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予以腹膜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腹膜透析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及血压良好率分别为71.05%和68.42%,对照组的分别为42.11%和44.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和71.0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和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行协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容量负荷及自护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容量负荷,提高自护水平,值得广泛开展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于我中心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根据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组和非糖尿病腹膜透析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生化结果和透析相关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460例随访腹膜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13.9%)。糖尿病肾病患者平均年龄高于非糖尿病者,分别为(63±13)岁和(45±16)岁(P<0.001)。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P<0.01)。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也低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钙磷水平、胆固醇水平、随访时间、透析充分性和残余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第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3%和90.7%(P<0.05),第2年分别为61.8%和82.5%(P<0.05)。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分别为24.6月和30.1月(P<0.05)。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为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2.449倍。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和血清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开始时的年龄大,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年龄和营养不良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致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PET)特点.方法:分别测定观察组(DN致CRF组)、对照组(非DN致CRF组)腹膜透析1个月、6个月时腹透液与血液的肌酐浓度比值(D/Pcr)及超滤量,将两次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腹透6个月时观察组D/Pcr较1个月时降低(P<0.05),超滤量无改变;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均无变化(P>0.05).结论:DN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应定期做PET,及时调节透析方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4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容量负荷过重、高血压、贫血、感染等因素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诱因,调整腹膜透析处方、增加超滤量、联合单超脱水、血液滤过等治疗后,患者心衰得以纠正。结论: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增加超滤脱水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1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自由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膜透析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饮食护理、切口出和导管出口处护理、开始透析护理、重视胰岛素加入腹透液中的注意要点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时,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4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容量负荷过重、高血压、贫血、感染等因素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诱因,调整腹膜透析处方、增加超滤量、联合单超脱水、血液滤过等治疗后,患者心衰得以纠正。结论: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增加超滤脱水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23-27
目的观察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以夜间间歇性自动化腹膜透析(NIPD)代替普通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48例CAPD方案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腹透时间等基本资料,同时检测并计算患者体重指数,血及腹透液尿素、肌酐,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腹透每日超滤量,血钠、血浆白蛋白,残肾Kt/V,总Kt/V及总肌酐清除率值。然后观察组患者予NIPD模式透析14 d,而对照组予CAPD模式共透析14 d。再次检测并计算上述两组数据,分析两种透析方案在患者中的疗效差别。结果观察组在使用NIPD方案后,在透析容量控制方面,24例入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腹透每日超滤量4项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尿量、血钠及血浆白蛋白在更换透析方案后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透析毒素排泄方面,患者血尿素、血肌酐、残肾Kt/V、总Kt/V及总肌酐清除率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腹透液尿素及肌酐在更换NIPD后有实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持续使用CAPD方案透析后,各项数据前后未有明显变化。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NIPD比CAPD在透析容量控制上有明显优势,但在透析毒素清除率上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40-142
目的探讨改进延续护理模式对外地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5日~2016年6月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外地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进延续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评分(98.36±0.21)分、躯体功能评分(97.63±1.28)分、物质生活评分(97.55±1.42)分、社会功能评分(96.35±2.15)分、总并发症发生率(3.33%)、总治疗失败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延续护理模式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150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50)和对照组(n=750),分别实施细节管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透析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G-SGA评分为(8.19±1.64)分,EORTCQLQ-C30评分为(60.17±9.56)分,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比之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采用不同透析方式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中心进行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4例,依据透析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PD)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定期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容量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白蛋白、收缩压、超滤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E/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LVMI、LVH发生率低,表明PD可作为DN患者较理想的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22例行规律透析连续1个月且每次透析均出现低血压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所有患者继续给予规律性透析治疗3个月,第4个月开始对照组在透析开始时给予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3 h以及透析结束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和动脉压平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前3个月和本次透析3个月发生透析性低血压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用药3个月内发生透析性低血压比例为28.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收缩压分别为(103.92±3.81)mm Hg(1 mm Hg=0.133 kPa)、(115.38±3.77)mm Hg,均高于对照组(91.69±3.74)mm Hg、(85.45±3.1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舒张压分别为(81.94±3.35、85.87±2.62)mm Hg,与对照组(75.12±3.24、70.16±2.59)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动脉压分别为(89.26±3.30)mm Hg、(95.86±3.41)mm Hg,均高于对照组(80.12±3.11)mm Hg、(75.09±2.24)mm H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有预防低血压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血压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曹莉  沈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40-41,44
目的探讨营养因素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82例进行饮食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饮食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因素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握力、皮下脂肪厚度、上臂中点围和上臂肌围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良好,FPG、2h PG和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酒精为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后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酒精为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应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K~+、Na~+及C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两组Scr、FPG、BUN水平和24 h尿量均较透析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透析后的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和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各项目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高血压、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社区管理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类型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32.8±5.9)mmHg,舒张压为(83.6±4.2)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1.4±5.3)mmHg,舒张压为(92.5±4.7)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情绪管理、控制体质指数、按时服药和监测血压健康知识的了解评分分别为(19.0±0.7)分、(18.2±2.3)分、(17.6±3.1)分、(19.8±2.9)分、(17.5±0.3)分,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11.3±1.6)分、(11.7±1.8)分、(10.3±2.6)分、(13.6±2.0)分、(10.7±1.1)分,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邱晶  彭粤铭  王丽莹 《海南医学》2016,(12):2054-205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0例,根据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IS评分明显降低[(8.1±1.2)分vs (5.8±0.7)分];体质量指数[(20.4±3.1) kg/m2 vs (22.8±2.4) kg/m2]、血清白蛋白[(37.8±4.7) g/L vs (42.1±5.3) g/L]、血红蛋白[(96.9±10.4) g/L vs (105.3±12.2) g/L]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g/L;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活质量总分为(428.7±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3±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文政  杨枫 《吉林医学》2022,(3):770-77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患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后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尿素清除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白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素清除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同时促进肾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栗婷 《中外医疗》2011,30(8):57-57
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164例,依据透析方法分为腹膜透析组80例,血液透析组84例,观察2组病例透析前与透析后检测血钾、血钙、血磷、BUN、Cr、Hb、ALB、TG、TC、尿素清除指数(KT/V)、残余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超滤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治疗前比较P〉0.05;2组治疗后检查项目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2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腹膜透析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应用具有可靠的透析效果,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对残余肾功能起到保护,对血管要求较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早期透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而试验组给予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血糖变化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rGFR均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残肾Kt/V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残肾Kt/V无明显变化;试验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有效、稳定地降低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