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正> 我们对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做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五项指标的测定,以观察各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意义。1、资料和方法1·1 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院内、外科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2.
葛晓璐  朱炳喜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2):154-157,19
目的 研究临床常用血清学指标在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原发性肝癌分为合并肝癌组(n=114)和单纯肝硬化组(n=114),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白蛋白(albumin, ALB)、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胆碱酯酶(choline esterase, CHE)、血清Na、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 AFP),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预测指标,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GGT/ALT、PIVKA-Ⅱ、AFP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预测指标,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 UC)为0.958(95% CI:0.933~0.983),敏感度为92.1%,特异性为91.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甄别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多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纤维化病程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IA法对肝硬化肝癌组(8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165例)和正常对照组(93例)进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和层连蛋白(LN)含量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6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 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纤维化病程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 R I A 法对肝硬化肝癌组(82 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组(165 例) 和正常对照组(93 例) 进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T G Fα) 、甘胆酸( C G) 、透明质酸( H A) 、Ⅲ型前胶原( PⅢ P) 、Ⅳ型胶原( CⅣ) 和层连蛋白( L N) 含量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 检验。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6 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6) ,而与肝炎组比较, C G 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5) , T G Fα、 H A、 PⅢ P、 CⅣ和 L N含量明显升高( P< 0 .006) 。结论: C G 对于肝炎和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无特异性, 但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T G Fα、 H A、 PⅢ P、 CⅣ和 L N 检测对两种肝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定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临床上,肝癌的诊断方式多种多样,由于受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影响,对于肝癌的诊断,也存在"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血清学检查有着诸多优点,备受青睐,近三十年来,研究者们发现DCP诊断肝癌,有着许多AFP无可替代的优点,而当AFP与DCP联合诊断肝癌时,灵敏度和特异性更是提高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并建立预后判断模型。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45名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8%(91/14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钠、肌酐、血氨。回归模型为:P=1/(1+e-y),Y=-4.409-0.088×PTA-0.141×Na++0.016×Cr+0.023×血氨。结论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钠、肌酐、血氨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加用射频消融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并观察两组2年无瘤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血清AFP、CA199、GGT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内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AFP、CA199及GGT水平,提高2年内无瘤生存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9.
我国9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为阳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HB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解肝癌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HBV流行特征,我们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不同肝硬化背景的肝癌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48例正常人、104例肝硬化患者、243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61例肝癌无肝硬化患者的FBG,分析四组间血浆FBG水平的差异;并分析FBG水平与是否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原发灶大小、肝内血管癌栓形成情况、肝癌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正常对照组、肝癌合并肝硬化组、肝癌无肝硬化组的血浆FBG水平依次升高;肝功能分级越差、原发灶越大、肝内血管癌栓越多、肝癌分期越晚的患者血浆FBG水平越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具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特点,肝癌有无肝硬化背景与患者血浆FBG水平相关,血浆FBG水平可能成为肝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预测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88例肝硬化患者,随访至2011年12月.其中,肝硬化伴2型糖尿病86例,单纯肝硬化组102例.至少每6个月进行B超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常规筛查原发性肝癌.结果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单纯肝硬化组中位随访时间23.0个月.肝硬化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17.4%(15/86),单纯肝硬化组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7.8%(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 2.482,95%CI 1.249~6.178).发生原发性肝癌患者糖尿病的病程明显长于未发生肝癌患者的病程[(8.7±2.3)年vs.(4.7±0.6)年],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增加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CT水平、总胆汁酸(TBA)、胱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计算三组受检者的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血清PC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PCT [(4.02±1.20)μg/L vs (0.33±0.02)μg/L vs (0.13±0.03)μg/L]、WBC [(6.03±1.03)×109/L vs (3.94±1.82)×109/L vs (5.51±1.29)×109/L]、CRP [(6.24±1.92) g/L vs (5.73±1.24) g/L vs (1.60±0.39) g/L]、Cys-C [(2.34±0.32) mg/L vs (0.79±0.11) mg/Lvs (0.67±0.20) mg/L]、TBA水平[(33.29±3.94)μmol/L vs (23.39±3.04)μmol/L vs (20.39±2.02)μmol/L]比较,合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24 h-Ccr水平为(62.48±6.02) mL/min,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83.12±8.22) mL/min和对照组的(90.38±8.34) 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24 h-Ccr呈负相关(r未合并组=-0.278,r合并组=-0.600),与患者的CRP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4,r合并组=0.605),与患者的Cys-C水平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7,r合并组=0.530)。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T升高,则其患有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概率较高,血清PCT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炎后肝硬化造成患者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使肠道内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或腹腔,造成内毒素血症及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引起恶性循环。了解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肠黏膜通透性损伤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内毒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肝硬化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miRNA-21在肾癌患者中表达的差异,以筛选肾癌术后检测指标。方法提取32例肾癌患者(术前一次,术后6个月一次)、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及15例肾脏良性肿瘤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量miRNA-21在各组的差异表达。结果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水平的肾癌术前患者,其血清miRNA-21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miRNA-21在肾癌术前组、对照组及肾脏良性肿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58,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肾癌术前组与对照组比较(Z=肾细胞癌;微小RNA;血清;生物标志物5.072,P=0.000)、肾癌术前组与良性肿瘤组比较(Z=-2.5,P=0.012)、良性肿瘤与对照组比较(Z=-2.439,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iRNA-21在肾癌术前和术后6个月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4,P=0.007);血清miRNA-21在肾癌术前组中高表达(术前组中位数0.34,良性肿瘤组中位数0.15,对照组中位数0.06),血清miRNA-21在肾癌术后6个月的表达呈下调趋势(术前中位0.34,术后6个月中位数0.15)。miRNA-21筛查肾癌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4.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结论血清miRNA-21在肾癌患者中高表达,其有可能成为肾癌诊断、术后检测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42-44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绞痛中的价值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选择氯吡格雷,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9.59%(P0.05)。干预前两组的乳酸脱氢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运用于急性心绞痛中效果显著,促进血清学指标水平恢复,快速改善相关指标及病情,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邱纯  王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487-489,49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肠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胃肠激素、VEGF及相关指标水平,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及病灶部位者各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胃肠激素、VEGFA、VEGF-C、VEGFD及VEGFR一1、VEGFR2高于对照组,而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l(sVEGFR1)低于对照组,不同疾病分期者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病灶部位者的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胃肠激素、VEGF及相关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用分期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肝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9例肝良性肿瘤(A组)、32例原发性肝癌(B组)、2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C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及AFP水平。结果:C组CEA水平为(155.4±82.1)μg/L,均高于A组的(3.2±1.6)μg/L,B组的(36.4±9.3)μg/L(P<0.01);B组的AFP水平为(5319.8±2022.7)μg/L,均高于A组的(4.7±1.7)μg/L,C组的(75.8±22.6)μg/L(P<0.01);CEA对转移性肝癌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1%、89.47%、88.88%;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0%、86.97%、100.00%。结论:CEA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53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年、2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5%、18.9%、5.6%。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和对3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检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PHC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225.13±120.24)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7.28±22.86)ng/L(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中VEGF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225.13±120.24)ng/L、(160.52±80.57)ng/L(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证实VEGF在肝癌的生长转移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下降变化与术后病灶区碘油沉积情况和/或伴有门静脉癌栓有明显相关性,对肝癌近期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尤其是在AFP阴性病例中其意义尤为显著;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肿瘤血管的破坏程度和治疗疗效。结论血清VEGF是一项独立于AFP的、能够更好地做为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评价标准的指标,能够反映肝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