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GSK-3β与p-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仙茅苷组,每组12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大鼠,仙茅苷灌胃8周后,Morris水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SK-3β与p-GSK-3β的表达,实时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SK-3βmRNA的表达。结果给予仙茅苷处理后,老年痴呆模型大鼠水迷宫实验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探索次数明显增加,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大鼠海马GSK-3β与p-GSK-3β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仙茅苷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GSK-3β与p-GSK-3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仙茅苷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Caspase-3、PARP-1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作用.方法:确立SD大鼠对照组后,用构建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药物仙茅苷低(24 mg/kg)和高剂量(72 mg/kg)组(予以仙茅苷灌胃4周),每组8只.用药结束后,按设计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海马区神经细胞元凋亡;Caspase-3、PARP-1和ER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PARP-1和ER mRNA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 <0.05~0.01),模型组大鼠更明显(P<0.01);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空间探索距离百分比均降低(P <0.05 ~0.01),模型组大鼠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PARP-1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仙茅苷各剂量组可见ER表达增加(P<0.05),Caspase-3和PARP-1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和PARP-1表达增加(P<0.01),而ER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仙茅苷各剂量组ER表达均增加(P<0.01),Caspase-3和PARP-1表达不明显(P>0.05),但不同剂量仙茅苷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仙茅苷具有改善血管性模型大鼠空认知功能的作用是通过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下调Caspase-3和PARP-1表达,上调海马ER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2对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Trk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雄性大鼠22只,随机分为三组:即慢性复合应激组(对照组)、慢性复合应激+注射盐水组(盐水组)和慢性复合应激+注射PP2组(PP2组)。全部动物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6周后,盐水组和PP2组动物分别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PP2(1次/d,共11d)。实验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成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yn、BDNF和TrkB在海马内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盐水组相比,PP2组动物的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海马内Fyn和BDNF蛋白阳性表达减弱(P<0.05);但3组动物海马内TrkB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PP2可抑制大鼠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能力的增强作用,下调Fyn和BDNF在海马内的表达;提示Fyn和BDNF/TrkB信号转导途径在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及对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电针组针刺百合、印堂穴,并接入电针仪,20 min/次/天,共治疗15天;药物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不予以治疗。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筑巢实验检测小鼠智力改变;尼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尼氏体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SYN、PSD95、GAP43、CREB、pCREB及BDNF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电针及药物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模型组筑巢分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电针及药物组小鼠筑巢分数明显增加。电针及药物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SYN、PSD95及GAP43蛋白表达增加。电针及药物组小鼠海马区pCREB及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电针减轻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卒中)模型;采用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法建立PSD模型;并设正常组做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大鼠海马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PSD组海马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8.56±1.67)个/视野]。PSD组、抑郁组及脑卒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PSD组海马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6.44±1.13)个/视野],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海马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脑室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本实验选用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于第1 d和第3 d脑室注射STZ(总量3 mg/kg)建立Alzheimer病(AD)模型,15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利用RT-PCR方法检测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mRNA的表达变化;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室注射STZ后大鼠平均上台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靶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降低,SYP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Nissl染色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以上结果提示脑室注射STZ可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海马CA1区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鼠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电针+康复训练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VEGF与MMP2表达,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VEGF与MMP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康复训练组大鼠在实施治疗后,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VEGF与M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康复训练组大鼠海马VEGF与M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降低大鼠海马VEGF与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设5组,即假手术(sham)组、抑郁症模型(model)组及DEX(2.5、5和10μg/kg)组,每组12只大鼠。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卵巢摘除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制备。DEX各剂量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 d。强迫游泳及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L-1β、IL-6、TNF-α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DEX各剂量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降低,自发活动明显增加,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减轻,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KA、CREB及TrkB的磷酸化水平和BDNF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抑郁症大鼠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调节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TrkB磷酸化水平、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症(AD)大鼠前额叶皮层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Aβ_(25-35)处理组(Aβ)。Aβ_(25-35)+西红花苷组(Aβ+crocin)。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右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Aβ+西红花苷组从次日开始每天于固定时间腹腔注射西红花苷(40 mg/kg),连续注射14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前额叶皮层PSD-95、BDNF、Trk 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 0. 01)。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1)。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组海马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显著性减少(P 0. 05);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明显增加(P 0. 05)。结论:西红花苷可以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增加前额叶皮层BDNF和Trk B的表达,使学习记忆相关蛋白PSD-95的表达增加,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模型海马内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与学习记忆损伤的元素。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D模型组。AD样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Aβ1-40/Al Cl3双干预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刚果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跳台实验的反应时间、基础错误次数和错误次数均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AD模型组大鼠海马可观察到明显的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中则观察不到。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PSD-95在AD样大鼠海马表现为病理性低表达,并且这种病理性低表达很可能与AD样学习记忆损伤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及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7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给予10 mg/kg艾司西酞普兰灌胃治疗,连续8周,每天一次;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DG区尼氏体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SYN、PSD95、GAP43、BDNF、TrkB、p-TrkB、CREB及p-CREB蛋白表达。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小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下调AChE,上调ChAT表达,且能增加SYN、PSD95及GAP43蛋白表达;此外,艾司西酞普兰还能显著增加小鼠海马区BDNF、p-TrkB及p-CRE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改善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提高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控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信号通路活性下调对孤独症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妊娠母鼠在孕期12.5 d时腹腔注射丙戊酸法建立子代孤独症大鼠模型,断乳后给予侧脑室注射K252a,以下调BDNF/TrkB通路活性,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免疫荧光观察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变化,并采用水迷宫检测子代孤独症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行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孤独症大鼠模型海马BDNF/TrkB通路活性上升,表现为其效应分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显著增加,模型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也显著增加;BrdU免疫荧光显色显示,K252a处理能逆转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过度增殖,同时,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显示,K252a处理显著改善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下调BDNF/TrkB通路活性可以减轻孤独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过度增殖并改善症状,为孤独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那普利增加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内突触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肖谦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2):1288-1291
目的 观察依拉普利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海马组织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依拉普利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依拉普利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突触素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依拉普利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显著增加(P<0.05),大鼠海马组织内突触素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依拉普利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可能与海马组织内突触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给予硫化氢供体NaHS对癫痫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模型,癫痫模型被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对照组、NaHS组和羟胺组;另外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于处理后6 h、12 h行Western blot检测Fos蛋白的表达,并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对照组和羟胺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原象限探索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亦明显减少(P<0.05)。NaHS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惊厥后6 h和12 h模型对照组和羟胺组海马组织中均能检测到Fos蛋白的高表达,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aHS组海马组织中Fos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可能通过下调Fos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行为学和海马CA3区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表达的影响。方法 10月的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模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复方组、模型组和去铁斯诺(DFX)组,10月龄的雄性C57BL/6 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于水迷宫后取出小鼠的脑组织,应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3区ADAM10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和平台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5),首次穿越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复方组和DFX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和平台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增多(P<0.05),首次穿越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复方组和DFX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及跨台次数差异无显著性 (P>0.05),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平台区域停留时间和首次穿越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ADAM10的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和DFX组小鼠海马CA3区DAM10的表达降低(P<0.05);复方组和DFX组相比,ADAM10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DAM10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压氧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32只,鼠龄3个月,体质量(220±10)g。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C组)、一氧化碳中毒组(COP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NS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每组8只。利用腹腔注射空气建立NC组模型;利用腹腔注射CO气体、Morris水迷宫、动物高压氧舱建立大鼠COP组、DNS组及HBO组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采集各组大鼠平均逃逸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等参数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情况,并将c-Jun蛋白表达情况与各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HBO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NS组提高(P0.05),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上升;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较DNS组下降。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升高(P0.05);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较DNS组下降(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组、DNS组、HBO组中c-Jun蛋白表达与平均逃逸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呈负相关。结论一氧化碳暴露,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以引起c-Jun蛋白过度表达,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HNE)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次双侧脑室注射Aβ蛋白的方法制备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分依达拉奉治疗组(1次/d,3 mg/kg,皮下注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自手术前1 d起给药,第10 d,各组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后,处死动物并取脑,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HNE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实验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目的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前脑组织MDA含量增加,海马CA1区HNE表达增多。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水迷宫结果显著改善,前脑组织MDA含量减少,且海马CA1区HNE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依达拉奉能提高老年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通过降低MDA及HNE等自由基氧化损伤产物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佳  刘畅  张娜 《解剖科学进展》2016,(4):389-391,395
目的本实验利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模型,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20只,随机分为AD模型组(10)和神经节苷脂组(10),再取同窝阴性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RE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明显降低(0.05);相比于AD模型组小鼠,GM1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明显提高(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M1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海马CREB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AD模型组(0.05)。结论 GM1改善AD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可能与上调AD小鼠海马区CREB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海马LTP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检测海马LTP,Western Blot检测海马GAP-43蛋白表达。结果:AD模型组大鼠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西红花苷各剂量组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从第二天起,较AD模型组均缩短(P0.01),西红花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潜伏期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的潜伏期时间在各实验日均未见有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强直性高频刺激海马诱发电位的幅值比较,AD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西红花苷各剂量组高于AD模型组(P0.05),且西红花苷中、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西红花苷各剂量组海马GAP-43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高于AD模型组(P0.01)。结论:西红花苷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增强海马LTP和GAP-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对VD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取含海马的脑组织,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法检测其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V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细胞、Bcl-2 mRNA 表达降低、Bax mRNA 的表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D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1),CA1区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可见一定数量的Bcl-2 mRNA阳性细胞表达,而Bax mRNA阳性细胞表达较少。 结论 穴位埋线可通过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 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