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研究.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加甲氨喋呤(MTX)和雷公藤加MTX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肾功能和骨关节X线等项检查.结果 41例(49.4%)进入正清风痛宁组,42例(50.6%)进入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但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正清风痛宁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雷公藤联合MTX. 相似文献
2.
3.
自1994年5月~1996年5月,我们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肩关节腔封闭疗法治疗肩周炎90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性24例,女性66例。年龄48~75岁,平均59岁。病程:6个月~1年者69例,1年以上者21例,本组病例均选自门诊具有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已确诊病人,并且均经过不同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90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排除肩关节骨质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羟氯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羟氯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IgA、补体C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为(82.69±7.58)μmol/L、尿沉渣红细胞计数为(6.13±1.25)个/HP、24 h尿蛋白定量为(0.49±0.12)g,均低于对照组的(90.36±7.87)μmol/L、(8.52±1.34)个/HP、(0.83±0.18)g,白蛋白(ALB)为(40.48±4.65)g/L,高于对照组的(34.87±4.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为(2.33±0.39)g/L,低于对照组的(3.35±0.42)g/L,补体C3为(1.12±0.23)g/L,高于对照组的(0.84±0.1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均6周1疗程,治疗前后测量并对比两组Lequesne指数,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组Lequesne指数的改善百分率、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治疗儿童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儿童肾小球疾病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观察其用药前后的血尿、蛋白尿和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变化。结果在全部11例有血尿的病例中,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2%;22例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36±0.72)、(0.54±0.43)g/24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肝肾功能、血常规的影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儿童肾小球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以男性居多,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致残率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特效治法。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伴有关节积液的患者62例,分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芬必得治疗组以及单用芬必得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血及关节液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的水平。结果与单用芬必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在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以及行走时间等临床症状上改善明显,联合治疗组缓解率为87.5%(28/32),单用芬必得组缓解率为63.4%(19/30)(P〈0.05),治疗后血中SOD值明显升高。在关节肿胀没有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与单用芬必得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关节液中SOD值明显升高,MDA明显下降(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谢幼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23-24
回纹型风湿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急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症状快速出现和消失。临床误诊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西医多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该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剑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5):197-198
目的:观察复方风湿宁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挑选受试者;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等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RA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西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重剂、温热之药;东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轻剂、清凉之品;中部之人患痹证,当因地制宜。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痹证的现代研究,基于中医地域医学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痹证的辨证及治疗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中草药治疗风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中草药方治疗为基础,治疗风湿性骨痛,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痛症状改善。结论:采用中草药泡酒外擦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风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疑难病之一,缠绵难愈,需长期服药,有的甚至需终身用药,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药物。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独特的临床疗效,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药物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治疗风湿病具有肝损伤的常用单味中药及特点,从其肝损伤原因和防治方面作出简要的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相关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彬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
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日渐积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痹病而言,在基础理论方面,对痹病病因病机有了创新性认识,强调外因责之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因责之于营卫失调。在痹病脉象理论的阐述方面,提出五脏之痹脉象各异,以人迎寸口脉诊详辨痛痹,以太谿脉诊决阴痹生死,并且确立了营卫气血在痹病发生中的地位。尤其在痹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方药等方面发挥甚多,创新了痹病的的外治方法,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痹病诊疗体系,对后世诊治痹症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文收集分析了金昌地区1988~1992年110例风湿病患病情况,发现女性多于男性,风心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年龄有后移现象,SLE预后差,多死于肾衰、心衰和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风心病多引起房颤,加速心功能的恶化和劳动力的丧失,风湿热预后较好。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及时防治房颤可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风湿病的原因,提高对其认识以便于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总结17例误诊为风湿病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发热、与体征不一致的剧烈疼痛、贫血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结论有骨关节肌肉疼痛合并发热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前应行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9.
回纹型风湿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5例回纹型风湿病患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四肢关节肿痛,多于数小时或数天内自行缓解。发作间歇期介于2周至1年不等,间歇期内无症状或异常体征。本组患者中受侵的关节依次为掌指关节(86.3%)、近端指间关节(80.0%)、腕关节(66.7%)、膝关节(53.3%)、肘关节(40.0%)、踝关节(13.3%)和跖趾关节(2.0%)。在关节炎发作时,1例伴有低热,3例关节周围出现结节,1例有关节腔 相似文献
20.
25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病类型分为急性起病型和慢性起病型两种。尽管起病类型不同,均可呈现以下四种病程中的任何一种:(1)单次发作病程,即仅有起病时一次发作,以后病情缓解至下持续两年,占22.8%。(2)隐匿型病程,占15.2%,有些病人虽为急性起病,但数月后转为此型;(3)多次反复发作病程,占35.2%,两次发作期间歇期可基本无症状,或仍有较轻症状;(4)持续进展型,在病程中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