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北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川县黑热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仿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白草河流域曾有发病的乡及相邻的两个乡进行人群黑热病普查、家犬利什曼原虫感染调查;开展了病人线索调查和媒介白蛉的分布调查。结果共普查村民1847人,未查到黑热病现症病人。检查家犬56只,发现rk39试纸条阳性犬2只。病人线索调查共发现临床表现与黑热病相似的可疑病人11例,但有标本可查的仅4例,其中1例证实为黑热病。仅在白草河流域发现中华白蛉,最高密度17只/人工小时,从上游至下游白蛉密度依次降低。白蛉的生态习性为野生野栖。结论白草河流域存在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与传染源病犬,显示该流域具备黑热病流行的环节和条件。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该流域的媒介密度和家犬的感染率均较低,这可能是当地黑热病发病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南疆地区不同类型黑热病流行状况调查显示,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素阳性率为68.24%(101/148),砾漠型流行区为20.97%(39/186)。解剖白蛉1 475只,其中吴氏白蛉1 271只,占86.17%;长管白蛉193只,占13.08%;亚历山大白蛉11只,占0.75%。在3只吴氏白蛉和1只亚历山大白蛉体内共检出4株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荒漠型和砾漠型流行区分别检出1名黑热病患者。南疆地区黑热病流行基本状况和媒介白蛉的种类及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1987年以来共确诊患者141例,分布在两区一镇六个乡,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多。对5个村寨的调查,凡病犬多的村寨都有黑热病人发生,证实汶川黑热病流行与犬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间有病人相距很近或一家中有数例患者先后发病的现象。在调查的125只家犬中,以1~3龄的家犬发病较高。中华白蛉为当地唯一媒介。  相似文献   

4.
人体结膜吸吮线虫病与犬的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五河地区人体结膜吸吮线虫病与犬的感染关系。方法调查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传播媒介和采取控制养犬前后本病流行情况。结果通过调查,于1989年证明了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传搔媒介为变色纵眼果蝇(Amita variegata);1985~1992年于五河县发现婴幼儿病例17例,其间家犬感染本虫阳性率为86.9%。而控制养犬后调查换代家犬31只未见感染,人体病例亦不再出现。结论流行区控制养犬后消灭了传染源,经7年跟踪观察,该地区达到了消灭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2006-2007年黑热病疫情与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黑热病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零星病例报告[1].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查发现,本病主要流行于川西北地区6个县,属山丘型犬源性流行区,其余有病例报告的县均为流动人口感染[2-3].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rk39免疫层析试条对内脏利什曼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rk39试条检测就诊者或临床医生考虑为黑热病的患者或进行过病原学检查的患者,并在黑热病疫区现场检测家犬.结果 用rk39试条检测具有流行病学史就诊者358人,黑热病抗体阳性244例,阳性检出率68.16%.接受rk39试条与病原学2种方法检查的207人中,均为阳性者131例,2者阳性符合率为100%;对单-显示rk39试条阳性71例,用锑剂治疗均治愈,证实均为黑热病.rk39试条检查疫区家犬443只,检出阳性犬43只,阳性率为9.71%,阳性犬以5岁以下犬龄多见.结论 与传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方法相比较,rK39试条具有更快速、操作简便、敏感和特异性高以及低损伤性,可用于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和筛选;rK39试条可在潜伏期中发现黑热病患者和无症状感染犬,对黑热病患者的诊断和感染犬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肃省犬感染利什曼原虫影响因素,为探索犬源型黑热病防控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在甘肃省迭部县和文县犬源型黑热病流行区,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及犬血PCR检测,调查当地家犬位置、居住场所环境、犬离房屋距离、犬来源、犬主黑热病知识知晓状况和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现状等信息。利用IBM SPSS23.0 Pearson 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犬感染利什曼原虫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当地居民445人,家犬537只。家犬血样利什曼原虫PCR检测阳性率为41.15%(221/537),其中文县PCR检测阳性率64.63%(95/147),迭部县PCR检测阳性率32.31%(126/390)。村中央和村边缘犬的阳性率分别为33.92%(96/283)和49.21%(125/25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2.923,P=0.000)。居住场所附近房屋墙面为砖混/粉刷墙壁的犬和附近为土坯/石片墙壁的犬,阳性率分别为30.99%(110/355)、60.99% (111/182),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4.723,P=0.000)。家庭存在阳性犬的犬主是否知晓黑热病基础知识与犬感染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犬的环境位置、犬居住场所附近房屋条件显示与犬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甘肃省文县和迭部县分布在村边缘的犬、犬附近房屋墙壁土坯/石片结构是犬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黑热病和犬利什曼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血清学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全省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为制订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病历记录;查阅网上黑热病疫情报告和核实病例;了解各流行县2003-2005年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在2003-2005年全省黑热病共发病126例,其中流行区发病88例,主要以九寨沟县和黑水县居多,占流行区发病的86·36%;随着流行区饲养犬只的增加,发病呈上升和扩散态势,以九寨沟县最为明显。非流行区发病38例,各年发病数高低与流行区基本一致。结论四川省黑热病呈回升趋势,各流行区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大面积灭犬或查灭病犬和禁养家犬措施;加强联防,防止病犬转移,尽快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1983—1999年黑热病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 血清学结合病在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 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 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中北部曾是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据疫情报告,1954年发病率为8.3/10万,经过全面的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1958年宣布基本消灭。此后,进一步肃清传染源和扑灭媒介白蛉,多次抽查、考核,未发现新的病例。但1989年以来,又陆续报道“黑热病”14例,为了查明黑热病在湖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黑热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传播媒介白蛉进行调查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的防治措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省的黑热病流行区属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主要的传染源是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病犬,传播媒介是野生野栖习性的中华白蛉。通常情况下,黑热病为低度流行状态,呈散在、点状发病。当疫区的养犬数量增加并伴随家犬的感染率上升时,则会改变这种状态,引发局部的或大范围的黑热病暴发流行。在多年的黑热病防治工作中,为遏制疫情的迅速上升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按照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对曾有黑热病流行的县进行白蛉种类调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许昌县及陕县进行了白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1].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2],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3],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4],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按照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对曾有黑热病流行的县进行白蛉种类调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许昌县及陕县进行了白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绵阳市江油市包虫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江油市2005~2015 年报告的包虫病病例进行调查;对当地感染病例所在乡及毗邻乡镇的人群进行B超筛查,阳性者做血清学检测。对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动物进行调查,检测犬粪包虫抗原,捕获野鼠进行解剖。 结果  共调查包虫病病例8 例,其中3例为当地感染病例;共对3 028人进行B超筛查,发现肝囊肿、包块、钙化点等异常人群91人。采集B超异常人群的血液标本87份,进行包虫病IgG 抗体酶标检查,阳性率9.20%。检测犬粪503份、猫粪49份,无阳性发现。捕获鼠类91只,无阳性发现。 结论  江油市出现了本地感染包虫病病人,本次调查未发现新病人,也未找到病原体,但包虫病传播链存在, 下一步要继续做好流行病学研究,同时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黑水县在黑热病流行中止近40年后的复燃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防治。方法 调查黑热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密度,调查保虫宿主家犬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宣传黑防知识和加强现症病人的管理。结果 1995—2001年共发生黑热病32例,发病主要集中在黑水河下游沿河河坝或坡地;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当地有广泛分布的传播媒介一中华白蛉,有主要的传染源一内脏利什曼病病犬的存在。结论 黑水县目前具备黑热病流行的条件;通过宣传黑防知识,宣传禁养家犬,采取查、灭病犬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阻止了疫势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普查治疗黑热病病人喷洒灭蛉药阻断传播途径。初步查明库车县黑热病性质与媒介白蛉种类和栖性。方法通过对出现的所有病例进行确认,发现新的病例,人工捕集白蛉了解其种类。用利什曼素皮试对当地黑热病流行程度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普查2 050人,查出新发病人1例,杀虫剂(大灭)喷洒灭蛉50户。当地1996~2006年6月共发现黑热病病人26例,死亡3例。皮试78人,阳性13例。捕获白蛉54只,除1只为吴氏白蛉外,其余53只均为长管白蛉。结论库车县三区(乡)黑热病特点与喀什周围地区黑热病相同,应加强防治工作。同时应当深入调查库车县黑热病的流行范围,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韩城市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方法 对韩城市历史数据进行描述,回访调查2012-2016年报告病例发病诊治经过,按照1∶4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生活行为习惯和居住环境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 2007、R软件描述分析。结果 韩城市1953-2016年共报告病例599例,死亡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61/10万,病死率为1.50%;2012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18例,死亡2例,发病高峰期是5-9月, 占报告病例数的72.22%;病例大部分分布在北部山区;农民发病较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病例主要症状体征为发热、脾大;利用COX回归分析患病因素,养犬OR值为4.618,95%CI为1.519~14.039,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韩城市为黑热病历史疫区, 2012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呈点状分布,家中养犬是患病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韩城市可能为山丘型或人犬共患型黑热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我国有 1 6个省、自治区流行黑热病 ,各流行区在地形地貌、流行程度、患病年龄、白蛉媒介的种类和生态习性、有无动物保虫宿主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管立人等 [1 ]根据这些差别将我国的黑热病分为 3种流行病学类型 :平原型或人源型、山丘型或人犬共患型、荒漠型或动物源型。通过大力防治 ,平原型的重流行区在 50年代后期便已取得很大成效 ,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南等省的黑热病分别于 70年代和 80年代终止流行 [2~ 4]。 80年代以来 ,国内的黑热病主要发生在甘肃、四川和新疆 3省、自治区。甘肃、四川属山丘型黑热病 (亦称犬源型 ) ,…  相似文献   

20.
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甘肃省2005-2007年360例黑热病发病因素做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措施。方法对全省2005-2007年报告的黑热病病例做现况分析。结果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主要流行于5个县(区),流行区未见明显扩大,主要发病年龄段为婴幼儿,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犬利什曼病感染率高、新入疫区人员增多、气候变化和白蛉杀灭工作停滞是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发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