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中尿酸(UA)、前白蛋白(PA)和胱抑素C(Cys C)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42例CHD患者(CHD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测定其血清UA、PA及Cys的水平,并与112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及SAP组、UAP组、AMI组各亚组患者的血清UA、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P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HD患者血清U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UAP组、AMI组患者的血清UA水平高于SAP组(P<0.05),PA水平低于SAP组(P<0.05);AMI组患者的血清UA水平高于UAP组(P<0.05),PA水平低于UAP组(P<0.05)。UAP组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高于SAP组(P<0.05),但AMI组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UAP组患者(P<0.05)。SAP、UAP组患者血清UA与PA、Cys C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性,AMI组患者血清PA与Cys 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而UA与PA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5),Cys C与UA亦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结论 UA、PA、Cys C 3者联合检测对预测CHD发生和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BIL、UA含量,同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CHD患者中AMI组、UAP组和SAP组TBIL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MI组、UAP组和SAP组U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CHD各组间TBIL、UA含量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和UA水平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脂联素(AP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1例,正常健康对照组(N组)33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的hs-CRP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AMI组最低,低于SAP组、UAP组及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UAP组ANP水平较SAP组与N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SAP组和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AMI组高于SAP组、UAP组及N组(P0.01);UAP组又高于SAP组及N组(P0.01);SAP组和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血清hs-CRP是一项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44例,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类,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选取10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s-CRP、Hcy及UA的水平,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Hcy及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的SAP组、UAP组、AMI组随病情的加重hs-CRP、Hcy及UA的含量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血清中hs-CRP、Hcy及UA的检测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所以血hs-CRP、Hcy及UA的水平变化能为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C-反应蛋白(CRP)与尿酸(UA)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健康体检者各60例作为对照,检测上述4组血清CRP及UA水平。对AMI患者进行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清CRP及UA水平。并对治疗前CRP及U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UAP、SAP及健康组;UAP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SAP及健康组;SAP组血清CRP、U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I患者的血清CRP、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AMI患者的血清CRP与UA呈显著正相关(r=0.615,P<0.01)。结论:CRP及UA水平与AMI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AMI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ACS患者11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61例(按治疗方法分3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10例,健康对照21例,测定其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组间及亚组间差异,观察9例静脉溶栓再通患者早期系列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变化,随访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与hs-CRP、IL-6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SAP组相比,UAP和AMI组hs-CRP、IL-6水平升高(P<0.05);AMI组中PCI亚组hs-CRP、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脉溶栓亚组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9例溶栓再通患者IL-6在发病12h显著升高(P<0.01),达峰时间与CK-MB一致,而hs-CRP水平持续升高;ACS患者hs-CRP与IL-6呈正相关(rAMI=0.493,rUAP=0.452);hs-CRP、高脂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OR=1.163,OR=2.844),IL-6与冠心病患者预后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是判断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指标物;AMI患者血清IL-6来自心脏,而CRP并非由心脏释放;hs-CRP、高脂血症对冠心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岳华  宋书凯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47-1049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二者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134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清hs-CRP及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的hs-CRP、β2-MG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及其亚组患者的hs-CRP水平和β2-MG水平呈正相关;AMI组、UAP组的hs-CRP、β2-MG异常高值发生率与SAP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病情进展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和血清尿酸(uric acid, 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8例ACS患者(ACS组,AMI 30例,UAP 28例),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同期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Hcy和血清UA.结果 ACS患者血浆Hcy与血清UA显著高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5),ACS组内AMI亚组高于UAP亚组(P<0.05).结论 血浆Hcy和血清UA含量与ACS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二者是冠心病危险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比较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及对照组25例,测定BNP浓度,同时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TNT),并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AMI组BNP、CK、CK-MB、TN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UAP组BNP、CK、CK-MB、TN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BNP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及UAP患者的BNP与CK、CK-MB、TNT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P<0.05),与LVEF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BNP浓度存在差异,BNP可反映心肌坏死的程度并可作为预后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亚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245-2247,225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95例,并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三类,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UA、hs-CRP和HCY的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UA、hs-CRP、HCY的浓度,比较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三组UA、hs-CRP、HCY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SAP、UAP、AMI组UA、hs-CRP、HCY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UA与HCY二者的浓度呈正相关(R=0.55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血清中UA、hs-CRP、HCY的检测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提示UA、hsCRP、HCY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测定其浓度可能为冠心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病人血清sCD14和hs-CR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可溶性CD14(sCD1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CHD病人(CHD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各40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14浓度,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sCD1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5.75,P<0.01);AMI、UAP、SAP病人sCD1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2.94,q=9.70~27.58,P<0.01);AMI、UAP、SAP病人sCD14浓度差异有显著性(q=5.86~17.88,P<0.01),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CHD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68,P<0.01);AMI、UAP病人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F=80.25,q=5.91~20.11,P<0.01),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结论 血清sCD14和hs-CRP浓度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泛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泛素,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结果 SAP组、UAP组及AMI组泛素和hs-CRP浓度均升高,高于对照组;UAP组、AMI组泛素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各组hs-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泛素和hs-CRP浓度有相关性(r=0.612).结论 血清中泛素水平增高与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表明其可能预测冠心病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体检中心体检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DXC800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类型又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2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3例;根据Gensini评分法可分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组(24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8例),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Hcy水平差异、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SAP组、UAP组、AMI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与UAP组(P<0.05),UAP组血清Hcy水平高于SAP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血清Hcy水平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72,P<0.05),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68,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其水平检测对冠心病预防与诊治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脑肽钠(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对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影响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人员93例,CHD组71例(SAP25例、UAP23例、AMI2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体检者22名为健康组.对研究对象的血清GDF-15、BNP与hs-CRP水平进行采集及测定.观察冠心病各组和健康组的GDF-15、BNP、hs-CRP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各组的GDF-15、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AMI组、UAP组的GDF-15、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MI组GDF-15、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冠心病各分组SAP、UAP、AMI组Gensini得分分别为(107.83±19.71)分、(57.57±10.02)分、(11.23±6.17)分,与GDF-15、BNP、hs-CRP水平成正相关(r=0.731、0.694、0.579,P<0.01).结论 GDF-15、BNP、hs-CRP的变化对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系,并且GDF-15、BNP、hs-CRP水平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取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患者的肘静脉血3~4 mL,分离血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ysC的浓度,分别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结果四个组在性别、年龄、血脂、血糖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MI组的UA测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且AM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UAP组和AMI组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ysC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结论 CysC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血管病变种类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2例冠脉病变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SAP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并按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轻度组(Gensini评分<50分),中度组(Gensini评分50~100分),重度组(Gensini评分>100分)。之后对各组患者外周血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SAP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USAP组(q=10.83,P<0.01),同时显著低于AMI组(q=9.82,P<0.01),而USAP组患者的hs-CRP水平也明显低于AMI组(q=3.71,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各组患者BNP水平表现为AMI高于USAP,USAP高于SAP(P<0.05)。重度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中度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患者体内BNP、hs-CRP水平与反应病变程度的Geni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及hs-CRP水平可作为冠脉血管病变的危险预测因子,可以用作临床上鉴别不同类型的冠状血管疾病及疾病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60例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浓度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02、8.43,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和对照组(F=31.48、24.60,q=4.32~12.84,P<0.01);UAP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q=3.98~8.51,P<0.01);SAP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q=3.63、2.90,P<0.05)。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287,P<0.05)。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在AMI、UAP组AUCROC均大于0.90,对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0.95和0.85、0.95,对UA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85和0.90、0.90。结论血清HMGB1和hs-CRP浓度的变化对AMI和UAP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评价CHD危险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7例稳定心绞痛(SAP),3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28例心肌梗死(AMI)及95例正常健康者血清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IL-18、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患者血清IL-18、CRP水平显著高于UAP及SAP患者,UAP患者血清IL-18、CRP水平高于SAP患者(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两者水平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介素l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新蝶呤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与血清新蝶呤(Np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3组,每组各20例,测定其Npt浓度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结果:AMI及UAP组的血清Npt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0.001),AMI组的血清Npt浓度亦高于UAP组(P<0.05),AMI患者的Npt水平与CRP呈正相关性(r=0.482,P=0.032),而与CTnI不相关(r=0.205,P=0.177)。结论:血清中Npt浓度的升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有关,可能是不稳定斑块及ACS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