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江波  张辉  王俊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19-1121
目的探讨常规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MRI及CT表现。结果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脊索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低分化腺癌,3例转移瘤。恶性肿瘤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结论CT可显示肿瘤的骨性成分以及病变周围骨质结构的受累情况,而MRI能够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受侵范围,增强扫描有助于部分肿瘤的鉴别诊断。但对肿瘤组织来源的鉴别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放射科的9例原发鼻腔ENKTCL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CT及MRI平扫、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CT平扫的软组织窗可见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相对均匀,主要位于鼻腔中线及鼻窦区域。5例患者中3例误诊为鼻窦炎,1例提示占位,1例为术后复查。5例患者的CT图像在骨窗均可清楚显示病变侵及骨质破坏的范围。8例患者的MRI图像中,肿瘤在T1WI为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病变为轻到中度的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考虑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诊断淋巴瘤,3例为手术及放疗后复查。术前及治疗前同时做过CT和MRI平扫及增强只有两例,其中1例先做CT,报告只提示鼻窦炎,MRI增强不能除外淋巴瘤;另外一例先做CT增强提示淋巴瘤可能,次日MRI也提示符合淋巴瘤表现。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ENKTCL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常规行CT和MRI增强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淋巴瘤具有很大价值,对于准确判断病变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及评估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鼻腔鼻窦ENKT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CT平扫、增强与MRI平扫、增强,分析临床特征与CT和MRI的早期诊断表现.结果 38例CT平扫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CT、MRI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PCNSL的CT、MRI和病理资料。结果 118例共26个病灶,位于基底节区6个、胼胝体5个、丘脑5个、脑室旁深部白质6个、大脑半球浅部4个。14例呈团块结节状,4例呈蝴蝶状;6例水肿明显,12例水肿较轻。2CT平扫6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3MR平扫T1WI 14例呈稍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4例,等或稍低信号4例;D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周围强化较明显呈"环征",4例呈"蝴蝶状",6例呈"握拳征",2例呈"尖角征",2例呈类圆形。8例行1H-MRS检查,均出现NAA峰不同程度减低,Cho峰明显升高,7例Lip峰明显升高,4例出现Lac峰。结论 PCNSL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CT及MRI征象,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鼻腔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鼻腔病变为主者18例,均位于单侧鼻腔,位于鼻腔前部11例,后部4例,呈弥漫表现的3例;CT表现肿块呈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其中11例鼻中隔受累,5例伴有鼻咽受侵,13例合并鼻旁窦窦腔透光度降低,9例鼻前庭皮肤受侵犯,8例相邻骨质侵蚀破坏。鼻咽部病变为主者5例,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及侧壁不均匀增厚的软组织密度影,2例内可见气泡影,表面不光滑,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咽旁间隙受侵3例,鼻后孔受侵2例。结论鼻腔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鼻腔NK/T淋巴瘤的CT征象,探讨其诊断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病理证实的鼻腔NK/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对肿瘤范围、密度、形态边缘和骨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例病理均为NK/T细胞淋巴瘤,CT表现:(1)发病部位:15例为单侧发病,4例为双侧发病;17例发生于鼻腔前部外侧壁,主要累及中下鼻甲,肿块多沿鼻甲形状蔓延生长,2例肿瘤主要位于鼻腔中后部.(2)密度:16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3)临近结构改变:鼻前庭皮肤受累15例,无明显骨质破坏;4例表现为鼻窦粘膜增厚或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影;2例向眶内生长.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鼻腔前部的中下鼻甲,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一中度强化,很少有骨质破坏,易累及鼻前庭皮肤,根据上述CT表现特征一般诊断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7.
肝脓肿是常见的肝脏炎性病变,临床起病急、进展快,其形态学表现随发病过程改变而呈多样性,影像学是发现肝脓肿较可靠的方法,其正确诊断率为70%-80%。本文主要介绍肝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常见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鼻腔T/NK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云 《医学文选》2000,19(4):552-554
近年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表明 ,以往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者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起源于网状细胞和 B淋巴细胞 [1 ] ,绝大多数是属于 T/ NK细胞 ,是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粘膜坏死为特征 ,并与 EB病毒 (EBV)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1 病因  近年来应用核酸分子技术研究 EBV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报道越来越多 ,日本的押味和夫报道 [2 ] 鼻腔的淋巴瘤是一种病毒相关的淋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5.51%;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腔NK/T( natural killer/T)细胞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方法: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为鼻腔NK/T细胞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CT表现: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骨质明显增厚肿胀,密度增高,鼻腔变窄,甚至闭塞,中下甲及鼻中隔以浸润、破坏为特点,轮廓不整,密度不一致,鼻前庭及鼻唇沟处皮肤增厚明显,并逐渐向上颌窦及眼眶内侵犯,晚期鼻甲、鼻中隔软骨有渐进性破坏、脱落,标志不清的特殊表现.免疫组化:CD3 -、L26+、CD79+、CD56+、TIA-1+、Ki67 -.结论:此病具有特殊的CT改变,只要充分警惕,多次病检及免疫组化染色,一般不易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窦恶性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窦外侵犯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鼻窦恶性肿瘤的CT、MRI资料,根据CT、MRI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窦外侵犯途径。结果:鼻窦恶性肿瘤多原发于上颌窦17例(54.8%),其次是筛窦10例(32.3%)和额窦4例(12.9%)。CT、MRI 27例表现边界不清的软组织病灶,CT、MRI增强扫描分别为8、11例表现为低至中度强化。22例病变超出鼻腔鼻窦而侵犯翼腭窝、眼眶等窦外结构。结论:CT、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其对窦外结构的侵犯并判断其侵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等资料,男15例,女3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5岁。结果 18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单侧鼻塞12例(66.7%),伴流脓涕7例(38.9%)。鼻内镜检查见肿瘤外观表现以表面糜烂、溃疡多见,并常伴表面坏死;CT显示肿瘤居于鼻腔前部外侧壁13例,鼻中隔4例,鼻小柱1例,其中1例出现鼻骨破坏;15例表现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或异常密度影,其中3例双侧鼻窦均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表达CD3、CD56、CD43、TIAI及LCA阳性,CD20、CD79a、CK(-),8例Ki-67阳性指数大于50%。随访0.578岁,中位年龄55岁。结果 18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单侧鼻塞12例(66.7%),伴流脓涕7例(38.9%)。鼻内镜检查见肿瘤外观表现以表面糜烂、溃疡多见,并常伴表面坏死;CT显示肿瘤居于鼻腔前部外侧壁13例,鼻中隔4例,鼻小柱1例,其中1例出现鼻骨破坏;15例表现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或异常密度影,其中3例双侧鼻窦均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表达CD3、CD56、CD43、TIAI及LCA阳性,CD20、CD79a、CK(-),8例Ki-67阳性指数大于50%。随访0.53.0年,失访5例,1年内死亡2例,2年内死亡1例,9例控制良好。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其具有特殊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的活检方式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减少鼻NK/T细胞淋巴瘤误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兴龙  王曼玲 《西部医学》2011,23(6):1134-1135,1137
目的研究CT及MRI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简写TS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经临床证实的TSC病例,分析其头部CT及MRI特征性改变。结果 CT及MRI主要征象包括:①室管膜下结节11例均发现病灶。②皮层及皮层下结节9例有阳性发现。③脑白质异常,5例发现脑白质病变。④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发现1例。结论 CT及MRI是诊断TSC主要方法,MRI是诊断TSC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玉今  赵志梅 《吉林医学》2010,(26):4438-443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手术资料。结果:病变以中鼻道为中心,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同时侵犯同侧鼻窦,CT显示受累部位及骨质破坏部位同手术所见有所差别。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表现无特异性,CT能较好的判断肿瘤的侵及范围,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CT征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探讨几种特殊及少见恶性肿瘤的CT征象。方法:41例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常规行轴位CT平扫,其中6例加做增强扫描,4例加做冠状扫描。结果:上颌窦恶性肿瘤19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常累及窦腔多个壁,并侵犯骨壁外脂肪层,使其变模糊和出现软组织肿块;鼻腔恶性肿瘤15例,CT表现为鼻腔内肿块,其中6例侵犯同侧筛窦,3例累及眼眶,4例累及范围广,破坏临近多个结构;筛窦肿瘤5例,均引起筛板骨质破坏,大都侵犯同侧鼻腔、眼眶;2例肿瘤巨大,同时累及鼻腔、筛窦及上颌窦,其来源辨别不清。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窦壁骨质侵蚀性破坏、窦周脂肪层侵犯消失、腔外软组织肿块及侵犯范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和佛山市中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MRI、CT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共诊断出脑膜瘤58例,其中5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MRI检查共诊断出脑膜瘤65例,其中62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CT联合MRI检查共诊断出脑膜瘤69例,6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对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0.67%、80.00%、98.55%、36.36%。CT联合MRI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均明显高于CT扫描和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都是诊断脑膜瘤的有效手段,二者联用能够有效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鼻窦CT冠状位扫描对鼻内镜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汝环  谢金 《安徽医学》2006,27(1):42-43
目的探讨鼻窦CT冠状位扫描对鼻内镜手术的价值。方法将120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CT冠状位扫描所见与鼻内镜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窦CT冠状位扫描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9.1%。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指导鼻内镜手术有助于帮助识别鼻腔、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对于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难易程度的估计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慢性病毒性肝病的CT及MRI的直接征象和伴随影像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共41次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2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动态增强扫描19例,其中CT增强13例,MRI增强6例.3例行MRI弥散成像.分析肝脏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变化及胆囊、脾脏改变,和动态增强扫描时肝脏的强化峰值时间.另外测量20例正常肝脏的动态增强扫描强化峰值时间.结果 肝右叶体积缩小28例,肝脏边缘欠光整15例.肝脏密度或信号轻度不均匀18例,明显不均匀见弥漫砂砾状低密度或低信号者8例,以增强扫描实质期时显著.8例可见门静脉周围轨迹征.合并胆囊炎26例,胆囊结石8例.脾脏体积增大23例,其中6例复查患者脾脏较前稍增大.另有6例合并腹水(其中1例中量,5例少量),2例少量胸腔积液,12例胸膜增厚.3例可见肝门区淋巴结肿大.13例于动态增强扫描(其中CT 9例,MRI 4例)时肝脏的强化峰值时间为9~28 s(平均14.8±8.2),20例正常肝脏的动态增强扫描强化峰值时间为5~18 s(平均6.8±4.1).2例MRI弥散成像可见肝内弥漫斑点状高信号影.结论 CT和MRI对了解慢性病毒性肝病的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弥漫沙砾状低密度或低信号、门静脉周围轨迹征及肝脏强化峰值时间延迟等特征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鼻窦的T/NK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腔和鼻窦的T/NK淋巴瘤症状不典型,包括鼻塞、鼻出血、局部肿胀及发热等,临床误诊率高;高分期及高侵袭性淋巴瘤预后差.结论:鼻腔鼻窦的T/NK淋巴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误诊;预后有赖于病理分型和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