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海燕  朱立波  肖波 《吉林医学》2011,32(16):3373-3374
<正>回肠造口即在关闭盆底后于右中下腹壁开口,将距回盲部20~30 cm处回肠拖出约5~7 cm,远程关闭,近端肠壁用电刀开口约3 cm。3月后行造口还纳术[1]。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难以预测的,而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我科自2008年1~12  相似文献   

2.
<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2005年共行预防性回肠造口41例,我们加强术前心理指导,术后做好造口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结肠手术患者行保护性回肠双造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9例急诊结肠手术行保护性回肠双造口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术后密切关注患者造口肠黏膜的血液循环状况、观察排泄物的量及性状、加强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做好饮食护理及提供健康指导。结果:全部患者均在术后(1~3)天内出现造口内排气或肠液流出。术后49例中发生造口周围皮炎7例,伴有轻度造口回缩2例,经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后均痊愈,其余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急诊结肠手术患者行保护性回肠双造口术,通过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并治疗回肠造口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改良回肠造口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9月80例行回肠造口手术的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回肠造口手术方式为分组因素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回肠造口的手术时间、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回缩、行造口还纳的手术时间及造口还纳切除的肠管长度。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缩短,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较少,后期行造口还纳时间缩短,可保留更多的回肠组织。结论改良回肠造口对传统回肠造口是一种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1月—2008年10月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将保鲜袋应用于回肠袢式造瘘口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回肠袢式造瘘口患者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6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为55岁;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造口观察、皮肤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结果:45例患者自术后到造口回纳期间出现造口皮肤过敏3人,机械性损伤5人,粪水性皮炎5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肠造口术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造口病人在不同阶段均存在来自不同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结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的生理和社会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轶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40-42+45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减少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经肠镜取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行Dixon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照组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做造瘘。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以使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改善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有效地降低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4-17+21
目的研究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行低位吻合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其中48例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造瘘组),84例未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未造瘘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造瘘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快于未造瘘组,造瘘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除盆腔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未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和未造瘘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21.43%(1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具有造瘘时间短、造口并发症较少、造口回纳简单等优点。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行低位吻合根治术患者施行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操作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低位直肠癌是指距肛门5cm以内的癌肿,常需做结肠造口术.在手术这段心理重创期对患者应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镇武 《吉林医学》2011,32(16):3199-3200
目的:探讨和比较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LAR)实行回肠置管造口与横结肠造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33例LAR术后行回肠置管造口术为置管组,32例LAR术后行横结肠造口术为造口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置管组1例(3.03%)发生吻合口漏,造口组1例(3.13%)发生吻合口漏,置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0±3.5)d,造口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0±3.8)d,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置管造口术对老年人低位直肠癌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预防作用与横结肠造口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提高了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一针法手术技巧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二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需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术患者,所有患者拉出回肠肠管后,采用一针法缝合穿过回肠系膜中间于皮肤及皮下组织固定,继而开放造口.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生造口黏膜与皮肤分离、造口回缩、脱出、造口肠坏死、造口狭窄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3个月后均完成造口回纳手术.结论 本术式简单,耗时少,易掌握,易推广,并发症少,便于回纳,适合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需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科对48例回肠造口患者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前按摩腹部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前口服安素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预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并行预防性回肠造瘘的患者5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前口服安素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顺行性机械肠道准备.观察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前饥饿感、术后电解紊乱发生率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2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饥饿感、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素在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可获得良好的肠道清洁度、缓解术前饥饿感,并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尽早恢复,维持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应用气管插管导管作预防性回肠插管造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用气管插管导管经末端回肠行插管造瘘的低位直肠癌116例进行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行保护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应用气管插管导管作预防性回肠插管造瘘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合并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患者是一种可供首选的有效、简便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预后营养指数(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52例低PNI(PNI<45)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瘘组(n=29)与直吻组(n=23),造瘘组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直吻组未造瘘而直接行一期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应用术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术前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自评量表(ESCA)、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如钱  苏志坚  林周 《河北医学》2021,27(9):1496-1500
目的:探究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A(39例)、B组(36例),A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远端黏膜关闭术,B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纳入改良组,51例行腹腔镜LAR+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回纳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其余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回纳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Wexner评分和生活方式、心理行为、抑郁/自我感受、窘迫尴尬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