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74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NSCLC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组织学确诊的274例NSCLC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影响临床分期和病理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男女比例为1.88∶1。腺癌和鳞癌约占总样本的90%,晚期患者占67.88%。47.45%有吸烟史,约28.83%来自农村。女性、农村患者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及城市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及手术史是影响临床分期的独立风险因素。女性、腺癌及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晚期的比例更高。性别、年龄及吸烟状态均为影响病理的独立风险因素。男性、≤60岁以及吸烟患者更易患鳞癌。无论吸烟与否,男性较女性更易患鳞癌。即使排除吸烟因素,女性也较男性更易患腺癌。结论 NSCLC的发病特点发生变化,应加强对女性、农村人群及中青年的肺癌普查,提高早期NSCLC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2.
李佳  陈钢  陈晓伟  陈记财  王铭辉 《新医学》2011,42(7):430-432
目的:探讨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40例女性肺癌患者的年龄、常见症状、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临床资料,观察女性肺癌病理类型与绝经的关系、分析肺癌TNM分期、肺癌病理类型与术前CEA阳性率的关系,并与60例男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男性肺癌患者比较,女性肺癌患者的年龄较小,胸痛发生率较高,肿瘤分布较为平均,多为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多为腺癌,有吸烟史者鳞癌所占比例较高(P〈0.05)。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男性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绝经后女性比较,绝经前女性肺癌中腺癌比例较高、鳞癌比例较低(P均〈0.05)。与男性CEA阳性者比较,女性CEA阳性者腺癌比例较高(P〈0.01),Ⅰ期患者比例较低(P〈0.05)。结论:女性肺癌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发病年龄早,胸痛发生率高,绝经前以腺癌为主,绝经后鳞癌比例明显上升.吸烟对于女性鳞癌的发生影响更大,CEA对预测女性肺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肿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9例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469例肺肿瘤病例中,肺癌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良性肿瘤其次,诊断不清所占比例最少;肺癌患者中以腺癌所占比例最高,鳞癌次之,SCLC(小细胞肺癌)最低;男性肺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肺癌患者多为腺癌;肺肿瘤患者的病变位置多以右肺为主,且以右肺上叶为主;肺肿瘤患者的HBV感染率相对稳定,发病率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肺肿瘤的高发群体为男性,病变部位以右上叶为主,腺癌是较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肺癌的相关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31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吸烟史、肺部疾病史、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结果 631例肺癌患者中,有腺癌378例(占59.91%),鳞癌197例(占31.22%),小细胞肺癌44例(占6.97%),其他12例(占1.90%)。肺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84:1。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男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鳞癌:94.42%(186/197)比5.58%(11/197),小细胞肺癌:75.00%(33/44)比25.00%(1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腺癌和其他病理分型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1.95±10.98)岁,男性平均(62.56±10.97)岁,女性平均(60.57±11.66)岁,高发年龄为51~70岁。肺癌患者地域分布为麒麟区(216例)、宣威市(115例)、富源县(98例)、沾益区(81例)最为高发。肺癌患者的吸烟率为46.28%,其中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9.04%、56.82%,腺癌患者吸烟率相对较低,为34.13%。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肺癌患者共101例,占16.01%。结论云南省曲靖市是云南省肺癌高发地区,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控制危险因素和促进高风险人群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下不同的表现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所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室1984~2002年188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肺癌患者的镜下所见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临床表现及镜下表现等分布特点。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而腺癌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鳞癌、小细胞癌好发于上叶,而腺癌好发于下叶;病理以鳞癌所占比例最高(59.6%),小细胞癌次之(22.6%),腺癌较少(6.8%)。鳞癌、小细胞癌均以增殖型为主,腺癌以浸润型为多。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镜下所见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肺癌的发病规律。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纤支镜确诊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镜下表现。结果:总体发病情况为男女患者比例3.6:1;平均年龄为58.9岁;左肺占49.4%,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28.9%;右肺占50、6%,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5,3%;双肺上叶支气管占54.2%。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所占比例最高.为44.6%。镜下表现最多见的是肉芽形成,占42.2%。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左肺占46.2%.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27.7%,右肺占53.8%,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4.6%,双肺上叶支气管占52.3%.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占比例最高,为50.8%,镜下表现最多见的是肉芽形成,占46.2%。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3.3岁,左肺占61.1%,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33.3%,右肺占38.9%,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7.8%,双肺上叶支气管占61.1%,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所占比例均为22.2%.镜下表现最多见的是管腔狭窄,占55.6%。结论:男性肺癌所占比例远高于女性;男性肺癌的好发年龄为60岁左右,女性肺癌患者的发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双肺上叶支气管不仅是男性肺癌的好发部位,也是女性肺癌的好发部位;鳞癌是男性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而女性患者鳞癌、小细胞癌和腺癌的发生率相似;男性肺癌的镜下表现以内芽形成最多见,而女性肺癌镜下表现以管腔狭窄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正>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不同分型的肺腺癌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1]。美国肺癌组织病学类型流行病学特点显示,肺腺癌患病率为40%,肺鳞癌为25%,大细胞肺癌为9%,小细胞肺癌为24%[2]。肺腺癌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女性发病所占比率更高,早期可发现血性转移,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不如肺鳞癌。本研究就肺腺癌临床病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肺腺癌的基本内容1.1肺癌组织学的分类情况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不同类型的肺癌患病率情况,其中占首位的  相似文献   

8.
经支气管镜诊断的青年肺癌与中老年肺癌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支气管镜诊断的青年与中老年肺癌的特点.方法 对1411例肺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11例肺癌中,青年肺癌85例,占6.0%;中老年肺癌1326例,占94.0%.青年肺癌男女比例为2.1:1,组织学类型以小细胞癌所占比例最高(57.6%),鳞癌与腺癌次之(均为18.8%).中老年肺癌男女比例为3.4:1,组织学类型以鳞癌所占比例最高(52.9%),小细胞癌次之(30.1%),腺癌较少(13.5%).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在青年肺癌与中老年肺癌中的构成比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青年肺癌男、女性和中老年肺癌女性均以小细胞癌发病率最高,中老年肺癌男性以鳞癌发病率最高.鳞癌、小细胞癌在青年肺癌与中老年肺癌中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腺癌男、女性比例在两组中均差异不大.在青年组,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在男女中的构成比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中老年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05).青年肺癌与中老年肺癌支气管镜下改变均以直接征象为主,分别占82.4%和88.8%.鳞癌在两组中均多呈菜花状新生物(50.0%和67.0%);小细胞癌均多呈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新生物(46.9%和44.3%)和浸润性改变(30.6%和42.1%);而腺癌在青年组以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新生物(43.8%)和充血水肿(18.8%)为主,在中老年组以浸润性改变(33.7%)和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新生物(30.9%)为主.青年肺癌和中老年肺癌均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左右侧肺癌在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中的构成比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青年肺癌与中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组织学类型与性别、部位、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567例中心性肺癌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567例中心性肺癌分析如下:病变分布于双肺,以左侧偏多,占50.8%,右侧为47.4%,气管隆突部位占1.8%;镜下可见病变以肿块和浸润性生长者占多数,病理类型中鳞癌最多,占46.7%,小细胞未分化癌次之,占34.2%,腺癌占17.5%;该组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占81.7%,女性占18.3%,男性患者中鳞癌占多数,共258例,占男性患者的55.8%,其次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占31.1%;女性患者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为主,分别占女性患者的45.2%和32.7%,40-69岁之间的肺癌高发年龄,占患者总数的82.4%,鳞癌患者年龄偏高,以50-60岁居多,占鳞癌总数的72.2%,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年龄偏低,39岁以下者共29例,占该年龄段肺癌总数的6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0年间肿瘤专科医院收治肺癌患者病理分型和诊断分期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住院信息,分析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诊断分期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 共纳入2001—2010年肺癌住院患者16 476例,男11 458例(69.54%),女5018例(30.46%)。肺癌住院患者逐年升高,50~69岁患者居多,男性以鳞癌(35.90%)和腺癌(31.41%)为主,女性以腺癌(62.2%)为主;男性和女性腺癌构成分别由2001年的20.99%和38.49%上升到2010年的37.48%和72.71%;鳞癌构成分别由2001年的36.77%和19.08%下降到2010年33.83%和4.82%。男性和女性非小细胞肺癌I期患者占比分别由2001—2005年的17.99%和21.49%上升到2006—2010年的21.95%和26.15%。结论 肺癌住院患者人数在10年间呈逐年增多,腺癌患者多于鳞癌,腺癌比例呈上升趋势,鳞癌呈下降趋势,非小细胞癌I期患者比例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1.
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 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最高,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结论 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最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肺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差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差异及年龄对肺癌的影响.方法:将1 003例肺癌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其中<40岁定义为青年组,≥80岁定义为老年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患病率高于女性(35.7% vs 7.4%,P=0.001;9.6% vs 3.5%,P<0.001),腺癌患病率则低于女性(49.9% vs 84.9%,P<0.001),其Ⅲ期肺癌患者比例较女性高(37.6% vs 27.6%,P=0.005),Ⅳ期肺癌患者比例较低(29.4% vs 38-3%,P:0.010).男性患者中咯血症状较明显(32.3% vs 20.0%,P<0.001).男女肺癌患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和老年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P<0.001),气急、体重减轻、胸腔积液和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在各年龄组中的比例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肺癌有各自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烟草、激素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肺癌患者有其各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间住院的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肺癌患者222例,其中肺鳞癌63例、肺腺癌113例、小细胞肺癌46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32例健康成人,在Cobas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检测其血清HE4水平,分析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水平差异、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比较男、女性患者问HE4异常率差异。结果男性正常对照组血清HE4水平为77.9士23.6pmol/L,显著高于女性正常对照组的64.8±16.9pmol/L(t=3.671,P=0.000);男性患者中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25.1±65.5pmol/L,172.8±151.1pmol/L和162.9±120.0p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47.30,P=0.000);女性患者中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24.5±98.2pmol/L,221.1土433.2pmol/L和116.4士40.2p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43.8,P=0.000),不同病理类型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是有意义的标志物,在男女性问的表达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cT征象与病理结果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肺癌患者214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将肺癌病理类型与cT征象相对照,判断其病理类型与cT征象的一致性。结果:腺癌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高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合并肺炎及肺不张发生率高于腺癌。结论:cT检查可在术前对肺癌的组织分型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已接受256排MS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ProGR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各项指标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腺癌91例,鳞癌61例,小细胞癌29例。CT影像学特征:腺癌以周围型为主,多见磨玻璃影、血管集束征、分叶状、毛刺样改变、强化不均匀、胸膜凹陷;鳞癌、小细胞癌均以中央型为主,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分叶状、强化均匀,小细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强化均匀,鳞癌分叶状征象占比多于小细胞癌(P<0.05),小细胞癌强化均匀占比多于鳞癌(P<0.05);各类型肺癌均伴有少量钙化;腺癌者、鳞癌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细胞癌者,ProGRP水平均显著低于小细胞癌者,腺癌者CEA水平高于鳞癌...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Only limited data on the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lignancy are availabl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are believed to have the highest risk of developing venous thrombosis.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 have performed a cohort study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addition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and extent of disease was assessed.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537 patients with a first diagnosis of lung carcinoma were included. Patient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venous thrombotic events were record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s and from the Anticoagulation Clinic. RESULTS: Thrombotic risk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as 20-fold higher tha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tandardized morbidity ratio (SMR): 20.0 (14.6-27.4).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ncer we found 10 (10/258) cases (incidence: 21.2 per 1000 years) of venous thrombosis whereas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14 (14/133) cases (incidence: 66.7 per 1000 years) occurred. The crude adjusted hazard ratio was 3.1 (95% CI: 1.4-6.9). The risk increased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nd in the presence of metastases. CONCLUSIONS: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increased 20-fold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have a higher risk than patient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uring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nd in the presence of metastases the risk is even high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数有68名。其中有恶性肿瘤60例,其中腺癌21例、鳞癌17例、大细胞癌22例。对这68名肺部肿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之后再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癌胚抗原检查,比较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与癌胚抗原检查的诊断率。结果: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后恶性肿瘤为56例,腺癌19例、鳞癌14例、大细胞癌19例,而经癌胚抗原检查出的恶性肿瘤为40例,腺癌10例、鳞癌8例、大细胞癌12例。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部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运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有着很好的恶性肿瘤检出率,对患者肺癌的确诊有着较好的依据,临床检测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