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雷  陆丽娟  张中军  邹军 《江苏医药》2013,39(3):293-295
目的 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B组用35μg/ml臭氧10 ml关节腔内注射;C组用玻璃酸钠2ml;A组应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3、6、12个月时患者的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VAS评分降低和Lysholm评分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B、C组,持续时间最长.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1)和C组的83.33% (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效优于单用臭氧或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治疗组选择3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玻璃酸钠每周1次,共5次,曲安奈德第1周和第3周注射,共2次。曲安奈德组仅关节腔内注入曲安奈德。玻璃酸钠组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仅关节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好转,并疗效优于单用玻璃酸钠或曲安奈德(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可以明显改善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远期效果较好,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32例。Ⅰ组为在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Ⅱ组为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经重复测量方法分析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不同时点评分比较:治疗后1、3、6个月,Ⅰ组评分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冲洗后应用玻璃酸钠和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关节冲洗的近中期疗效优于直接注射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周、末次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SH)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玻璃酸钠注射组(SH)和物理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并对68例随访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时间太短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果疗效优良率SH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远期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玻璃酸钠在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60例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剂关节腔注射,B组给予自体PRP关节腔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10m步行时间等指标变化,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开始,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个月后,A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VAS评分、10 m步行步数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后,B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VAS评分、10 m步行步数优于A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PRP治疗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注射PRP在3~6个月时疗效优于注射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别探讨玻璃酸钠及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异。探讨两种方法短期疗效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重有无关系。方法:选择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3个膝(双膝13例),治疗方法为玻璃酸钠(阿尔治)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5mL,每周一次,5周为一疗程。B组62个膝(双膝12例),治疗方法为第一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阿尔治)2.5mL后,再注入复方倍他米松1mL。以后四周继续玻璃酸钠(阿尔治)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每次2.5mL。A组和B组治疗疗程结束后2周,根据L equesne等的有关膝关节OA病情严重性指数评估方法,制定相应观察表。对第一次治疗前及第5次治疗结束后2周膝关节进行评分,分别对A、B两组治疗前后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之后对A、B两组治疗后评分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算改善率。根据治疗前评分分别将A、B组患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组,根据改善率将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使用组内分组的卡方检验对上述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结果:80例病人全部得到回访。A、B两组治疗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治疗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显效13例(缓解率≥75%),有效31例(缓解率<75%,≥30%),无效3例(缓解率<30%);B组显效16例,有效43例,无效3例。结果显示A、B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酸钠组(A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中度和重度的病人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酸钠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组(B组)同样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轻中度和重度的病人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具有较好的、相同的临床效能。两种方法的短期疗效与病情轻重无关。  相似文献   

8.
李德彬  罗梅 《中国药业》2013,(18):91-92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骨关节炎患者75例(Ahlback1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A组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和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B组只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C组只接受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观察3组视觉模拟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指数和中医证候,用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其中A组好转,较B组、C组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较单用玻璃酸钠或复方南星止痛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周1个疗程;B组为试验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外,加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VAS、BM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缓解B组优于A组(P〈0.05),骨密度检测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序贯综合治疗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功能训练治疗,B组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小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之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的VAS疼痛评分(2.6±0.8)分明显高于B组(1.7±0.8)分),Lysholm评分(71±6)分明显低于B组(7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各维度: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宗教信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宗教信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B组较A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A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7%明显低于B组的93%(P<0.05)。结论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小针刀松解治疗较膝眼入路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功能训练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A组)、玻璃酸钠+臭氧(B组)、玻璃酸钠(C组),每组40例,药物均关节腔内注射,疗程均为5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WOMAC指数评分有改善(P<0.01),其中以A组改善最为明显,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7.5%、77.5%、6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KOA可以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姚明  应弋阳  汪满洋 《中国药师》2014,(10):1716-17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试验组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两组治疗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前一时间点(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0.01)。试验组治疗3个月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透明玻璃酸纳,观察组78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比较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后对两组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关节功能评价,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玻璃酸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84膝应用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行关节腔内注射,观察关节疼痛的缓解和活动的改善程度。结果 优良率为90.5%,停药3个月后优良率为76.2%。结论 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物理疗法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退行性膝关节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对治疗后膝关节各个功能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各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物理疗法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修复受损的关节组织,减轻患者的痛苦,效果优于单纯的玻璃酸钠治疗,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或玻璃酸钠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19例)和PRP组(1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行为干预和ESWT治疗。玻璃酸钠组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 mg,每周1次,连续4周;PRP组予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 5 mL,每2周1次,连续4周。治疗前(T1)、治疗结束时(T2)、治疗后3个月(T3)和6个月(T4)时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两组膝关节功能,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两组T1时WOMAC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4时WOMAC各评分均下降(P<0.01)。与玻璃酸钠组比较,PRP组T3、T4时WOMAC关节疼痛评分和T4时关节功能评分均下降(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或玻璃酸钠联合ESWT均能有效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自体PRP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丁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592-594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并内服舒膝汤;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内注射。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评分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勇  董泽民  王家干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01-1502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1月的4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经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个疗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疗效:优18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静滴骨瓜提取物并膝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每天静滴骨瓜提取物,并首次加用曲安奈德、1%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再注入玻璃酸钠40 mg,以后只注入玻璃酸钠40 mg,每周1次,共4次.对照1组用玻璃酸钠、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对照2组用曲安奈德、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治疗组优良率为86.67%,对照1组优良率为63.33%,对照2组优良率为53.33%,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静滴骨瓜提取物并关节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并比较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二钠(得宝松)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HA组和Corticosteroid组,HA组患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Corticosteroid组于1、4周关节腔内注入得宝松1 ml.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记录疼痛、肿胀改善程度及Lequesne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88例患者获得3个月随访.在治疗4周时两组均能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两组间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2周时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示HA组优于Corticosteroid组.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得宝松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能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相比之下,玻璃酸钠注射具有更持久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