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生玉  刘哨兵 《中国康复》2014,29(5):336-336
2009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2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分为2组,①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62.4±1.4)岁;病程(78.0±8.6)d。②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7.6±1.6)岁;病程(85.0±9.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取舌下神经刺激点、喉返神经刺激点、金津、玉液穴。舌下神经刺激点向舌根方向直刺2~3cm ;喉返神经刺激点向内刺入1.5~2cm ;金津在舌下系带左侧、右侧的静脉处点刺出血。先点刺金津、玉液出血不留针,然后常规消毒针刺后在舌下神经刺激点和喉返神经刺激点上分别接上电针,选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肌肉颤动且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min ,每日1次。  相似文献   

2.
低频电针治疗偏瘫血液流变学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威少华 《现代康复》1999,3(5):527-528
目的:探讨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设对照组36例(传统穴位组).对治疗前后疗效以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法和ADL-Barther Index进行评估。结果: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组对改善偏瘫患的功能障碍及提高部分日常活动能力均优于单纯的传统穴位组.结论: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4.
5.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的疼痛。如腰骶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产生的疼痛。为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临床上依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随着对坐骨神经痛的诊疗方法日趋完善,对该病的处理更趋多样化。近年来我科采用电针神经干法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电针治疗脑损伤后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损伤后偏瘫痉挛的效果。方法将83例随机分治疗组41例,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Ash-worth评分,Brunnstrom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入、出院时的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括动能力。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ADL能力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结论电针对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田慧芳 《中国康复》2007,22(3):165-16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均按急性脑卒中常规处理,病情稳定后均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5-30d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89.6%,P〈0.05)。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8.
中风偏瘫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后遗症,往往出现半身不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促进偏瘫肢体的恢复,我们采用电针与高压氧相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电针结合运动意念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03-2403
为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疗效。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电针意念组给予电针结合运动意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后电针意念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电针意念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早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早期运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干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设对照组36例(传统穴位组),对治疗前后疗效以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法和ADLBartherIndex进行评估。结果: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干刺激组对改善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及提高部分日常活动能力均优于单纯的传统穴位组。结论: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干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电针结合手法治疗偏瘫后肩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红  刘培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13-1813
对偏瘫后肩痛患者采用电针结合手法治疗和单纯应用电针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偏瘫肩痛均有疗效,结果提示电针结合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肩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马贵君  宫本宏 《现代康复》1999,3(2):212-212
我院于1997-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加电针治疗脑梗塞、偏瘫患28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董薇红  程安龙 《现代康复》2001,5(10):119-119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进行早期促进技术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综合治疗,与单纯促进技术疗效比较。方法 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上述方法治疗的功能评定均采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两种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偏瘫患的综合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治疗,综合性康复措施优于单纯本体促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电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34例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秋兰  张莉梅  张玉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11-2411,2413
探讨电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中的作用,对34例脑卒中偏瘫伴有不同程度痉挛的患者采用较高频度电针治疗,结果发现此疗法对于缓解痉挛状态有较好的作用,并且能使患侧肢体的肌力和活动能力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脑外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在用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于术后第10~20天进行电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2组间FMA、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治疗组的FMA、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偏瘫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临床研究证明,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神经机制研究报告甚少,近十年来,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或功能上的重组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