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通常指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间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常规开放椎间盘切除术相比,PELD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满意等优点,对正常生理组织结构和脊柱稳定性影响小,逐渐成为临床主流术式。随着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LDH呈现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担。本文旨在通过介绍PELD技术,进一步对PELD治疗复杂移位型LDH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对单纯L5/S1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单纯L5/S1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为PEID组,46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为PETD组。对比观察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估计出血量和术前、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腰腿痛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突出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PETD组(P<0.05)。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术前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是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纯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与经皮椎间孔入路相比,同样创伤较小、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较快,但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放  李杰  孙宏  李锋涛  王栋  李浩鹏  贺西京 《西部医学》2020,32(12):1773-1777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因LDH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PETD组(n=42)与PEID组40(n=40)。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失血量、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有无并发症情况等),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随访时间、住院日及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末次随访VAS 评分和OD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PETD 组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大于PEID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各有1例翻修,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翻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PETD与PEID对LDH均有确切疗效,但PEID可明显减少术中透视次数,节约手术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2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2,UBED)和对照组[n=37,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比较两组疗效和围手术期指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24%、78.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8.21±3.98)mL、透视次数为(3.98±0.63)次,低于对照组的[(43.09±3.76)mL、(5.28±0.7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腰痛、腿痛)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1.62%...  相似文献   

5.
高速  周新  陆慧  袁婷  权正学 《重庆医学》2023,(3):403-408
目的 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骨科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UBED组(26例)和PEID组(30例)。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期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PEI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UB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PEID组血清CK、CRP水平低于UB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手术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49例,其中29例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为PEID组,20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PETD)为PET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PEI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PEID组优良率为86.2%,PETD组为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与PETD两种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良好疗效。PEID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而PETD对于椎间孔型和极外侧型髓核突出更具优势。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解剖结构、髓核突出类型以及术者的熟练程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微创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PLI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PLI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PEID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VAS评分、ODI评分、腰椎JOA评分及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6、24个月腰痛VAS、ODI评分均降低,而JOA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对应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与开放手术治疗L5-S1 PLI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对机体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伴有钙化的腰5骶1(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15例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改良Macnab评分显示优良率为86.67%;术后复查影像学可见术前患者的椎间盘钙化区域均被有效地清除,神经根减压良好,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治疗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康复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术后1d、1、3个月VAS评分,术前、术后1、3个月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d VA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 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优良率为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夏立恒 《中国民康医学》2023,(11):146-148+152
目的:比较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L5~S1 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PETD治疗,观察组接受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创伤应激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磷脂酶A2(PLA2)、C反应蛋白(CRP)、M型脑钠肽(M-ENK)]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PCT、PLA2、CRP水平均高于术前...  相似文献   

11.
丁荣攀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40-1241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上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FD治疗,观察组接受PTED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手术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D相比,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失血量较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20,(1):72-75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老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112例老年L_5/S_1LD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PETD组64例、PEID组48例。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以VAS、JOA评分评估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与PEID组相比,PETD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多(P<0.05),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D组、PEID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1%、8.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D组、PEID组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优良率达89.06%、87.5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L_5/S_(1 )LDH患者而言,PETD、PEID均可达到减压、摘除髓核的目的,对缓解腰腿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效果类似,疗效确切、安全,其中PEID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根据两者的解剖特点选择合适入路方式以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国志 《黑龙江医学》2022,(14):1697-1700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利用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的临床资料,根据实行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经椎板间入路PEC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前后的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ROM值、颈椎D值和远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74、17.784、2.872,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颈部及上肢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000、592.800,P<0.05);观察组的术后NDI分值比对照组低,JOA分值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30、9.139,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脊柱微创手术中两种不同入路[椎间孔入路(PETD)/椎板间入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2例L5/S1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分组,随机分成PETD组50例,PEID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C型臂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以及短中期疗效。临床结果在术前、术后7天、术后6个月时进行测量。使用Oswestry残疾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的测量特性评估下肢疼痛。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系统和MacNab腰椎功能优良率评价术后效果,以及两组术后腰痛、足背麻木缓解时间。结果 PETD和PEID两组通过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明显好转,腰腿痛以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改善,MacNab腰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00%(52/52)、100%(50/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94例LD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TED组和FD组各47例。结果表明,与FD组相比,PTED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降低,术后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也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均显著降低。结果说明,PTED与FD治疗LDH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PTED手术较FD手术创伤更小、能更及时有效的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问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ED组,各30例.手术效果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例的椎间盘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PTED组平均手术失血(7±2)ml,术后卧床1 d.MED组平均手术失血(48±13)ml,术后卧床3~5 d(平均4.2 d).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0%和9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D组和MED组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PTED和MED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均满意.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T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腿痛 VAS 评分;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情况;根据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术后3月疗效结果。结果1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患者腰痛、下肢痛 VAS评分由术前的6.98、8.19分下降至术后1 d 3.21、2.83分,术后1月2.06、2.45分,术后3月1.64、1.92分,术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 ODI 由术前的75.93%降至术后3月时21.46%。术后3月随访,按照MacNab 评价标准,优者51例(43.59%),良者59例(50.43%),可者7例(5.98%),差者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4.02%。结论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判断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椎间孔入路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椎板间入路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3、6个月腰背部、腿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 < 0.05),2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腿部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椎间孔入路组优14例,良4例,可3例,差0例,椎板间入路组优13例、良5例、可4例、差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相比之下,椎间孔入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禁忌更少,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辅助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椎间盘切除术。比较二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比较二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比较二组手术并发症(感染、便秘、尿潴留、痛觉过敏)情况,手术治疗效果情况(6个月后)。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术中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感染、便秘、尿潴留、痛觉过敏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的总数为33例,其总优良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0.
于洋  段丽群  刘鹏飞  孔雷  黄炎 《安徽医学》2019,40(9):1026-1028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全内窥镜下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临床资料,其中经椎间孔入路33例、椎板间隙入路30例。比较2种入路的临床疗效(JOA评分、Macnab标准)、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均获至少1年随访。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经椎间孔入路少(P <0. 05)。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 <0. 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按照Macnab评价标准,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术后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采用椎板间隙入路耗时短、出血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