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任军芳  李帅  吴晨  侯新芳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25-1230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GC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近几十年来,GC新发病例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且年轻人群GC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本文通过对年轻人群GC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病理特点、预后进行综述,试图阐明GC在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中的不同;同时,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GC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优化开展的重点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年轻GC患者作为异质性极强的恶性肿瘤,未来个体化精准治疗研究亟待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选择受益人群,达到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为探索治疗策略、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雷霞  崔婷  李继昂  李艳 《中国肿瘤》2022,31(10):809-814
摘 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目前居癌症死亡的第3位,尤其是早发型结直肠癌(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EOCR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但这一增长的原因尚不清楚。临床研究通过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发现EOCRC的患者具有标志性的遗传分子特征。全文从EOCRC的遗传学、分子表型以及基因突变等分子特征的角度出发,对EOCRC遗传分子特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通过评估EOCRC 的遗传和分子差异,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指导,以便为无症状有风险的年轻个体的针对性筛查提供信息,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的发病在近几年有所上升,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增加趋势,且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均与年长者不同。将我院收治的40例≤40岁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其病理、治疗及预后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性别胃癌发病情况。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诊治的2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每位患者由专业工作人员帮助填写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表,获取个人特点、饮食生活习惯、肿瘤家族史等信息。结果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比女性患者大6岁;溃疡型胃癌男性多于女性(120例、38例,P〈0.01),在细胞类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中,男女无区别;男性饮酒、饮茶及吸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生活饮水、热食习惯、进食酸菜、新鲜蔬菜和水果、肉蛋奶摄入量等饮食习惯及肿瘤家族史,无性别差异。结论不同性别胃癌患者流行病学的表现不同,该结果不仅有益于胃癌病因的研究,而且对该病的预防和干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残胃癌为临床低发疾病,但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及首次胃切除后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残胃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残胃癌病理特点及残胃淋巴引流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内窥镜、腹腔镜的快速发展,残胃癌的诊疗技术得到提高。作者就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扬中市胃癌发病的地理病理流行病学特征和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扬中市1991~1998年胃癌发病及病理资料,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分析扬中市胃癌高发的地理病理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结果 扬中市1991~1998年胃癌标化发病率为113.04/10万,居扬中市恶性肿瘤首位,是全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胃底贲门部为其好发部位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近几年来扬中市胃癌发病率下降明显。结论 扬中市胃癌发病率下降明显,与扬中市20多年来坚持肿瘤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改善外部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扬中市胃癌发病的地理病理流行病学特征和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扬中市 1991~ 1998年胃癌发病及病理资料 ,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 ,分析扬中市胃癌高发的地理病理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结果 扬中市 1991~ 1998年胃癌标化发病率为 113 0 4 10万 ,居扬中市恶性肿瘤首位 ,是全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 ,胃底贲门部为其好发部位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 ,近几年来扬中市胃癌发病率下降明显。结论 扬中市胃癌发病率下降明显 ,与扬中市 2 0多年来坚持肿瘤综合防治工作 ,积极改善外部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兴组学检测技术的涌现,胃癌分子流行病学工作者广泛探讨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癌前病变、胃癌形成等过程中的相关遗传和宿主因素以及环境-遗传交互作用,探索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证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胃癌分子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进展,分别阐述基于候选策略下的血清和血浆标志物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基于组织芯片技术的研究以及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等方面的现有研究证据,为未来胃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胃癌的病因学研究和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胃癌的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比较 40岁以下年轻人与大于 40岁非年轻人胃癌患者的特征和预后。方法 将 1992~ 1996年 2 5 1例资料行 χ2 检验 ,P <0 .0 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轻组女性胃癌发病率高于非年轻组 ,年轻组胃体癌发病率高于非年轻组。组织学类型年轻组分化差腺癌、高于非年轻组 ,临床分期 ,年轻组Ⅳ期胃癌高于非年轻组 ,年轻组腹膜播种高于非年轻组。结论 年轻人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比非年轻组差。  相似文献   

10.
论恶性淋巴瘤分类研究的重要性许良中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来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ML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分类复杂,临床病理诊断困难。近十几年来,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分析肥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108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均≤35岁),根据中国成年人肥胖划分标准,以体重指数≥28 kg/m2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统计分析两组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相较于非肥胖患者,肥胖患者原发肿瘤更大(P=0.000),肥胖患者中临床分期III期比例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3和0.003),肥胖患者Ki-67表达率更高,起病至首诊时间更长(P值分别为0.000和0.020),肥胖患者在分子分型及脉管癌栓方面与非肥胖患者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00和0.828)。结论: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自身特点,相较于非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的病理特征较差。因此,在早期乳腺癌的精准医疗中,除了依据临床病理学特征之外,体重指数也应该在预后风险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名列前矛,而且还有增高和年轻化趋势。目前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HP)、饮食及遗传因子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HP的感染,像胃癌一样,常常密集流行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着HP感染率的下降,胃癌的发病率也逐年降低。因此要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措施,还不能忽视与HP的关系。IHP的流行特征与胃癌发生有关HP一的顽染有如下几个特点F‘-’1。一是早,多发生在年轻时期,重g个月的幼儿亦有感染的;二是长久不愈,一旦感染党永久…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异质性较强,具有复杂的分子特征。HER2、MSI、TMB和NTRK融合等肿瘤相关标志物及分子病理学检测革新了胃癌诊疗模式。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一步筛选靶向和免疫药物的潜在获益人群,是胃癌精准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胃癌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后监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目前对胃癌NGS的理解与应用尚有不足。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临床医生与患者对于胃癌NGS的认识,以指导与规范其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韩颖# 《癌症进展》2014,(3):233-23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和生理特点。本文讨论了老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临床特点、预后特点、化学治疗的现状,并建议对于老年乳腺癌患者选择不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甲胎蛋白(AFP)阳性胃癌(AFPGC)因其恶性度高、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目前AFPGC的治疗更多的是借鉴普通胃癌,但疗效逊于普通胃癌。故针对此类胃癌,探寻其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对该病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AFPGC的定义、临床特征、分子病理特征及治疗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单中心30年来收治的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在1991年到2020年共有744例病理明确诊断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住院接受外科治疗,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部位,临床特征包括发或多发、是否发生病理骨折及恶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44例患者共有1 183处病变,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31.1±13.5岁,男女比例接近1:1。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916处(77.4%),其次是上肢106处(9.0%)。下肢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645处(54.5%)和胫骨224处(18.9%)。多发占25.4%,单发占74.6%。就诊时发生病理骨折的患者163例(13.8%)。发生恶变的患者有6例(0.8%),平均年龄40.5岁(32~47)岁,平均恶变时间为7.7年。结论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组罕见的良性骨肿瘤,具有典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为年轻患者中最常见的NSCLC病理类型,其致癌基因改变(genomic alterations, GAs)和临床特征研究较少。随着肺癌个体化治疗观念的提出,其群体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对青年肺腺癌进行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本文就青年肺腺癌患者的发病趋势、病理特征和驱动基因突变等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朝燕  徐燕  黄晨 《中国肿瘤》2021,30(10):794-802
摘 要:[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研究胃癌中医证型的基因突变特征,从肿瘤基因组层面初步探索胃癌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指标,指导临床精准治疗。[方法]收集临床病理分期为Ⅰ~Ⅳ期且未经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根据2011年《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辨证分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含450个肿瘤相关突变基因)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探究胃癌中医证型的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共有130例Ⅰ~Ⅳ期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辨证分型为脾气虚证、血虚证、热毒证等共8个单证。对中医单证和测序获得的363个突变基因进行分析,得到与各单证相关的高频和驱动基因,脾气虚证多见ARID1A、PIK3CA、APC基因突变;血虚证多见KMT2C基因突变;热毒证多见TGFBR2、HNF1A、ERBB3、KMT2D基因突变。130例患者中共有92例携带与单证证型相关的突变基因,采用无监督层次聚类分析得到脾虚热毒证这一特征证型,该复合证型多有Hippo、TGF-β等信号通路的激活,表现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和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特点。[结论]不同单证的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特征,脾气虚证多有PIK3CA、ARID1A、APC基因突变;新发胃癌患者多为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辨证为脾虚热毒证的胃癌患者可能是免疫治疗的适宜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CD44分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D44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CD44、胃癌和肿瘤干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01-2012-07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45篇文献,其中英文41篇,中文4篇.文献纳入标准:1)CD44分子的生物学特性;2)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3)CD44与胃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3篇.结果:CD44+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克隆球形成及体内成瘤等肿瘤干细胞/肿瘤起始细胞特性.CD44分子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越高,癌肿浸润越深,转移概率越大,患者预后越差,并与胃癌的组织类型具有相关性.结论:CD44能够介导胃癌的发生,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阳性表达影响患者预后,可能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年轻结直肠癌患者(≤40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了南京鼓楼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及美国SEER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别分为:年轻组(年龄≤4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4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总共收集了97 36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更多的位于直肠及左半结肠、中晚期为主、黏液腺癌比例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高、远处转移率高、脉管及神经侵犯率高。肿瘤相关生存期年轻组明显长于中老年组,同一分期年轻组生存期亦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分期偏晚,但是预后却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