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孕产妇艾滋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进展,为推进消除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1年桂林市报告孕产妇病例信息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测孕产妇HIV抗体402 559人、抗体检测率99.99%,HIV感染率5.34/万;215例HIV感染孕产妇平均年龄(31.13±5.17)岁,汉族占70.23%(151/215),初中文化占67.91%(146/215),农民占52.09%(112/215)。孕期保健时确诊HIV感染102例、占47.44%,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5—2021年HIV感染孕产妇用药202例、用药率93.95%,各年用药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62.123,P<0.05),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用药212人,用药率98.60%,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1.741,P<0.05)。2021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0.00%,新发感染0例;2019—202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6-2020年HIV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及其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等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为指导海南省消除HIV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的2016-2020年海南省报告的“预防HIV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将HIV感染的孕产妇分为既往感染组和本次妊娠确诊组,分析两组孕产妇特征及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2016-2020年海南省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为99.65%(630 050/632 262),检出HIV感染孕产妇101例,阳性率为1.60/万,产妇抗病毒用药率83.10%(59/71),婴儿抗病毒用药率92.96%(66/71)。既往感染组孕产妇56例,HIV暴露儿童43例;首次确诊组孕产妇45例,HIV暴露儿童28例。既往感染组孕产妇文化程度高于本次妊娠确诊组,并在初检孕周、接受PMTCT服务时期等方面优于本次妊娠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妊娠确诊组孕产妇所生婴儿HIV早期诊断结果阳性比例(10.71%,3/28)高于既往感染组(2.33%,1/43)。结论 海南省孕...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高发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的4省(自治区)的6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研究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其所生儿童的随访登记卡,分析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结果2007-2010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和孕期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从78.4%和27.8%增加至93.7%和78.8%(趋势χ2=17.636,P〈0.01;趋势χ2=76.835,P〈0.01);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的比例自19.8%增加至89.9%(趋势χ2=161.757,P〈0.01)。满18月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为84.8%(318/375),13例儿童抗体检测阳性,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4.1%(95%可信区间:2.98%-5.20%)。结论研究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指标逐年提高,HIV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及早抗病毒用药以及儿童随访检测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情况及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相关信息,分析HIV感染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时期、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孕期异常情况及暴露婴幼儿一般情况等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母婴传播率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12例HIV感染孕产妇,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发生母婴传播14例(3.40%),其中2010-2015年母婴传播率为3.98%,2016-2020年母婴传播率为2.69%。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328例(79.61%),未应用抗病毒药物84例(20.39%),其中联合用药317例(76.94%)、单一用药11例(2.67%),孕期用药273例(66.26%)、产时用药55例(13.35%);孕期发生异常情况121例(29.37%)、孕期未发生异常情况291例(70.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孕产妇孕期开始用药(OR=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孕产妇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检测服务的现状,分析检测率及孕期检测的比例。方法选取中国西部3个艾滋病疫情相对高发省中的3个县(市、区)作为调查地区,常规收集2011—2012年孕产妇在医疗保健机构接受HIV、梅毒和HBV检测与咨询服务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与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趋势卡方检验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3个地区2011—2012年分娩的孕产妇总数为41586人,其中2011年为19380人,2012年22206人。2012年的HIV检测率为96.2%,高于2011年的93.1%(χ2=24.56,P〈0.O001);2012年的梅毒检测率为96.0%,高于2011年的69.5%(χ2=19.01,P〈0.O001);2012年HBV检测率为96.0%,高于2011年的71.8%(χ2=19.21,P〈0.0001)。结论随着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孕产妇能够在孕期尽早地接受HIV、梅毒和HBV的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的比例已成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曲靖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消除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预防母婴传播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收集2014-2018年曲靖市孕产妇梅毒检测、梅毒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婴儿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曲靖市孕产妇梅毒检测率为99.35%(435 842/438 713),梅毒阳性产妇为920例,阳性率为0.21%。梅毒阳性孕产妇规范治疗率从2014年的64.02%上升至2018年的90.34%。梅毒感染产妇共分娩930名婴儿,死产8例,儿童治疗率为79.93%(737/922),先天性梅毒5例,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1.1/10万。结论 2014-2018年曲靖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在梅毒感染孕产妇早期诊断率、儿童随访工作等仍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县产妇中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的情况,以便采取早期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母婴传播。方法对该县住院分娩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HBV、HIV、梅毒抗体,对HIV、梅毒阳性产妇所生婴儿,于12月龄、18月龄时随访检测,了解母婴传播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共检测在该县4所综合医院住院的8049名产妇。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10.96%,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率2.37%,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产妇年龄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阳性率呈反比。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为嫁人本地的广西人,其所产婴儿HIV阳性。梅毒抗体阳性者7例,呈逐年上升,母婴传播率33.33%。结论该县产妇中乙肝带毒率呈下降趋势,而梅毒感染逐年增多,首次从产妇中检出HIV阳性者。应对育龄妇女在孕前、孕期开展HBV、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测,以便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预防控制母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地区孕产妇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检测服务情况。方法选择广西4个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较早的地区,收集2009-2013年孕产妇接受HIV、梅毒和HBV检测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3年,研究地区孕产妇HIV、梅毒和HBV检测率分别为99.36%、99.79%、99.55%,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χ2=1705.439,P=0.000;χ2=344.435,P=0.000;χ2=1049.954,P=0.000)。至2013年,HIV、梅毒和HBV检测率达99.97%。2009-2013年,研究地区孕产妇在孕期接受HIV检测的比例为87.57%,2011-2013年孕产妇在孕期检测梅毒和HBV的比例分别是89.80%、91.16%,年份检测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χ2=13 076.353,P=0.000;χ2=7921.904,P=0.000;χ2=4912.381,P=0.000)。结论研究地区孕产妇HIV、梅毒和HBV检测率较高,下一步应重点提高孕期检测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为湖南省达到消除梅毒母婴传播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1年湖南省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资料、梅毒感染孕产妇个案登记卡信息,回顾性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检测、用药和接受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等情况。结果 2014-2021年,湖南省孕产妇梅毒检测率为99.7%(5 233 868/5 250 466),孕期检测率由88.2%(649 475/736 366)上升至99.1%(436 220/440 182),孕早中期确诊比例由67.2%(1 305/1 942)上升至76.4%(1 721/2 253),共检出梅毒阳性孕产妇20 494人,阳性检出率为0.4%(20 494/5 233 868)。梅毒感染产妇治疗率由67.6%(1 250/1 849)上升到98.8%(1 868/1 890),充分治疗率由22.1%(408/1 849)上升到87.8%(1 659/1 890)。结论 2014-2021年,湖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较好,在孕产妇的检测率、孕早中期确诊率、治疗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但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期接受治疗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0年已分娩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基本情况和妊娠梅毒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梅毒感染孕产妇421人,其中接受治疗的有217人(51.54%),接受规范治疗的有109人(25.89%)。2016-2020年,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治疗率由29.79%上升至93.85%(χ2趋势=64.451,P<0.001),规范治疗率由7.45%上升至52.31%(χ2趋势=48.877,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家务及待业(OR=1.623,95%CI:1.020~2.582)、既往存在不良妊娠史(OR=1.682,95%CI:1.067~2.650)、孕早/中期诊断妊娠梅毒(OR=2.688,95%CI:1.712~4.220)、丈夫/性伴侣感染梅毒(OR=2.993,95%CI:1.216~7.366)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治疗的促进因素,孕早/中期诊断妊娠梅毒(OR=4.464,95%CI:2.534~7.864)、丈夫/性伴侣未感染梅毒(OR=2.982,95%CI:1.731~5.139)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治疗的促进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治疗率和规范治疗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率已达到国家要求,但规范治疗率与国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建议乌鲁木齐市采取措施加强孕早中期梅毒的检测力度、促进阳性孕产妇配偶梅毒检测,对从事家务及待业以外其他职业和既往无不良妊娠史的阳性孕产妇加强健康宣教,争取早日实现消除梅毒母婴传播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效果,找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中薄弱环节,为湖南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月报表和个案卡信息,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湖南省孕产妇HIV检测率由87.15%上升至99.99%,孕期检测率由45.78%上升至98.85%,孕早期检测率由49.07%上升至78.91%,孕产妇HIV感染率由1.76/万上升至3.93/万。HIV感染孕产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69.63%,职业家务/待业和农民占77.75%,经性传播占54.39%。HIV感染产妇用药率由34.44%上升到97.25%,婴儿用药率由48.28%上升到100.00%。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平均早期诊断率为79.81%,满18月龄儿童抗体平均检测率为73.21%。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25.00%下降至2.92%。结论 湖南省2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危五色专案管理在梅毒孕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选取本院确诊并报告的,填报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梅毒感染且已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五色专案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两个组,比较孕期追踪随访用药治疗、妊娠结局和儿童随访情况。结果 共纳入梅毒感染孕产妇251例,所生儿童256例。其中高危五色专案管理实施前组孕产妇100例,所生儿童102例;实施后组孕产妇151例,所生儿童154例。2016-2021年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7.1%上升至2021年的91.2%。实施前组梅毒孕产妇治疗率为62.0%(62/100)、实施后组孕产妇治疗率为90.7%(137/151);实施前组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为61.8%(63/102),实施后组儿童预防性治疗率为75.3%(116/15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组的儿童失访率为15.7%(19/121),远低于实施前组的86.3%(8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37,P<0.001)。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母婴传播风险的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的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产期保健和治疗情况等信息。结果 1 031例HIV感染孕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19±0.27)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9.8%),经性途径感染占54.6%。分娩1 031名HIV暴露儿童中,337名婴儿随访至18个月并接受HIV抗体检测,24名儿童确证为HIV感染,31名婴儿死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09年的24.5%下降到2018年的6.8%。与孕前确诊感染相比,孕晚期(aOR=4.218)、产时(aOR=8.425)、产后(aOR=7.621)确诊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接受服务时期在孕前或孕早期相比,产时(aOR=1.318)、产后(aOR=1.512)才接受服务者确诊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接受随访次数≥1次相比,未接受随访(aOR=4.125)的母婴传播风险大;与母亲未用药相比,越早用药母婴传播风险越小(孕期aOR=0.171,产时aOR=0.346)。结论应重点加强对性活跃期,文化水平较低、农民、家务及待业者妇女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HIV孕早中期检测率,加强孕期随访和保健,提高HIV感染孕产妇孕期用药比例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不同HIV暴露风险儿童与母亲的特征及其接受相关服务情况,为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数据,描述并分析福建省2017―2021年不同HIV暴露风险儿童与母亲的特点及其接受医疗服务的情况,计算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274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274例暴露儿童资料。2017―2021年儿童HIV高暴露风险的占比分别为48.21%(27/56)、36.67%(22/60)、34.78%(16/46)、29.82%(17/57)、18.18%(10/5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为文盲半文盲(a OR=14.827,P<0.001)、孕前未确诊HIV感染(a OR=6.536,P<0.001)、孕晚期才初次产前检查(a OR=23.716,P<0.001)是分娩HIV高暴露风险儿童的危险因素。本次怀孕才确诊感染的母亲中,初次产前检查与确诊感染的间隔时间在1周以内、1~4周、5周及以上,儿童高暴露风险的构成比分别为43.90%,53.97%、81.82%。结论 2017―2021年福建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北京市梅毒感染孕产妇中流动人口获得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现状,并与本市户籍人口获得服务水平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北京市所有住院分娩本市及流动人口孕妇梅毒孕期、孕早期、临产检测信息,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基本情况、妊娠期预防母婴传播相关干预措施、暴露儿童相关干预措施及分娩结局。结果2021年北京市住院分娩的144 690名产妇中,本市户籍88 696例,外地户籍55 994例,北京市流动人口产妇孕期检测率(99.57%)、孕早期检测率(87.80%)均略低于本市户籍孕妇(99.91%、93.82%),仅产时检测率高于本市户籍孕妇(0.43%vs.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梅毒感染孕妇治疗率为99.23%(129/130)、暴露儿童预防性治疗率为98.50%(131/133)和暴露儿童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02%(8/133),与本市户籍人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充分治疗率、孕早期诊断率、孕早期治疗率、分娩前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率、接受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率,与本市户籍人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流动人口梅毒感染孕妇接受了与本市户籍人口一样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芜湖市孕产妇HIV感染及母婴阻断情况,为进一步完善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芜湖市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相关资料,分析HIV感染孕产妇的检测情况、人群分布特征及母婴阻断干预情况等。结果2011—2020年,芜湖市报告HIV阳性孕产妇50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6.59/10万。HIV阳性孕产妇平均年龄为(29.54±5.99)岁,以初中文化为主(25例,占50.00%),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32例,占64.00%)。感染途径多为性传播(28例,占56.00%)。HIV阳性孕产妇中,选择继续妊娠27例(占54.00%),终止妊娠21例(占42.00%),自然流产、失访各1例(各占2.00%);继续妊娠的孕产妇中,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17例(占62.96%),接受病毒载量检测6例(占22.22%),抗病毒用药25例(占92.59%)。选择继续妊娠的孕产妇分娩儿童27例,分娩时均存活,其中儿童抗病毒用药26例(占96.30%);18月龄HIV检测排除感染24例(占88.8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泉州市产妇梅毒感染状况及母婴阻断效果,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21—2022年泉州市梅毒感染产妇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21—2022年泉州市住院分娩产妇数133 238人,孕产期梅毒检测率为99.87%。2022年梅毒检测率孕产期(χ2=108.284)、孕期(χ2=415.405)和孕早期(χ2=226.093)高于2021年(均P<0.05),而仅产时低于2021年(χ2=335.139,P<0.05);2年间产妇梅毒检测阳性率孕产期(χ2=0.026)、孕期(χ2=0.041)及孕早期(χ2=0.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产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1,P<0.05)。不同地区产妇梅毒检测率孕产期(χ2=711.545)、孕期(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以人群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中导出并整理了广东省2013-2015年127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监测随访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127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儿135人(包含6例双胎,1例3胎),其中感染HIV婴儿6例,母婴传播率4.44%。孕期接受HIV检测的占69.29%(88/127);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孕产妇占74.80%(95/127),其中孕期(36周前)服用药物的占91.58%(87/95),产时和产后服药的占8.42%(8/9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11%、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占85.93%(116/135),未服药的占14.07%(19/13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5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5);采用人工喂养方式的婴儿占92.59%(125/135),未采用人工喂养的占7.41%(10/13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3.2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通过孕期尽早检测HIV,尽早对HIV感染孕产妇及所娩婴儿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加强对孕产妇及所娩婴儿的监测随访指导,提倡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丽水市孕产妇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人工阻断干预效果,为母婴HI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9-2020年丽水市孕产妇HIV感染情况及阳性产妇所产婴儿的妊娠结局开展调查,对所有艾滋病阳性孕产妇采取综合性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并对所生婴儿开展长期随访。结果 2009-2020年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为99.36%(276791/278560),HIV孕产感染阳性率为0.030%(84/278560)。已分娩孕产妇孕期阻断用药率79.31%(46/58)。活产新生儿人工喂养率91.5%(54/59),预防性抗病毒用药率91.5%(54/59)。40例满18个月儿童HIV抗体检测全部为阴性,长期阻断效果成功率100%。结论丽水市采取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长期干预措施,简单易操作,效果显著。需加强孕产妇孕早期HIV抗体检测和预防性阻断用药,及早干预和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的利用情况,为制定HIV阳性孕产妇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945例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满18月龄儿童的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47%(836/945)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其中孕期用药率为78.73%(744/945)。在孕期用药的感染孕产妇中,25.94%(193/744)为孕14周前开始用药,52.69%(392/744)为孕14-28周开始用药。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62.22%(588/945)为阴道分娩,22.43%(212/945)为择期剖宫产,15.34%(145/945)为急诊剖宫产。945例HIV阳性产妇所生儿童中,93.86%(887/945)应用抗病毒治疗,0.32%(3/945)的婴儿1月龄时曾接受过母乳喂养,暴露儿童HIV抗体检测阳性30人,阴性915人。孕产妇是否应用抗病毒治疗(χ2=21.340,P0.01),孕产妇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χ2=6.497,P0.05),儿童是否应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均与儿童最终的感染状况有关(χ2=10.335,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应用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与用药的孕产妇相比,其母婴传播的风险高[比值比(OR)=4.349,95%可信区间(CI):1.658~11.408]。结论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儿童预防性应用抗病毒治疗等因素,与暴露儿童最终感染状态有关,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