,阳性血清用定值 HBs Ag质控血清进行标定 ,制备临界值与强阳性血清 ,分装安瓿或离心管中 ,- 2 0℃保存 ,每批标本检测时用临界值血清做室内质控 ,绘制室内质控图 ,并进行试剂盒的敏感度评价。用阴性质控血清与强阳性质控血清进行特异性与“HOOK”效应的评价 ;结果 :通过室内质控观察 ,我科 EIA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或重复性良好 ,阴性血清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达 98% ,临界值血清检测试剂盒的敏感度达 95 % ,强阳性血清检测试剂盒未出现“HOOK”效应 ;结论 :EIA是检测 HBs Ag既敏感又特异的方法 ,但应加强室内质控 ,同时应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以提高 HBs Ag检测的可靠性 ,防止临床的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EXCEL软件对HIV抗体测定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在EXCEL软件上建立“即刻法”质控和L—J质控图模版,然后将每次测定获得的室内质控血清OD值、S/CO值填入相应单元格,软件自动计算得出各项结果,并且实时更新“即刻法”、L—J质控图。结果通过EXCEL软件在HIV抗体室内质控血清连续测定3次后,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结合L—J质控图可以得到每个月和累计几个月的室内质量控制图。结论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在HIV抗体检测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室内质量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绘制质量控制图,改善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条件和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利用计算机Excel提供的图表功能绘制控制图参数表和空白控制图,每天对同一批号的质控血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输入制图参数表中。结果 测定值的散点立即出现在控制图中,根据其在控制图中的位置来判断测量系统和检测过程是否正常。结论 利用计算机Excel绘制质控图可以克服手式绘制的缺点,且方便快捷、易于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特点的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室内质控方案。方法采用2013年2~7月间的连续20次室内质控数据,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并与厂家提供的质控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结果本实验室2013年的20次TEG质控数据均在厂家提供的质控参考范围内。在绘制质控图后发现R值、α-Angle值和MA值均有超过xˉ±2s或xˉ±3s范围的数据。结论在TEG质控检测中不能单独依据厂家的质控正常参考范围,需结合绘制质控图的方法,来发现是否存在失控数据,以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