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云燕 《医学文选》2003,22(5):783-78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再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 %~ 1 5 %,再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1~ 2 ] 。因此 ,再出血的预防是 SAH护理的重要环节 ,1 994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我科共收治 SAH患者 2 8例 ,其中再出血 3例 ,再出血率为 1 0 .7%。现将预防 SAH再出血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腰穿和 CT确诊 ,其中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71岁 ,平均 5 2 .3岁。再出血 3例患者中 ,1例由于枕骨大孔疝形成 ,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乔红(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积聚在脑底部,或大脑、小脑的凸面。临床症状有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等。体检时,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腰穿为均匀一...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由于预防护理不得当,往往会使病人再次出血而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性护理。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保证病人的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人的大便通畅,注意病情变化,安排好特殊的治疗,给予病人及家属在恢复期的指导,以预防蛛网膜下腔的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5.
6.
7.
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特点是起病急 ,病情不稳定 ,容易再出血 ,死亡率较高。我科于 1 990年 3月~ 1 995年 1 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 4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4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0~ 6 5岁 ,平均年龄 42岁。其中 2 0岁以下者 3例 ,2 0~ 5 0岁 2 2例 ,5 0岁以上 1 9例。1 2 临床症状  44例中 38例以突发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 ,占 86 % ,4例表现为突发意…  相似文献   

8.
9.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血性脑脊液为临床特点,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易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共50例患者,进行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7例,死亡3例.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及时发现再出血和血管痉挛的先兆,有利于医生早期作出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 ,是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2 0 0 1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 5 8例。其中治愈 5 4例 ,好转 4例 ,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1 .病情观察1 .1意识和精神状态 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患儿烦躁不安 ,伴有抽搐 ,拒乳 ,结合有分娩窒息史 ,多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 ,因此密切观察病情 ,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  相似文献   

13.
王艳灵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12-613
目的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1月住院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50例,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进行了严密的观察,从而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6例,死亡4例。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及时发现再出血和血管痉挛的先兆,有利于医生早期作出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2].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降颅压、稳血压、止血、解痉、预防感染,如果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沈红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85-228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缮果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多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患者 ,老年人多见于动脉硬化。常因情绪激动、咳嗽、排便或突然用力等因素致脑表面血管破裂后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再出血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一般在 2~ 3周内发生率较高 ,预后较差。本院老干部病房自 2 0 0 0~ 2 0 0 2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7例 ,均为男性 ,60岁以上 4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治愈 3例 ,好转 1例 ,3例因再出血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因此 ,探索再出血的先兆表现和及时除去诱发因素 ,不仅是早期治疗的关键 ,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 严密观察先兆表现再出血是指患…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相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81-448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此病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SAH占整个脑卒中的5%~10%,其发病率为(5~20)/10万,病死率为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减少再发、缓解血管痉挛、减少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存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30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结果:30例SAH患者中,28例恢复顺利,1例死亡,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SAH复发及再出血的关键,帮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以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治愈62例,好转18例,恶化4例,死亡22例,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