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特点及舍曲林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将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舍曲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ADI评分高;口服舍曲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NFDS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舍曲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总体康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总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97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7例),两组均同时应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药物。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A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S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患者情感状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86例PSD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配合服用盐酸舍曲林片;对照组51例仅服用盐酸舍曲林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CS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7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AMD、C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舍曲林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诊治的4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病情稳定之后进行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即HAMD-24)进行抑郁程度评价,同时详细收集患者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收入、病情等),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40.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经济收入、合并基础疾病、危险因素数目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行Logistic多元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合并基础疾病和神经功能缺损为卒中后抑郁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卒中后容易发生抑郁,且抑郁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采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是脑血管病最常伴发的精神障碍之一,抑郁情绪不仅影响了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导致患者预后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是康复期治疗的一大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近两年来我科先后收治脑卒中患者188例,其中77例有抑郁  相似文献   

6.
陈明友 《西南军医》2009,11(3):416-418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珂  蒲传强 《武警医学》2009,20(10):941-9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并发的抑郁症,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30%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可伴绝望感、乏力,缺乏主动性,失眠早醒,少数患者伴焦虑。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兰琳  荣秀华 《西南军医》2009,11(3):411-41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究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药物及常规量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比对照组6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HAMD、SSS均较治疗前减小,BI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 (6.59±1.25)分、SSS(10.59±1.31)分均较对照组减小地更显著,BI(75.78±10.18)分较对照组增大地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防作用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并且能够让患者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防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躯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盐本氟西汀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首选用药。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躯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盐本氟西汀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首选用药。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及影响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患者发病3个月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SD组)40例和非卒中后抑郁组(NPSD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HAMD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y和hs-CRP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3个月时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HAMD评分与Hcy(r=0.540,P=0.000)和hs-CRP(r=0.488,P=0.000)呈正相关性;Hcy联合hs-CRP预测PSD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0,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78.6%。Hcy联合hs-CRP的AUC高于Hcy(AUC=0.765)或hs-CRP(AUC=0.800)。结论Hcy联合hs-CRP评估PSD发生预测价值大于Hcy或hs-CRP单一指标,临床应充分评估hs-CRP和Hcy水平均较高的脑卒中患者,及早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代谢的改变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人口学、个人疾病史和生活方式的数据,对40例卒中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卒中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和卒中后无抑郁(CONT)组.对PSD组、CONT组和正常对照(NORM)组进行T1WI、T2WI、DWI及1H-MRS检查,评估脑梗死体积和脑白质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测定小脑半球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Cr、Cho/NAA比值,并分析卒中后小脑代谢改变与HAMD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CONT组双侧小脑NAA/Cr、Cho/Cr、Cho/NAA比值与NOR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ORM组和CONT组比较,PSD组病灶对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均较高(P<0.05),病灶同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小脑NAA/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家庭APGAR问卷评分、ARWMC总分、发病14d时NIHSS评分、病灶对侧小脑Cho/Cr和Cho/NAA比值与CON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对侧小脑Cho/Cr、Cho/NAA比值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小脑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雷蕾  彭军  姜丹 《西南军医》2016,(6):511-514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PS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n=35例)待确定活动性出血已稳定或已趋于稳定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NE表达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脑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NE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BO辅助治疗可明显升高PSD患者血清5-HT、NE表达水平,改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水平与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访半年后42例患者确诊为卒中后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按照入组时间、年龄、性别及脑损伤部位匹配原则,选择未患卒中后抑郁的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对照.收集出院时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瘦素、NSE及S-100B浓度,分析其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各组数据值对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效率.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血清瘦素、NSE、S-100B浓度(分别为25.84±13.80、2.59±1.48、25.03±8.24μg/L)与对照组(分别为8.67±6.17、2.27±1.84、22.40±6.84μg/L)比较明显增高(P<0.05).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NSE及S-100B未见明显相关性;基于ROC曲线,卒中后患者血清瘦素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 0.885~0.984),血清瘦素值16.17μg/L是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最佳临界点,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90.1%,是具有较高精准度的诊断指标.结论 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卒中后发生抑郁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卒中后抑郁的血清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对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高压氧治疗组患者的HAMD、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针刺太冲穴可改善PSD患者的精神及认知障碍,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能够反映脑区活动状况的功能并能分析大脑功能连接动态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中枢机制研究中。针刺太冲穴对PSD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记忆、情绪及认知功能,相应脑区发生特异性激活,功能连接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回顾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针刺治疗PSD的rs-fMRI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5例,根据其有无PSD发生分为抑郁组(静脉溶栓后PSD)与无抑郁组(静脉溶栓后无PSD),分别为39例、76例。回顾性分析入组者临床资料,于静脉溶栓后3个月行心理阻抗倾向量表评估,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并分析AIS患者静脉溶栓后PSD的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08%、35.90%,均高于对照组2.63%、9.21%(P<0.05);抑郁组心理阻抗评分为(51.44±10.81)分,高于无抑郁组(30.29±3.41)分(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后并发症、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阻抗评分高都是AIS静脉溶栓后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静脉溶栓PSD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负性生活事件、溶栓后并发症及心理阻抗评分,临床可通过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及积极预防溶栓后并发症等措施,以降低PS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梅康  王向党  程莉 《武警医学》2013,24(5):426-427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为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1,2]。笔者于2009-06至2010-06采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32例,并与单纯西酞普兰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HBO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78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BO治疗.评估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量.结果 2组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显著,脑血流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PSD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抑郁症所导致的脑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