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
近年来,因外伤致截瘫需留置导尿的患者大量增加,致医院内泌尿系感染比例加大.笔者对我院附属医院外科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对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376例,随机分为冲洗组与非冲洗组,冲洗组随机选择不同冲洗液,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冲洗第1、3、5、7、14天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冲洗液冲洗的患者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387例ICU患者留置导尿的观察,总结常见问题,提出护理对策,降低重症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率,提高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留置尿管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380例留置尿管的重症患者采用查阅病历、微生物监测等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80例中发生泌尿系感染181例,感染率为47.6%;尿管留置持续时间、基础疾病、无菌操作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适应证,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留置导尿是侵入性护理操作的一种,如果护理方式有问题,很容易出现感染,导致各类并发症.现阶段居家留置导尿患者,整体依然不容乐观,无论是患者或照护者对其认识不到位,还是缺乏护理知识,或者护理中各类不规范操作,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漏尿、拔管困难、尿道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将对居家留置导尿患者家庭护理现状,以及出现导尿管... 相似文献
7.
蒋代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195
随着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发生菌尿症的阳性率会逐日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因其尿道短、宽、直,容易发生尿道的逆行感染,因此了解女性患者留置导尿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1 留置导尿致医院感染的原因1.1导尿操作引起的尿路感染 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的环境,当插入尿管时,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屏障.尿管的选择同样也很重要,尿管过粗增加了对尿道和膀胱的刺激,过细易漏尿,且易脱管.在导尿操作的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尿管污染,可使细菌通过尿道在膀胱中增殖.特别是女性患者,尿道周围有肠道细菌,均可引起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8.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若发生留置导尿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居家留置导尿患者的家庭护理现状不容乐观。照顾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护理照顾常识,护理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护理不当等因素,患者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漏尿、尿管堵塞、尿道损伤、拔管困难等并发症。本文对居家留置导尿患者的现状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建议社区护士定时上门访视,对居家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居家照顾者给予健康指导,以提高照顾者的护理技能,将居家留置导尿管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笔者2010年1月开始对我院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在导尿管、集尿袋材质、抗菌药物预防性膀胱冲洗等实施目标性监测。1资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2010年1-11月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486例实施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3)
目的探讨康复期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特点,为患者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康复期截瘫泌尿系感染患者100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76例患者为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占76.00%,24例患者为初次感染,占24.00%;76例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者56例,阳性率为73.68%,培养出菌株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21株、支原体与衣原体各2株,分别占59.02%、34.43%、3.28%、3.28%,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检出病原菌的39.34%;不同性别、年龄、截瘫类型及留置尿管方式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无影响,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率完全性截瘫、合并尿路结石时分别为85.96%、100.00%,高于不完全截瘫、未合并尿路结石时62.79%、71.76%,截瘫时间>2年时为84.78%,高于<1年、1~2年时45.45%、7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截瘫患者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合并有尿路结石、完全性截瘫及截瘫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反复发作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留置导尿后不同护理方法下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将中医科住院的中风后遗症行留置导尿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管理,观察术后尿道感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两个周期监测,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后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6.00%、10.00%、17.00%、22.00%、27.00%、32.00%,试验组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0、1.00%、3.00%、8.00%、12.00%、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个周期末监测细菌感染情况,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后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2.00%、16.00%、24.00%、28.00%、36.00%、48.00%,试验组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0、2.00%、4.00%、12.00%、16.00%、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后进行规范性护理,有利于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 Sigma管理方法对降低脑梗死后留置导尿患者感染风险的意义。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98例脑梗死合并尿潴留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47、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6 Sigma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护理后APACHEⅡ评分、感染情况、感染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置管后5、7 d观察组置管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性下降(PO.05)。观察组中段尿、尿道口、接口处感染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x~2=4.653、3.765、5.129,P0.05)。观察组感染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性缩短(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6 Sigma管理方法可降低脑梗死后留置导尿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俞惠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2526-252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泌尿系感染率。方法回顾医院68例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导尿术和留置尿管的持续时间、操作方法不正确、护理措施不到位、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及高龄,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3)
目的探究洁悠神对住院妇产科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住院患者52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尿道口护理,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洁悠神新型长效抗菌材料喷洒于尿道口以及导尿管,每天2次,统计两组患者置管期间膀胱尿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比较两组患者尿标本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第3天、5天、7天尿细菌培养检测出的细菌株数分别为31株占1.2%、152株占5.8%、160株占6.1%均低于对照组对应细菌株数105株占4.0%、519株占19.8%、1064株占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第3天、5天、7天、14天膀胱尿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分别为29例占1.1%、34例占1.3%、42例占1.6%、52例占2.0%均低于对照组对应阳性例数63例占2.4%、81例占3.1%、97例占3.7%、105例占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尿常规检测结果异常52例,异常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05例异常率4.0%,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对住院妇产科留置导尿患者进行尿道护理,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由于各种病因大多需要在体内长期留置导尿管,而导尿管作为人体异物极易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削弱膀胱及尿道的防御作用,从而引起感染。文章通过临床的护理体会中讨论了正确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索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机制。方法从患者小便、脓液、痰液和患者相关环境公用拖帕和洗涤池中共分离出Pa51株,应用血清学、细菌素、质粒图谱、质粒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外膜蛋白图谱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51株Pa的血清学分型率为80.4%,细菌素分型率为77.1%,质粒携带率为68.6%,呈4种流行模式;来源不同的A、B、C三型质粒代表株经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呈现相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9株不同质粒图谱模式菌株,得到两种不同类型外膜蛋白图谱。结论患者与患者之间通过床头柜、床单、导尿管等为媒介,相互交叉感染是导致Pa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一种血清型的细菌可能被分成几种菌素型,同种菌素型也不一定对应于一种血清型;同种血清型的菌株可用质粒图谱分成几种亚型;Pa的外膜蛋白图谱呈高度相似性,图谱模式同血清型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3例长期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及患者的心理、家庭成员的支持与照顾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改进插管及拔管的操作方法,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导尿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有效的缓解了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的不适,减少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间歇性导尿预防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8年1月-2019年4月的相关文献,纳入间歇导尿用于预防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检索公式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737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间歇性导尿组患者在膀胱功能恢复方面和尿残余量两方面均优于常规留置导尿组,间歇性导尿组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率低于常规留置导尿组[RR=0.31,95%CI(0.24,0.40),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导尿与常规留置导尿相比能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但是纳入研究的仅为中文文献,仍需开展高质量多中心的RCT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留置导尿腔内途径对神经科女性患者尿路逆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索留置导尿腔内途径对尿路逆行感染的影响,控制和减少留置导尿所致腔内途径感染. 方法将留置导尿的神经科女性患者61例,单纯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单向活瓣集尿袋,对照组应用一次性塑料无菌集尿袋,通过定时进行尿培养,观察不同留置导尿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结论单向活瓣集尿袋能有效地降低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