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麻手术后的苏醒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许多心理测试应用于评价麻醉后的恢复 ,本研究观察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质量 ,并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与传统的硫贲妥钠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作对比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后的情况 ,认为异丙酚静脉麻醉是脑外科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1 资料与方法选择期手术脑膜瘤患者 2 0例 ,年龄 40~ 60岁 ,ASAⅠ~Ⅱ级 ,术前 3 0分钟肌注鲁米纳 0 .1 ,阿托品 0 5mg。随机分两组 ,Ⅰ组异丙酚组采用静注安定 1 0mg ,异丙酚1 .5~ 2mg/kg,芬太尼 3~ 5 μg/kg及琥珀胆碱 1 …  相似文献   

2.
老年病人心血管代偿能力差 ,如何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对维持各脏器功能及术后恢复都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静注硫喷妥钠、异丙酚或依托咪酯诱导插管和吸入安氟醚或静注芬太尼、异丙酚维持麻醉下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特点。1.一般资料 :将60例接受全麻的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 ,每组20例。均无严重心、肺、肝或肾功能不全 ,亦无休克及精神疾患。3组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2.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安定10mg、阿托品0.5mg。诱导用药 :Ⅰ组为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5μg/kg和琥珀酰…  相似文献   

3.
9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4例 90岁以上高龄老年病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管理及术后治疗进行探讨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老年病人中男性 10例 ,女性 4例 ,年龄 90~ 98岁 ,平均 91.9岁。1.2 麻醉方法  9例下腹部及盆腔手术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阻滞 ,5例上腹部及胸腔手术病人则采用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用 1%利多卡因与 0 .1%地卡因混合液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硫喷妥钠 1mg/kg、芬太尼 2 μg/kg、万可松 0 .1mg/kg ,维持则采用 0 .5%异氟醚和万可松及硬膜外阻滞。1.3 术中监测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丙酚、依托咪酯和硫喷妥钠在麻醉诱导期间对人体血流动力学若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异丙酚(2mg·kg-1)、依托咪酯(0.3mg·kg-1)、或硫喷妥钠[(4mg~6mg)·kg-1]对30例ASAⅠ或Ⅱ级的病人进行静脉麻醉诱导,以无创伤监测仪测定动脉血压和脉率。结果:异丙酚、硫喷妥钠静脉注射以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硫喷妥钠组的脉率有显著增加,而异丙酚组的脉率相对平稳。依托咪酯组的血压、脉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异丙酚对循环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但控制心率的作用优于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对循环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用于全麻催醒 ,患者多出现烦躁 ,循环系统兴奋 ,不稳定等副作用。作者采用不同注药方法以观察比较其副作用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肝、胆、胃全麻手术术终未苏醒患者 10 0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40例 ,年龄 2 0~ 6 5岁 ,体重 45~ 75kg ,术前检查心肺功能均无异常。随机分为快速注药组 (R组 )和缓慢注药组 (S组 ) ,每组 5 0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种类差异无显著性。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0 1g和阿托品 0 5mg ,选用 2 5g/L硫喷妥钠 5mg·kg-1…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选择ASAI~Ⅱ级 ,年龄 35~ 6 5岁 ,体质量4 9~ 74kg ,术前无明显心血管和内分泌异常的择期乳癌根治术患者 35例 ,分为单纯全麻 (G)组 18例 ,全麻联合硬膜外 (C)组17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 .术前 30min肌注安定 10mg ,东莨菪碱 0 3mg,G组以咪唑定 0 2mg·kg-1,芬太尼 4 μg·kg-1,维库溴铵 0 1mg·kg-1,依次静脉推注诱导插管 ,术中间断辅助芬太尼 ,安氟醚维持麻醉 .C组先行T4 - 5硬膜外穿刺注药留置硬膜外导管 ,用 10 g·L-1利多卡因和 2 5 g·L-1丁卡因混合液 ,予注实验…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能抑制术中应激反应 ,减少大手术全麻药物用量 ,临床应用渐趋广泛 ,今将该法与单纯静脉复合麻醉对比 ,观察对血压、心率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选ASAⅠ~Ⅱ级术前心肺功能正常的择期腹部手术 40例 ,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 (GA组 ) 2 0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EA GA组 ) 2 0例 ,GA组以2 5 %硫喷妥钠 3~ 5mg/kg、芬太尼 2 μg/kg、琥珀胆碱1 5mg/kg行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 ,静滴 1%普鲁卡因、0 1%琥珀胆碱复合液全麻维持 ,间断吸入安氟醚 ,GA EA组入手术室常规选T8-10 间…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 ,我院在支撑喉镜下做声带息肉、喉新生物摘除手术共 19例 ,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2 8~ 6 2岁 ,体重 5 0~ 80kg,ASAⅠ~Ⅱ级 ,手术时间 15~ 4 5分钟。1 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术中监测ECG、BP、HR、SPO2 。麻醉前面罩给氧 3分钟后 ,静注芬太尼 0 1g,氟哌利多5mg,2 5 %硫喷妥钠 15~ 2 0ml,琥珀胆碱 10 0mg,面罩辅助呼吸。待病人下颌松弛后 ,气管内插入 4 5~ 5 5号气管导管 ,并用江西产KR -Ⅲ (B)型…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二氧化碳气腹对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观察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施行腹膜后CO2 气腹对脑血流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 )级择期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患者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 ,年龄 2 6~ 71岁 ,平均 5 3± 13岁 ;体重 4 4~81kg ,平均 6 2 .6± 9.0Kg。术前心肺功能及生化检查均无异常。1.2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均采用经静脉注射芬太尼 (2 μg/kg)、氟哌啶 (5 0 μg/kg)、咪唑安定 (40 μg/kg)、异丙酚(1mg/kg)和维库溴铵 (0 .1mg/kg)后行气管插管。以异丙酚 (2~ 4mg·kg-1…  相似文献   

1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肺癌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拟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用于肺癌手术。对比观察对循环、苏醒及烦躁发生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肺癌手术病人 40例 ,年龄 37~ 71岁 ,体重 42~ 6 5kg ,ASAⅠ~Ⅲ级 ,术前冠心病高血压病人 3例 ,肺功能中重度阻塞性障碍 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Ⅰ )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 (Ⅱ )采用单纯全麻组 ,每组 2 0例。术前 0 .5h肌注阿托品 0 .5mg和鲁米那 0 .1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 0 .15mg·kg-1,芬太尼 5 μg·kg-1,依托咪酯 3mg·kg-1、琥…  相似文献   

11.
恩丹西酮和氟哌利多对吗啡PCIA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 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 90例 ,无术后恶心呕吐(PONV)史 ,术前无恶心呕吐 ,术前 2 4h未用任何抗呕吐药 ,ASAⅠ~Ⅲ级 .患者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 (ondansetror,O组 )、氟哌利多组 (droperidol,D组 )和联合组 (combination ,C组 )每组3 0例 .手术开始前O组静注恩丹西酮 4mg ,D组静注氟哌利多 1.2 5mg ,C组静注氟哌利多 1.2 5mg,恩丹西酮 4mg ,术中不再使用这些药物 .术前 0 .5h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 10mg.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异丙酚 2 .5mg·kg-1,芬太尼 3 μg·k…  相似文献   

12.
张庆敏  黄中华  叶凤青 《广西医学》2001,23(5):1202-1203
为了解颅脑肿瘤病人手术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我们对 10例颅脑肿瘤手术病人进行了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0例ASAⅠ~Ⅱ级颅脑肿瘤手术病人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4 1± 9岁 ,体重 5 2±13kg ,其中脑胶质瘤 6例 ,脑膜瘤 4例 ,术前Hb≥110g L ,全部病例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 1g ,东莨菪碱 0 3mg。麻醉诱导 :2 5 %硫喷妥钠 (5~ 8)mg kg ,潘库溴铵 0 0 8mg kg ,芬太尼 (4~ 6 ) μ…  相似文献   

13.
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与单纯全麻 (GA)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4 8例 ,ASAⅠ Ⅱ级 ,年龄 17~ 5 0岁 ,体重 4 1~ 6 8kg ,无内分泌疾患 ,随机分为GA组 (A组 ) 2 4例 ,CSEA组 (B组 ) 2 4例。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血压。A组开放静脉后以芬太尼 2 μg/kg ,异丙酚 2 5mg/kg,维库溴铵 0 12mg/kg诱导 ,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吸异氟醚 1%~ 3%维…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 (OC)不同 ,电视下以电刀、电凝剥离、止血等操作 ,加之CO2 气腹 ,麻醉处理亦有不同变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LC2 8例 ,男 11例 ,女 17例。ASAⅠ~Ⅱ级 ,平均年龄 49岁。体重 6 1.5kg。术前 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安定 10mg。入室后 ,芬太尼 2 μg/kg ,诱导插管 ,术中维持以异丙酚 8~ 10mg/ (kg·h) -1、异氟醚 1%吸入 ,辅以潘侃朗宁维持肌松。插管后 ,IPPV ,潮气量 10ml/kg ,氧流量 0 .5L/min ,通气频率 15次 /min ,诱导完成后 ,…  相似文献   

15.
我院试用两种不同剂量催醒方法 ,同时观察用药前、后的呼吸和循环改变 ,以探索比较合理的用药方法。1 临床资料本文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两组年龄分别为 17~ 70岁和 18~ 71岁 ,所施手术包括胸、腹等。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安定 10mg ,阿托品 0 5mg。全麻诱导用硫喷妥钠、芬太尼和琥珀胆碱。以 2 %普鲁卡因、哌替啶、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间断静注芬太尼 ,一般于术毕前 1~1 5h停用芬太尼。芬太尼用量Ⅰ组为 13± 3μg·kg-1。催醒方法 :于术毕后 15min如大声呼唤无反应 ,VT<5ml/kg ,f<10bpm作为催醒…  相似文献   

16.
手术及创伤可导致体内激素、代谢发生变化 ,使围手术期血糖升高 ,刺激代谢激素的分泌 ;有研究表明 ,吸入性麻醉剂可直接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我们选择 3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年龄 31~ 5 5岁 ,随机分为三组 ,从而研究异氟醚辅助麻醉对患者胰岛素的影响。其主要方法是麻醉诱导分别给予芬太尼 2 μg/kg,硫贲妥钠 4mg/kg ,羟丁酸钠 ,70mg/kg ,注入长肌宁 0 .5mg/kg后行气管插管 ,根据实验要求不给予及给予异氟醚吸入进行机械通气 ,检测吸入及呼出异氟醚浓度 ,同时调整麻醉机使呼气末CO2 分压维持在 4.5…  相似文献   

17.
陈棉生  吴励文 《广东医学》2000,21(8):700-701
目的:应用超短效β1受体阻滞剂苯丙酸甲酯盐酸盐和快速静脉镇静药异丙酚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不良心血管反应的效应。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 ̄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为两组,组Ⅰ(n=50)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8mg/kg麻醉诱导后,静注苯丙酸甲酯盐酸盐1mg/kg后3min气管插管;组Ⅱ(n=50)为对照组,用芬太尼2μg/kg、硫喷妥钠8mg/k  相似文献   

18.
全麻诱导时因喉镜暴露和气管插管时得上呼吸道刺激引起交感 -肾上腺素系统应激反应 ,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 ;这对一些原有高血压 ,冠心病 ,颅内高压以及脑血管畸形等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本文观察双异丙酚在全麻插管对心血管的这一效应并采用非创伤性监测方法和硫贲妥钠相比较。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例择期手术病人 ,年龄在 35~ 4 5岁 ,男12人 ,女 8人 ,ASA分级I-II级 ,并排除肺功能异常。本组 2 0例随机分两组。硫贲妥钠为 (A组 ) ,芬太尼 2 μg kg ,2 .5 %硫贲妥钠 6 μg kg ,维库溴…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抗惊厥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印防己毒素和荷包牡丹碱的惊厥的影响。方法 NIH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异丙酚组,腹腔注射异丙酚25mg/kg、50和100mg/k;太喷妥钠组,腹腔注射硫喷妥钠12.5mg/kg、25和50mg/kg。尾静脉持续注印防己毒素和荷包牡丹碱诱发小鼠惊厥,测定各组小鼠的惊厥阈值。结果 异丙酚及硫喷妥钠各剂量组均使小鼠印防已毒素和荷包牡丹碱惊  相似文献   

20.
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的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 ,与安定相比 ,具有起效快 ,半衰期短 ,药效强及局部刺激轻等优点 ,适用于全麻诱导。本文总结咪唑安定全麻诱导 5 1例 ,并与硫喷妥钠进行了效果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  10 1例病人 ,男 78例 ,女 2 3例 ,年龄 12~ 6 5岁 ,随机分为 2组 ,A组为咪唑安定组 ,B组为硫喷妥钠组。 2组在病种、年龄及体重等方面无差异显著性 ,详见表 1。表 1 病人分组情况组别例数年龄 (岁 )体重 (kg) 诱导剂量 (mg/kg)A组 51 4 5± 1 5 60 ± 1 2 .2 0 .2 5B组 50 4 3± 1 3 59.3± 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