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高等医学院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由专业教师、医学生、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三级培训"社会急救普及推广创新模式。其中医学生作为三级培训中心环节的主体,在教授社会民众急救技能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社会、民众、医学生三方兼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普及急救医学培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学培训是一个涉及社会面很广的医学特殊领域。现有的急诊医学体系能够提供的服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急需扩大具备多学科知识、理论和高技术水平的急救专业医护队伍,建立我国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医学生早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医学生早期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培养的效果。选拔大二大三学生成立实验组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考核成绩。两组考核方式和内容相同。同时向实验组学生发放主观评价表。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并对活动的开展效果表示肯定。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医学生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及沟通技能,为自己后阶段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雁  温新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2):1881-1882
目的探讨对特殊岗位职工开展以心肺复苏技术为主的急救普及培训模式、方法及内容。方法2006年2~5月采用分期培训的方法培训特殊岗位职工579人。培训内容包括以心肺复苏技术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制定特殊岗位职工急救培训标准、考核标准。培训时间为16学时。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和技能比赛。结果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8%,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9%,培训满意度为99%。结论以心肺复苏技术为主的急救培训模式可使学员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关键的初级救生术,提高了他们遇到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患者时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医学生对不同人群急救普及培训的效果,为我国急救普及培训提供新思路。方法:组织广东省某医学院在校学生对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举办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PR)为主的急救培训,比较不同人群间的培训结果。结果:各类人群CPR操作考核通过率达81.3%。其中高中生通过率最高(91.0%),显著高于社会人员和初中生,P〈0.01;初中生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人员,P〈0.01。结论:医学生作为培训主体开展急救普及培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不同人群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应针对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美急救培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救知识的普及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也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我国和国外的心跳骤停急救成功率的巨大差距反映了我国急救培训工作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中美急救培训现状的分析、比较与探讨中美急救培训模式,希望最终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制定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培训模式,以指导国内急救培训的开展,推动"全民急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厂矿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培训的方法。方法选择两个厂矿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培训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两种不同的培训方法进行急救知识的业余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两组培训对象成绩皆有提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只要培训方法得当,厂矿社区居民能够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相似文献   

10.
对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时问就是生命,于是就产生了;黄金1 小时,以至"白金10分钟"的理念[1].一旦遇险,能够给予患者最快救治的不是专业急救人员而是现场第一目击者,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120急救中心于2003年3月成立了;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已拥有的良好的硬件设施,通过对;组织协调、师资、教材与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意外伤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意外伤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高,后遗残疾率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约70万人,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急救护理技能的有效方法,培养高素质的急救护士,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质量。方法将急诊科护理人员系统地进行急救理论、技术操作以及模拟抢救演示训练,培训前后考核并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培训后的急救护士的急救理论、急救意识、技能以及模拟演示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其中危重患者抢救率从82.2%提高到96%,p〈0.05(u=2.036),提示加强培训将很大程度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的急救护士,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对病情观察有预见性,能迅速判断和积极处理。只有培养这种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才能提高急救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生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目的是使医学生掌握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了“基本生命支持技能培训”选修课程,结合教学模型和电子模拟人系统,模拟现场急救环境进行教学。选修该课程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结合电子模拟人进行急救培训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习临床急救技能的信心,对开展规范化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开展急救知识的培训,探索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为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涮查问卷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利用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全方位宣传的模式开展急救知识宣传与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大学生进行考核,以判断培训效果.结果:正确的急救措施,减轻伤害,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真正降低急重伤病患者的死亡率.结论: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校园,采用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导的培训模式,能有效地开展进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事故的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急"和"救"[2],意外创伤、急症等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此时急救是否及时准确对创伤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当代医学》2011,17(25):18-19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方式对民众普及心肺复苏术(CPR)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11年4月对佛山市三水区的群众进行CPR的普及教育,在普及过程中我们分别采取二种模式进行。A模式:直接进入社区或公共场所采取"培训导师(急诊科医生)—民众"的普及方法。B模式:进入校园采取"培训导师(急诊科医生)—老师—学生—家长"的普及方法,先由培训导师生对老师进行培训,老师再把CPR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课后要学生传授给家长,培训导师对整个过程进行辅导和监督。培训导师对二组的学员都进行课后1周和1个月的随访以评估学习效果。结果 A组模式民众现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1周后及1个月后的随访对CPR的知晓率和掌握率少于15%,B组模式老师的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1周后及1月后的随访对CPR的知晓率和掌握率为100%,学生的知晓率和掌握率大于95.0%,家长的知晓率和掌握率大于75.0%。结论对民众进行CPR的普及教育时采取"培训导师—老师—学生—家长"普及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培训导师—民众"的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某综合三甲医院护士长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考核成绩,探讨影响护士长培训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完善培训制度的措施。方法分类统计50名受训护士长的考核成绩,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从而研究应对措施。结果大专以下学历护士长与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护士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任职时间大于5年(含5年)的与小于5年的相比、急救科室与非急救科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培训总体满意度超过90%,其中对授课方式和导师授课情况的满意度最高。结论心血管急救培训可以从参训人员分组、培训方法和培训条件等方面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众现场急救普及推广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组织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以学生社团为管理单位,深入疾病、事故多发的社区街道、中小学校,对包括中学生在内的社会民众进行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PR)为主的急救技能培训.经考核受训者理论考试合格率达100%,操作考试合格率达81.3%.这种以医学生作为培训主体的急救普及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部队卫勤保障任务和加入区域性急救网络医院的需要,探讨提高临床年轻护士整体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达到更好的救治目的。方法:以急诊科为基地,对150名护士分12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急救培训,采取理论讲授与模拟场景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前后分别对培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考核,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结果。结果:150名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临床医生对培训护士进行效果评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认为培训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急救水平。结论:对全院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急救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整体急救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佐莉英 《当代医学》2016,(32):163-164
目的:对社区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某一社区中的280名社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的相关调查,并从中深入了解到他们对急救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将本次调查的结果作为对照组。此后,再对280名社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技能的相关培训,并再次选取问卷调查法,了解他们当前对急救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将本次调查的结果作为研究组。对2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最终的培训效果作出深入地剖析。结果研究组对急救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掌握的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社区内开展与急救知识以及技能相关的培训课程,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还能将急救知识更为广泛的普及到我国基层百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