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建芳  谷青 《中外医疗》2007,26(20):23-24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削痂植皮病人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烧伤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氯胺酮1.5mg/kg(Ⅰ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mg/kg+氯胺酮1.5mg/kg(Ⅲ组),继而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期HR、MAP、BIS变化、各组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有无知晓,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和噩梦现象.结论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都能有效地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精神症状,咪唑安和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诱导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每组各30例.诱导时依次静推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Ⅰ组加氯胺酮0.1mg/kg.比较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循环功能进行比较.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咪唑安定、氯胺酮、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氯胺酮2~3mg·kg-1.h-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B组咪唑安定、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雷米芬太尼0.2~0.3μg-1·min-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结果 两组间插管后、麻醉期间、拔管前、拔管后SBP、DBP、H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间睁眼时间、拔管时同、答问切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鼾症手术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患儿术中循环稳定,清醒快,减少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丙酚分别伍用芬太尼、氯胺酮、咪唑安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时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人工流产孕妇,分为单纯异丙酚组(I组)、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复合氯胺酮组(Ⅲ组)、复合咪唑安定组(Ⅳ组),Ⅱ、Ⅲ、Ⅳ组于异丙酚静注前分别给予芬太尼0.8μg/kg、氯胺酮0.3mg/kg、咪唑安定0.04mg/kg,观察异丙酚用量、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Ⅰ组、Ⅳ组用药2min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1),Ⅱ、Ⅲ、Ⅳ组异丙酚用量比I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Ⅳ组麻醉效果优于I组,Ⅳ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结论 芬太尼、氯胺酮、咪唑安定均可提高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减少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时的用量。氯胺酮可对抗异丙酚的降血压作用,咪唑安定可使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苏醒期延长。  相似文献   

5.
陈晓艳  徐子龙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18-919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K组给予氯胺酮2.0 mg/kg;C组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混合液(异丙酚60 mg、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40 mg配制成总量10 mL的混合液,简称PKL)0.2 mL/kg,均在1 min内匀速静注。麻醉维持:K组用氯胺酮2.0~4.0 mg/(kg.h)微量泵恒速输注,C组用PKL混合液0.2~0.4mL/(kg.h)微量泵恒速输注,根据手术刺激增减药物剂量。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术毕停用药。结果K组麻醉后MAP和HR较麻醉前升高(P<0.05);C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时间C组明显快于K组(P<0.05),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较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平稳,术后清醒快,更适合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咪唑安定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地氟醚组(Ⅲ组)、地氟醚加咪唑安定组(Ⅳ组)和地氟醚加异丙酚组(Ⅴ组),每组10例.Ⅰ组用微泵静注咪唑安定0.2~0.4 mg·kg-1·h-1;Ⅱ组微泵静注异丙酚2.0~4.0 mg·kg-1·h-1,Ⅲ组CPB前、主动脉开放后吸入1.0 MAC地氟醚;Ⅳ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咪唑安定同Ⅰ组;Ⅴ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异丙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30 min、2 h和24 h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5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P<0.01).Ⅰ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升高更明显(P<0.01);Ⅱ组在停CPB后30 min、2 h升高,与Ⅲ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Ⅳ组、Ⅴ组与Ⅲ组同时点值比较,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地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地氟醚与异丙酚和地氟醚与咪唑安定合用cTnⅠ水平接近地氟醚组,未见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较安定和咪唑安定对儿童氯胺酮麻醉中的不同影响 ,寻求氯胺酮与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的理想配伍。方法 :儿童静脉全麻 6 0例 ,ASA为Ⅰ~Ⅱ级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 kg(Ⅰ组 )、安定5mg kg(Ⅱ组 )、咪唑安定 0 .2mg kg(Ⅲ组 )为诱导 ,以氯胺酮 2 0~ 5 0 μg kg·min泵注维持。记录各不同时段的SPO2 、HR、MAP及术后苏醒时间 ,精神症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①Ⅲ组的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较Ⅰ组、Ⅱ组都强。Ⅱ组Ⅲ组无明显的呼吸抑制。②Ⅲ组苏醒时间较Ⅰ组、Ⅱ组明显缩短 ,精神症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Ⅰ组、Ⅱ组也低。结论 :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儿童在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 ,缩短苏醒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等方面 ,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儿,分为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各40例,手术开始前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3mg/kg,p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5mg/kg,异丙酚1-2.5mg/kg,术中维持:k组氯胺酮6-8mg/kg,pk组氯胺酮3-5mg/kg,异丙酚6-10mg/kg持续微泵静注至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观察相关指标。结果k组术中BPHR明显增高(P〈0.05),清醒时间k组(24.52±4.98)min,pk组(16.38±5.24)min,不良反应pk组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时,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过程平稳,苏醒快而且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行自控镇静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中以上学历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7例)术中予异丙酚1mg*kg-1*h-1持续静脉输入,同时患者可自控追加20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咪唑安定组(34例)术中予咪唑安定0.05mg*kg-1*h-1持续输入,同时患者可自主追加0.5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对照组(34例)手术开始时给予氟哌啶醇2.5mg,术中必要时由麻醉医师再追加2.5mg,术中予生理盐水10ml*h-1持续输入,患者可自主追加lml*次-1,锁定时间1分钟.结果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异丙酚组疗效好于咪唑安定组.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均可安全有效的被应用于术中自控镇静,在作者观察中发现异丙酚在自控镇静中的效果要好于咪唑安定,同时所有的镇静均应置于安全有效的监控之下,非可控的镇静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级小儿眼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n=20)和安定组(B组,n=20).A组肌注氯胺酮4 mg/kg负荷量,加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4ml/(kg@h)连续输注,B组肌注氯胺酮4 mg/kg负荷量,加静注安定0.2 mg/kg,以0.1%氯胺酮4 mg/(kg@h)连续输注.分别观察两组MBP、HR、SpO2变化、术毕清醒时间、氯胺酮使用总量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心血管反应轻微,术毕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氯胺酮使用总量比B组少(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需做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静脉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瑞芬太尼0.025~0.100μg·kg-1·min-1复合异丙酚60~200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组,Ⅱ组为静脉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氯胺酮10~2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组.记录患儿术中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恶梦、幻觉、错视、哭闹等)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SpO2均较平稳,但Ⅰ组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MAP波动较小(P>0.05),而Ⅱ组HR和MAP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 Ⅰ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Ⅱ组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具有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患儿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12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25例ASA I~Ⅱ级的先心病患儿静注东莨菪碱0.004~0.008mg/kg或硫酸阿托品0.01~0.02mg/kg,丙泊酚(1~2)mg·kg-1·h-1,肌注咪唑安定0.1mg/kg,盐酸氯胺酮1~1.5mg/kg,并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术后入住麻醉苏醒室观察至患儿完全清醒.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35±30.50)min.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全部先心病患儿介入封堵相关术均获成功.术中氯胺酮使用总量为(2.52±0.74)mg·kg-1·h-1,丙泊酚为(6.25±2.60)mg·kg-1·h-1.121例(96.80%)患儿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麻醉处理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临床证实咪唑安定、氯胺酮、丙泊酚联合用药全凭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的麻醉特点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术前静注2mg/kg 氯胺酮,术中分别用咪唑安定0.1-0.2mg/kg/h或异丙酚8-12mg/kg/h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 15min,若术中患儿对手术刺激有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1-2mg/kg。结果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咪 唑安定组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捷,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美清 《华夏医学》2003,16(4):494-495
目的 :观察异丙酚在婴幼儿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 :婴幼儿手术 2 0例 ,全部肌注氨胺酮 6 mg/ kg入睡后送入手术室 ,气管插管组静注咪唑安定 0 .2 mg/ kg+维库溴胺 0 .1 m g/ kg诱导插管 ,术中控制呼吸 ;不插管组肌注咪唑安定 0 .3~ 0 .4 mg/ kg诱导麻醉 ,术中面罩供氧 ,手术开始微泵注入异丙酚 3~ 5 mg· kg- 1 · h- 1 维持麻醉。结果 :全部患儿术中安静 ,麻醉平稳 ,HR、RR、SPO2 稳定 ,无明显循环呼吸抑制 ,术毕 (1 0± 4 .5 ) m in清醒。结论 :异丙酚可安全用于婴幼儿麻醉维持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诱导时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后对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病人(ASAⅠ~II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试验组,n=20;B组为对照,n=20),全部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诱导,其中A组在静注异丙酚时混合利多卡因,剂量为1mg/kg。观察并记录诱导期间HR、MAP变化。结果:B组诱导时的HR、MAP均显著高于A组(P<0.05或0.01)。结论:静注异丙酚混合小剂量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研究微泵输注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中、重度烧伤病人削痂植皮术42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组(E+K组,21例),氯胺酮组(K组,21例)。两组病人分别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1,依托咪酯0.3mg.kg-1,氯胺酮1.5mg.kg-1麻醉诱导后,置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E+K组双道微量注射泵分别输注依托咪酯0.3mg.kg-1.h-1、氯胺酮2mg.kg-1.h-1;K组微泵输注氯胺酮4mg.kg-1.h-1;观察并记录病人注药后5min,喉罩置入5min,削痂、取皮、植皮、停药后10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观察氯胺酮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停药恢复过程呼之睁眼、清醒时间。结果:氯胺酮用药量K组高于E+K组42.86%;E+K组;SBP、DBP、HR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K组:SBP、DBP、HR有显著差异(P〈0.01);停药后睁眼、清醒时间E+K组明显快于K组。结论: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术麻醉安全有效、调控方便迅速、可控性强、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镇静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术中镇静药物运用的效果。方法:甲状腺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颈丛阻滞麻醉完善后:I组(丙泊酚组n=20),先注射丙泊酚0.6mg.kg-1,随后用微量注射泵以2mg.kg-1.h-1持续输注;Ⅱ组(丙泊酚+氯胺酮组,n=20,先注入丙泊酚0.3mg.kg-1、氯胺酮0.6mg.kg-1,随后以1.5mg.kg-1.h-1、氯胺酮以0.3mg.kg-1.h-1持续输注;Ⅲ组(哌潜啶+异丙嗪组,n=20)一次性静滴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及镇静程度、配合评分、术后对手术过程有无记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Ⅰ、Ⅱ组对呼吸的影响较小,3~5m in后患者就能入睡。I、II组镇静评分2~5级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5级深度镇静达30%,术中无不良记忆,Ⅰ组68%,Ⅱ组93%,Ⅲ组30%;术后恶心呕吐Ⅰ组15%,Ⅱ组5%,Ⅲ组30%。Ⅱ组对循环影响最小,而Ⅲ组的呼吸抑制最明显且持续时间最长。结论: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能够起到镇静、遗忘和辅助麻醉作用;尤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柳垂亮  招伟贤  李向宇  李国才  谢健 《广东医学》2002,23(10):1096-1097
目的:比较不同配伍的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无心血管疾病、年龄19-60岁、ASA I-II级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采用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0mg/kg;II组采用咪唑安定0.2mg/kg,异丙酚1.0mg/kg;III组采用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0mg/kg合并芬太尼3цg/kg,观察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的麻醉诱导过程基本平稳,均产生较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但Ⅰ组与Ⅱ组对插管引发的循环反应抑制仍嫌不足,而Ⅲ组对此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咪唑安定0.mg/kg与异丙酚2.0mg/kg,或咪唑安定0.2mg/kg与异丙酚1.0mg/kg复合诱导,能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和遗忘作用,若并用芬太尼3цg/kg,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刺激产生的循环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祖恩  孙福德 《重庆医学》2008,37(24):2815-2816
目的 比较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全凭静脉麻醉与丙泊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为3~9岁,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HR、BP以及术毕清醒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中HR快于B组(P<0.05)、拔管时的HR快于B组(P<0.01)、清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 丙泊芬、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时,术中、术后的HR较慢,术毕清醒拔管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25)和芬太尼组(F组,n=25),每组25例。R组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5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1,异丙酚3~4mg/kg.h-1。F组麻醉诱导:芬太尼3μg/kg代替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持续泵注芬太尼0.03μg/kg.min-1,异丙酚3~4mg/kg.h-1。两组术中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控制呼吸,术毕用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剂。观察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插管反应明显小于F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F组平稳;术后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短于F组(P<0.01);F组苏醒延迟4例,再次呼吸抑制3例,R组无。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比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安全可行的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