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4h,治疗组患者PaO2、pH值显著上升,PaCO2、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变化;对照组患者PaO2、pH值较治疗前有上升,PaCO2、心率、呼吸频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变化;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并呼吸衰竭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NIPPV和未使用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采用NIPPV治疗1d后pH值升高(P〈0.05),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未使用NIPPV治疗1d后PaO2升高(P〈0.05),治疗3d后PaCO2开始下降(P〈0.05)。同时NIPPV治疗组患者心脑并发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非NIPPV组(P〈0.01)。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早期纠正缺氧和CO2潴留,减少心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急重病症,患者由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痰液引流不畅、不适当氧疗、应用镇静剂和手术麻醉等,可引起肺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呼吸衰竭[1]。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现对我科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治疗72 h后PaO2、SpO2、pH均明显升高,PaCO2、R、HR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72 h后相比,除pH、HR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通气量及肺的氧合功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和纠正CO2潴留,纠正呼吸衰竭,为基础病因治疗节省时间,使一部分患者避免使用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5.
季红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48-49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解痉平喘、镇咳祛痰、应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氧流量2~3L/min。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3d后可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减少通气时间,每天约10~15h,无创通气总疗程为7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PaCO2、PaO2和血氧饱和度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致Ⅱ型呼吸衰竭人院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结果及峰值呼气流速(PEF)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72h后的pH、PaO2较治疗前增加,PaCO2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72h后的RR、H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72h后的RR、H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72h后的PEF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治疗72h后的PEF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HR、RR及PEF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气道阻塞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的使用不断普及,抢救了一大批呼吸衰竭患者,笔者对我院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6例,男性40例,女性2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吸氧。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治疗前后24h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高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pH、氧分压(Pa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有助于呼吸衰竭的纠正,是抢救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兰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0):27-2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72例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治疗前、后pH值、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pH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HR、RR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兰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4)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72例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治疗前、后pH值、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pH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HR、RR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组,同期选取未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4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pH、PaO2显著升高,PaCO2、RR、HR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pH、PaO2升高幅度,PaCO2、RR、HR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保障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11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率,总通气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创通气率、总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及SpO2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减少有创通气,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庭NPPV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经住院治疗并接受鼻(面)罩NPPV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PaCO2≥55mmHg),出院后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NPPV)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MW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 1年后实验组PaO2、PaCO2、6MWD、SGRQ评分、每年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分别为(63.8±4.3)mmHg、(49.6±4.8)mmHg、(213±32)m、(45.8±5.5)分、(2.8±0.5)次/年、(1.1±0.3)次/年,与对照组(56.5±3.5)mmHg、(58.9±3.7)mmHg、(156±27)m、(56.4±5.4)分、(4.9±0.5)次/年、(3.0±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实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NPPV能明显改善缓解期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是治疗重度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按标准纳入6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噻托溴铵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通气、氧合、心率、呼吸频率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h后, PaCO2下降,PaO2升高,心率、呼吸频率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72h后,预后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愈出院率较高,而插管率、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是一种理想的手段,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序贯组: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间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VAP的发生率序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临床有效脱机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5d后,PaO2明显升高,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肺功能的情况明显改善,辅助呼吸肌动用和呼吸困难的情况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呼吸肌疲劳,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及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5例接受BiPAP治疗的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5)给予血必净及无创通气加常规治疗;对照组(n=30)给予无创通气加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动脉血气、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体征、血PaO2、PaCO2、pH、CRP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配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抢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19.
无创通气不同呼吸界面对COPD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呼吸界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学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患者随机先后接受不同呼吸界面(面罩、鼻罩和鼻塞).动态观察不同呼吸界面时患者呼吸方式、血气分析和对呼吸界面耐受性等的差异.结果 (1)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P<0.01),三种不同呼吸界面时的呼吸频率相似(P>0.05),但面罩时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比鼻罩时更高(P<0.05);(2)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P<0.05),面罩和鼻塞时的PCO2比鼻罩时更低(P<0.05);(3)患者均可耐受三种不同的呼吸界面,但患者对鼻罩的耐受性比面罩和鼻塞更好(P<0.01).结论 本生理学研究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动脉血气,面罩和鼻塞时的疗效更佳,而鼻罩时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徐永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与盐酸氨溴索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