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灌洗术用于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报告应用纤支镜行支气管灌洗术治疗严重支气管哮喘8例的临床疗效。该组8例病人虽经常规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祛痰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哮喘状态无缓解,且合并低氧血症,其中3例呈Ⅱ型呼吸衰竭。在ICU监护条件下,行支气管灌洗术,抽吸支气管分泌物和痰检后哮喘症状明显缓解。讨论支气管灌洗术的指征和安全性,认为经纤支镜行支气管灌洗术清除严重哮喘病人气道痰栓是缓解哮喘持续状态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重度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血气改变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气变化的规律,正确识别和处理,现将我院10年间救治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均为我院10年间急诊观察及住院病人。男36例,女52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为29-4±16-3岁。病程<5年者12例(14-0%),5~10年者36例(41-9%),>10年<20年者31例(36-0%),>20年者7例(8-1%)。诊断标准均符合1997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  相似文献   

3.
并用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持续状态治疗十分棘手。1987年以来,并用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哮喘持续状态32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62例均为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第3版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断标准,即:严重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6小时,治疗组有效率达90.91%;经皮氧饱和度(SpO2)升至0.94±0.04;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其预计值百分比(FEV1%)增至67.51%±6.22%。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67%、0.91±0.04和62.78%±6.65%〕,P值分别为P<0.05、P<0.01和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加用高频喷射雾化吸入参附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112例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患者645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645例次血气分析中有620例次(96.1%)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单纯性酸碱紊乱264例次(42.6%),二重酸碱失衡260例次(41.9%),三重酸碱失衡96例次(15.5%)。MOF早期多为呼吸性碱中毒,并发低氧血症,随病情的加剧,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发生三重酸碱失衡。救治时,要针对治疗原发疾病和积极纠正脏器衰竭的同时,动态监测血气,同步测定血电解质,这对及时发现并纠正酸碱失衡与血电解质紊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46例小儿重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将严重哮喘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称为哮喘持续状态。我院1994年2月~1997年4月成功抢救4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46例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2.6岁~14.0岁,平均(7.32±2.75)岁。有哮...  相似文献   

7.
对153例重度创伤后病人718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度创伤后患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单纯酸碱平衡紊乱296例次(43.1%),二重酸碱失衡304例次(44.3%),三重酸碱失衡86例次(12.5%)。酸碱平衡紊乱中,以单纯呼吸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血清电解质紊乱中,以低钠和低氯血症最多见。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时,应以pH值为难,当pH<7.20或>7.50时,应及时补充碱性或酸性药物,尽力维持pH值的正常,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效果。通过双相正压通气(BiPAP)治疗夜间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方法:对20例伴夜间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未吸氧、鼻导管吸氧、双相正压(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3种状况下的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指标的监测。结果:未吸氧状况下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明显,SaO2≤0.72;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时SaO2的升高明显优于鼻导管吸氧,SaO2>0.85(P<0.001)。结论: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COPD患者夜间睡眠和呼吸紊乱,纠正低氧血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戴元荣  丁敏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48-3550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的发病情况、支气管阻塞的可逆性变化以及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疗效。方法:对256例门诊哮喘患者及110例住院哮喘患者进行CT或高分辨率CT检查.观察哮喘合并支扩的发病情况:对门诊哮喘患者合并支扩者(合并组)及同期门诊哮喘患者无合并支扩也无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单纯哮喘患者(对照组)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予ICS治疗,观察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和ICS治疗前后FEV1的变化。结果:(1)256例门诊哮喘患者中,合并支扩者共18例(7.0%),110例住院哮喘患者中,合并支扩者共10例(9.1%),支扩部位以两下肺为多;(2)合并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61%(11/18),对照组阳性率为100%(18/18);(3)ICS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FEV1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后对照组FEV1明显高于合并组。结论:哮喘合并支扩较常见,其中又以隐性支扩为多;ICS对哮喘合并支扩有一定疗效,但不及单纯哮喘患者。哮喘合并支扩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诊危重患者的酸碱失衡(附1 23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急诊危重患者并发酸碱失衡的认识。方法:对1239例急诊危重患者酸碱失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239例急诊危重患者动脉血气中1195例(96.45%)伴有8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最为常见,为303例(25.36%);其它依次为:呼碱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202例(16.90%),呼吸性酸中毒(呼酸)175例(14.64%),代谢性酸中毒(代酸)162例(13.56%),呼酸合并代碱126例(10.54%),呼碱合并代酸101例(8.45%),代碱73例(6.11%),呼酸合并代酸53例(4.44%)。1195例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失衡713例(59.67%),混合性酸碱失衡482例(40.33%)。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原发疾病常引起呼碱或呼酸,病情的发展或不适当的治疗导致代碱,顽固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糖尿病酮症、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而引起代酸。严重的呼碱并代碱、呼酸并代酸可导致患者出现重度的碱血症、酸血症,而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人选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用中药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5.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创伤后多器官衰竭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患者537例次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测定结果,MOF患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颇为常见。单纯性酸碱失衡200例次(39.3%),其中呼吸性碱中毒101例次(50.5%)。混合型酸碱失衡309例次(60.7%),三重酸碱失衡(TABD)89例次(28.8%)。2个和3个脏器衰竭组以呼吸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最常见;4个和多于5个脏器衰竭组以TABD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多见。严重碱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MOF患者一旦发生混合型酸碱紊乱,特别是TABD,提示预后较差,应及时处理。作者强调了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及同步测定电解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不足与对策天津汉沽盐场医院内二科(300480)高玉泉,郭子强重症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致命的疾病状态。现就基层医院在重症哮喘的治疗中不足与对策谈一下体会。1临床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13例重症哮喘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度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选择鼻(面)罩接双水平正气道压(Bi.PAP)呼吸机;在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并追踪患者最后转归。结果:本组治疗22例有效(占73.33%),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等参数有显著性改变(P〈0.05),避免了建立人工气道来改善通气。结论:BiPAP压力支持通气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提高重症哮喘的抢救成功率;正确掌握适应症和操作程序,严密监测并防治并发症,特别开始6~12h内有专人监护是确保成功应用NIPPV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对创伤后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07例进行628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和阴离子隙测定,以正确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结果表明,AG升高者248例次(39.5%);正常者289例次(46.0%):降低者91例次(14.5%)。其中单纯性酸碱紊乱258例次(42.6%):二重酸碱失衡255例次(42.2%);三重酸碱失衡92例次(15.2%)。同时发现,随着脏器衰竭数的增加高AG的发生率升高,反之则AG降低的发生率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经我院院前救治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统计120首诊和入院时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例数,并分A组:120首诊和入院时均并发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B组:120首诊时并发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经院前救治入院时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状态被纠正;C组:120首诊和入院时均不伴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按GOS标准,于伤6个月后随访评定、比较各组患者预后。结果:374例患者并发单纯低血压98例、单纯低氧血症147例、二者均有65例;院前65例(20.97%)患者低血压和(或)低氧血症状态得以纠正;A组预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明显影响,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早期、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64例得到临床控制(80%),显效11例(13.75%),好转3例(3.7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哮喘的认识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提高医嘱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112例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患者645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645例次血气分析中有620例次(96.1%)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单纯性酸碱紊乱264例次(42.6%)二重酸碱失衡260例次(41.9%)三重酸碱失衡96例次(15.5%)MOF早期多为呼吸性碱中毒,并发代氧血症,随病情的加剧,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发生三重酸碱失衡,救治时,要针对治疗原发疾病和积极纠  相似文献   

19.
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甲基强的松龙的脉冲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肿冲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1993年1月~1997年1月期间41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经皮质激素脉冲疗法应用,达到哮喘症状缓解、临床控制的患者,按激素的类型及不同剂量分为4组:A组为甲基强的松龙3天量≥1.44g;B组为甲基强的松龙3天量<1.44g;C组为地塞米松3天量55±27mg;D组为氢化考的松3天量1030±340mg。结果:各组患者在年龄、发病年数和哮喘持续状态天数上无显著差别,但A组哮鸣音消失天数为7.00±3.57天,显著少于其他各组(P<0.05),如不包括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者,哮鸣音消失天数为4.33±0.51天,极显著少于其它各组(P<0.0),FEV1%为77±18%,显著少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脉冲疗法的有效性是体现了早期足量应用皮质激素的原则;甲基强的松龙脉冲疗法具有显著疗效和毒副作用较少的临床应用价值;甲基强的松龙3天量≥1.44g脉冲疗法为更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抢救垂危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国祥 《新医学》1996,27(8):430-431
抢救垂危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浙江绍兴县第三医院金国祥重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内科急症,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导致心跳骤停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我院20年来用0.5%~1%硫酸镁抢救成功曾经各种常规方法(糖皮质激素、拟肾上腺素药、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