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的新材料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SR-PGA、PLLA)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棒、治疗肩、肘、髋、膝、踝关节内骨折98例。麻醉下常规关节手术入路,骨折解决对位,选用螺钉、固定棒1-2枚固定,钉尾部埋于关节软骨面下1mm。术后关节不采取外固定,3d后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结果:98例均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优良率达97.9%,结论:使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棒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关节粘连,感染机会,对于关节内骨折是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吸收内固定物(SR-PLLA螺丝钉)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应用中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14例股骨头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手术中将骨块复位后,切开软骨,于软骨下用1-2枚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术后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4周,以后逐渐下地活动负重行走,结果:经过8月-5年,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较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患侧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2/14)。除2例患者出现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外,其他患者未发现骨埠松动移位,骨块吸收,关节腔积液,感染等现象,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中应用,完全能将骨块固定到愈合,其本身对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无不良影响,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需要二次取出等缺点,是位置较深的股骨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3.
罗斌  康小平  阳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18-3020
目的:评价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自身增强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 acid,SR-PGA),自身增强聚丙酯(self reinforced poly-L-Lactic acid,SR-PLLA)]将骨折复位后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关节内骨折1~3个月内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5个月,关节功能评价(AASO):优2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是关节内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能被完全吸收骨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可吸收钉治疗舟骨骨折的经验和教训。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自身增强-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acid,SR-PGA)、自身增强.聚丙酯(self-reinforcedpoly.L.Lacticacid,SR-PLLA)可吸收螺钉手术处理舟骨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1-62岁。手术时间为伤后14-85d。应用SR-PGA全螺纹钉13枚,术后用腕中位及桡侧屈位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8个月,伤口均1期愈合;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可吸收内固定物 (SR -PLLA螺丝钉 )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应用中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14例股骨头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 ,手术中将骨块复位后 ,切开软骨 ,于软骨下用 1~ 2枚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术后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 4周 ,以后逐渐下地活动负重行走。结果 :经过 8月~ 5年 ,平均 18个月随访 ,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 ,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较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患侧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 .7% (12 /14)。除 2例患者出现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外 ,其他患者未发现骨块松动移位 ,骨块吸收 ,关节腔积液 ,感染等现象。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中应用 ,完全能将骨块固定到愈合 ,其本身对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无不良影响 ,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需要二次取出等缺点 ,是位置较深的股骨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胫骨干骨折治疗失败原因,探讨交锁髓内钉在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16例胫骨钢板断裂、9例骨不连、6例拆除钢板后再骨折病例行翻修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部分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在7~12个月愈合,无一例内固定松脱、弯曲或断裂,延期愈合2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交锁髓内钉中轴弹性固定,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是胫骨干骨折特别是翻修术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石永常 《江苏医药》2002,28(8):614-615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7年-1999年间应用可吸收SR-PGA螺钉治疗骨折内固定17例,其中新鲜骨折16例,陈旧骨折1例。采用局部功能评定和术后不同时期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3-40个月),优12例,良3例,尚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2%。结论 可吸收SR-PGA螺钉是非承重的松质骨骨折,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无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物,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留在关节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种皮质骨镙钉(HCIF)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的临床适用范围.方法 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的损伤类型选用不同的螺钉进行固定.结果 105例骨折用普通螺钉固定关节内和关节附近骨折83例,髓内螺钉固定骨干骨折10例,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7例,挤压螺钉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结论 异种皮质骨镙钉是一种临床实用的可吸收的生物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国产可吸收螺钉固定并进行疗效分析,术后以石膏辅以托外固定3-4周。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感染、积液等并发症。随访5-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7~13周,平均10周,随访病例中优良34例,优良率达91.8%。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对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较好的固定材料。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所做的18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固定,全部达到骨愈合,且无需二次手术取钉,免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结论: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手术副损伤与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32例,平均年龄35岁。使用65枚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端松质骨骨折,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3年),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可吸收螺钉是近关节端松质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黄细军  姚昊 《江西医药》2010,45(3):222-223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取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36例,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反应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可吸收螺钉是四肢关节内骨折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关节内骨折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金属加压螺钉辅助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采用金属加压螺钉辅助可吸收螺钉治疗的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22个月,全部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金属加压螺钉辅助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效果确切,手术方法简单,有利于骨折愈合,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1月-2009年6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均为外伤所致新鲜骨折,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移位,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均采取石膏外固定制动。结果本组5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2.31%。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固定可靠,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再损伤,比其它固定更适合用于内踝骨折,并降低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 《江西医药》2009,44(2):129-13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5例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历临床效果良好,因髓腔狭窄,改用其它内固定材料1例,术中进钉时产生骨裂1例,术后主钉断钉1例,二次行DHS内固定,锁钉断钉3例6枚;无一例感染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可以早期软组织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降低,在内固定选择上具有广阔前景,但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治疗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方法6例新鲜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结果6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随访3~12个月,X光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特点,同时为治疗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永华 《北方药学》2012,9(3):108-108
目的:初步探讨带锁髓内钉早期去除远端锁钉的临床应用。方法:作者总结了2004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病例206例,其中82例于术后8~12周去除远端锁钉,在适当保护下负重锻炼治疗,124例术后未进行早期去除锁钉,骨折愈合后一次性去除内固定,结果:通过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质密度与健侧基本一致,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2例胫骨骨折发生骨不连,3例胫骨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对照组患侧较健侧骨质密度普遍减低。结论:笔者认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术后早期去除远端锁钉可以减少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发生,对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18.
李岳昌  李宏 《天津医药》1998,26(1):56-58,I000
各种金属内固定材料是临床骨折内固定所广泛采用的内固定材料,在各部位骨折的内固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骨折愈合后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将金属内固定物取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问世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一部分骨折病人可以避免第二次手术的痛苦而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作者自1995年3月~1996年10月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了14例松质骨骨折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距关节外侧小切口下复位克氏针及可吸收钉棒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涉及距下关节后关节面跟骨骨折实施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口采用平行距下关节的外踝尖下方的横切口,长约3cm,显露塌陷关节面,复位后以克氏针及数枚可吸收钉棒进行固定。结果随访1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85%。术后后关节面、B hler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采用外踝下跟距关节外侧小切口创伤小、操作简单、复位理想、固定可靠、疗效满意,避免了传统跟外侧切口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罗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36-1137
目的:对两种内固定材料比较,选择有利于骨折患者内固定的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方式、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基础、两种材料内固定术后局部生物力学、骨代谢的生化过程。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术后内固定无弯曲、松动,手术后即可有计划的进行功能锻炼,手术2周后开始拄拐下床活动,本组患者均痊愈,内固定取出时间6-12个月;用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组发生钢板断裂1例.骨质疏松9例,骨不连2例,功能锻炼时间为手术后2个月,内固定取出时间12—24月。结论:带锁髓内钉组患者可尽早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愈合效果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病程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