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中应用善宁评价其对门脉高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宁为8肽生长抑素类似物,半衰期长,动物实验证实善宁能明显降低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力,用于治疗门脉高压症。临床善宁治疗门脉高压亦取得较好效果,但善宁对病人门脉压力的即时降压效果、降低门脉压力的幅度等,文献罕有报道。本文在门脉高压症病人断流术前应用善宁,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同时结合术中应用善宁测定门静脉压力、脾静脉及冠状静脉压力,综合评价善宁对门脉高压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Zhu J  Leng X  Feng H  Li S  Gan L  Zhang Y  Du R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7):433-435
目的 了解生长抑素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门静脉、肝表脉血液动力学及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了20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使用生长抑素前后门静脉主干及左、中、右3支肝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及其血流量。其中15例患测定生长抑素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15例患使用生长抑素后1、1.5小时,门静脉压力由用药前的2.77±0.26kPa下降至2.42±0.27kPa和2.  相似文献   

3.
血流动力学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决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有相当部分的病人有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上述问题的关系及对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性江  邹忠寿 《腹部外科》1993,6(4):169-170
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了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和联合断流术前后门静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流速减慢,血流量增大;术后门静脉主干内径明显缩小,流速显著减慢,血流量显著减少;术后4~18个月,门静脉血流逐渐恢复,接近手术前水平。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3.3%。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及血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作对比,评价MRA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组病人包括行手术者和非肝硬变对照组进行3D-DCE MRA(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2D-PC MR(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显像和血流量,后者与多普勒超声(DUS)进行比较。结果 3D-DEC MRA能较好显示PV、SV、SMV和头向侧支以及分流术的吻合口。2D-PC MR对门脉系统血流量的测定与DUS无显著差别。结论 MRA为创性检查,能较好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可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媲美,并可测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生长抑素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肝静脉血液动力学及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了20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前后门静脉主干及左、中、右3支肝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率及其血流量。其中15例患者测定使用生长抑素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后1、1.5小时,门静脉压力由用药前的2.77±0.26kPa下降至2.42±0.27kPa和2.40±0.27kPa(P<0.01);用药后患者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20例患者门静脉截面积在应用生长抑素后缩小7.28%,但差异无显著意义。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由用药前的19.72±7.75cm/sec下降至用药后的15.98±7.26cm/sec,下降了18.96%(P<0.01)。用药后3支肝静脉平均总血流量由1786.22±926.37ml/min增加至1836.17±844.24ml/min,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周围静脉持续点滴生长抑素可持续降低门静脉压力。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门静脉血流速率从而降低门静脉血流量,而不是直接收缩门静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门、脾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显著扩张和增加,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门静脉血流量增加与脾静脉血流量增加呈正相关;(2)断流术后.门静脉内径变窄和血流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断流加脾肾分流联合术后,门静脉内径变窄明显大于断流术,但两术式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认为.断流术和断流加脾肾分流联合术均为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较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术死亡车为3.9%,术后迫期无1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者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行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对门脉高压鼠内脏血流动力学和血浆胰高糖素的影响,将肝内型门脉高压由皮下注射CCl4制备,肝前型门脉高压由门静脉部分缩窄所致。肝内和肝前型门脉高压鼠均分为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评估中MR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12例非肝硬变对照组病人进行MRA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和血流量变化,分别与间接门静脉造影(IPVG)和多普勒超声(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各属支,对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相关性。结论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并可测得其流速、流量,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 取杂种犬随机分为门静脉纱布团栓塞实验组(18条)和对照组(6条),前者分别按术后2、4、8周再随机均分为3组.各组动物均在术前、术后一定时期通过剖腹门脉压力测定、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及病理检查等获取相应结果.结果 门静脉纱布团栓塞后即时测得的门脉压力较术前升高53.0%(P<0.01);腹腔门脉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曲张静脉形成,脾脏肿大,脾静脉每分血流量增高.结论 纱布团栓塞门静脉可制备一种较理想的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素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外周静脉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素(ET1)、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通过对14例门脉高压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于门静脉内支架下方的导管,以美国REDMOND,WA太空检测仪直接测压,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抽血检测IGF1、NO、ET1、GLU浓度。施他宁(6mg/24h)于TIPS术后24h采用微量泵持续24h经周围静脉输入。分别对患者用药前、用药后8、24h进行检测,结果行交叉自身对照。结果施他宁用药前后门静脉压力最大差值为(9.4±1.0)cmH2O(1cmH2O=0.098kPa),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NO、ET1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GF1、GLU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抑素施他宁(6mg/24h)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血中GLU、IGF1水平。其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GLU、IGF1等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肝脏的代谢,减少肝脏的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合二维实时超声、复合多普勒、彩色多普勒为一体,能提供血流的多种空间信息,可准确地测定门脉系统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判断血流方向,观察其交通支情况.自1987年9月至1991年12月,我们应用此技术随访观察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 12例非肝硬变对照组病人进行MRA检查 ,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和血流量变化 ,分别与间接门静脉造影 (IPVG)和多普勒超声 (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 ,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各属支 ,对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 ,并可测得其流速、流量 ,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测量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并与胃镜比较。结果 63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越宽,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越大(P〈0.05);但门静脉血流速度越慢(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门静脉高压出血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是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自由门静脉压(FPP)之间的公式转换。方法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直径(PD)和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PVa)并术中测量FPP。利用流体动力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建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模型。推导出血流动力学指标转换为FPP的数学公式(简称:朱氏转换公式)。利用朱氏转换公式计算的FPP与术中测量FPP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测定的PD、PVa代人朱氏转换公式计算出FPP与术中测量FP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朱氏转换公式利用彩色多普勒测量的PD、PVa计算FPP是一个快速、可靠、便捷的方法,对临床动态监测FPP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膜后单个核细胞移植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肝炎后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7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病人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对照组34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观察术后再出血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36例在手术后12个月测门静脉压力降低,随访5a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肝硬变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行脾切除,门-奇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增加门静脉侧支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求死亡率为3.9%.术后近期无l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间接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术前评估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00年2月到2002年10月,对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术前分别行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 间接和门静脉造影检查,对比研究四种检查方法显示门静脉血流和血栓、门奇静脉侧支血管的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间接门静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血栓分别为10%,12.5%,12.5%,12.5%;冠状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50%,100%,25%,100%;胃底静脉曲张的显示率10%,25%,O,25%。结论 超声多普勒和间接门静脉造影对门奇静脉侧支血管,特别是冠状静脉显示率低,但能检出门静脉血流的向肝灌注;电子束CT血管成像和直接门静脉造影均能准确显示冠状静脉和其他侧支血管,而前者为无创性检查,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我院 1998年 7月~2 0 0 1年 7月间 4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和 2 4例正常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即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 (PVx)和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门静脉直径与手术中直接测量自由门静脉压相比较。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自由门静脉压相互关系。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4 5例患者全部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 ,其中男 37例 ,女 8例 ;年龄 2 9~ 6 1岁 ,平均 39岁。肝硬化病程 5~ 19年 ,平均7年。肝功能程度 :肝功能分级标准参照Child pugh分级标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