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下肢血管微创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实施下肢血管微创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血糖、血压监测、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协助翻身并保证动脉置管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 20例患者血管影像学再通率为100%,术后症状改善率为94%.结论 术前完善的准备,术后合理、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15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移植前后各项症状评分变化,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糖尿病足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对病人治疗前后静息痛、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归纳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2例病人于移植后1~3周疼痛减轻或消失;14例病人于移植后1~4周足部冷感明显改善;10例病人于移植后3~6个月间歇性跛行有明显好转;8例踝肱指数有所增加,无异常症状和体征。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尚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初步说明了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精心护理对疾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2例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术后重点做好患足的观察及护理,同时注意饮食指导、血糖监测,警惕出血、支架错位,远端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经精心护理,本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快,愈合时间为(54.6±9.7)d,无1例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组来自我院15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调查资料[1],其中糖尿病足患者68例,发现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为66.7%,66.1%,66.1%,52.6%,糖尿病肾病为22.4%,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为21.5%。在围手术期因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病情复杂,全身情况较差,伤口难以愈合,面临更高的护理风险,需要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4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提示在围手术期应重视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命体征监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关注低血糖护理,倡导多学科的护理联合会诊模式,早期识别护理风险,制定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婷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39)
目的 研究妇科盆底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首要条件为于我院接受盆底重建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得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计50人次,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优质围术期干预.以患者治疗成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难免截肢(趾)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3例糖尿病足难免截肢(趾)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积极控制局部坏疽创面感染,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全身系统的糖尿痛规范治疗,为手术做好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残端伤口的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糖尿病足难免截肢(趾)围手术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4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支持,术前肠道准备,盆底肌训练,预防继发感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出院指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经1~24月随访,44例患者均未出现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结论对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可保证手术按时而顺利进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总结13例糖尿病足难免截肢(趾)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积极控制局部坏疽创面感染,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全身系统的糖尿病规范治疗,为手术做好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残端伤口的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糖尿病足难免截肢(趾)围手术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2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介入血管内球囊成型和支架植入治疗,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肢体血供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随访2-6个月,除1例患者又出现溃疡外,其余11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开展介入治疗可使患者肢体血供明显改善,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2.
13.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是下肢溃疡,严重者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在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除常规抗炎、局部换药外,对26例糖尿病足病人行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在不断上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动脉闭塞性病变、周围神经营养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1],其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4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施行各种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包括病人术前准备、安全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尿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出院后的自我健康护理。[结果]24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无尿失禁、尿潴留及盆底器官膨出等症状,无一例发生感染、吊带侵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12个月,未见复发和吊带排异;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均获纠正,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加强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2例无变化,1例较术前加重。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治疗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DIGF)患者截肢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6例接受截肢手术的DIGF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按糖尿病标准配餐,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注意胰岛素用药护理。2)选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做好病人及家属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结果DIDF组围手术期的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2.78%(χ2=1.18)与和并发症发生率2.78%(χ2=0.37)与非糖尿病截肢组(分别为0和2.38%)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促进DIGF截肢术后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改善脊柱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脊柱肿瘤经手术治疗后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2年脊柱肿瘤手术后28例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护士适当的术后脊柱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积极地进行防压疮、防感染、膀胱功能和四肢功能的康复锻炼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因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病情观察、恰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和合理的脊柱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王琴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7):47-4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以肢体未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造成了终生残疾和极大痛苦,对其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致残率,提高此类病人的生命质量。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2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