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手术尽量去除了肿瘤负荷,残存的肿瘤细胞易被化学抗癌药物杀灭。已证实浸润型乳腺癌术后应用化学药物辅助治疗可以改善生存率。CAF方案为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但阿霉素(ADM)由于较明显的心脏毒性等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吡柔比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乳腺癌术后以THP为主及ADM为主的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2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中42例用CTF方案(CTX THP 5-Fu)化疗6个疗程,30例用CAF方案(CTX ADM 5-Fu)化疗6个疗程,观察这两种方案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THP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6%,心电图异常发生率4.8%,脱发发生率33.3%,胃肠反应发生率33.3%;ADM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6.7%,心电图异常发生率20.0%,脱发发生率100.0%,胃肠反应发生率56.7%.结论 CTF方案是乳腺癌术后理想的化疗方案,其疗效与CAF方案相当,但其毒副反应较轻,特别是白细胞减少、心脏毒性及脱发作用较小.毒副反应轻可减少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表阿霉素和吡柔比星两种不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脏毒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女性Ⅱ~ⅢB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3例,选择的病例均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并且术后应用CTF方案或者CEF方案辅助化疗,其中CTF组42例,CEF组41例。化疗周期均为6个,每21 d一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结果截至2010年8月,中位随访26个月,CTF组和CEF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5.0%;1年总体生存率均为100%,两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但均可耐受。CEF组的不良反应较明显,恶心呕吐,脱发,心脏毒性均明显高于CTF组(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21)。结论 CTF辅助化疗方案与CEF方案相比,疗效不变,毒副反应尤其是心脏毒性更轻。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ADM)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5例患者均为晚期乳腺癌,化疗方案为THP 50 mg/m2或E-ADM70 mg/m2,快速静滴15 min,d1;国产紫杉醇135~175 mg/m2,静滴3 h,d2.21 d为一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组95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0.0%.完全缓解率为15.8%,部分缓解率为24.2%.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THP组脱发发生率较EADM组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紫杉醇联合THP/E-ADM化疗晚期乳腺癌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的16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EF,每3周为一疗程,共2~4个疗程,平均3.03个疗程.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76.6%(124/162),完全缓解率20.4%(33/162),部分缓解率56.2%(91/162),疾病稳定率23.5%(38/162),无疾病进展病例.术后检查发现15例(9.3%)病理完全缓解.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脱发、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无因新辅助化疗引起的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 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CTF方案与经典CTF方案对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改良CTF方案,对照组采用经典CTF方案,分别行6个周期术后常规化疗,于第4-5周期评价化疗不良反应,于术后1,3年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改良CTF方案较经典CTF方案有较轻的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肝脏损伤,且二者在术后1,3年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良CTF方案较经典CTF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少,且无严重长期后遗症,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5例,其中乳腺癌肺转移28例,肝转移8例,骨转移25例。既往未曾采用过蒽环类药物者17例给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方案化疗,既往曾采用过蒽环类药物者28例给予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化疗,21 d为一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给予4周期的化疗。结果4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联合阿霉素组CR 1例,PR 8例,SD 5例,PD 3例,总有效率(CR PR)为52.9%;联合吡柔比星组CR 2例,PR 13例,SD 9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53.6%。主要毒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其中联合阿霉素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1%,联合吡柔比星组为35.7%;S-T段的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联合阿霉素组为29.4%,联合吡柔比星组为10.7%。结论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而且吡柔比星组较阿霉素组的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更小,因此,吡柔比星对于老年患者及曾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更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静滴,第1天;表阿霉素50 mg/m2,静注,第2天。21~28 d为一周期,治疗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9例中,CR 4例,PR 19例,NC 13例,PD 3例。有效率(CR PR)59.0%;中位缓解期为8.5个月(4.5~1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2年生存率为42.5%;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脱发、神经肌肉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HP 40 mg/m2,静注,d1;紫杉醇135 mg/m2,静滴3 h,d1。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中CR 4例(15.4%),PR 14例(53.8%),SD 7例(26.9%),PD 1例(3.8%),总有效率为69.2%(18/2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盖诺(NVB)联合吡柔比星(THP)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NVB 25 mg/m2,静脉冲入,第1、8天;THP 40 mg/m2,静脉冲入,第2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总有效率60.0%.主要毒性为较重的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57.5%.结论 NVB THP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且对以往用过阿霉素复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心脏毒性轻,不良反应可以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时间到放疗开始时间(SR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国11家肿瘤中心的108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用Maxstat方法寻找手术到放疗间隔时间对预后影响的最佳界值。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分析手术距放疗间隔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72.9个月,5年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8.1%和81.8%。全组患者分为SRI≤18周(917例)和 SRI>18周(170例)两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状态、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和SRI是DFS影响因素(P<0.001、<0.001、<0.001、0.023)。激素受体状态、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内分泌治疗和SRI是OS影响因素(P=0.013、0.006、<0.001、0.013、0.001)。采用PSM均衡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后SRI≤18周患者DFS和OS仍然优于SRI>18周者。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到放疗间隔时间影响预后,患者应尽量在手术后18周内开始放疗。  相似文献   

12.
Shen ZZ  Liu GY  Su FX  He PQ  Yang MT  Shi JY  Sheng Y  Zou Q  Li YF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2):126-128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加表柔比星(ET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手术切除率以及毒性反应。方法2001年3至12月间共有40例IABC患者入组,中位年龄48(28~67)岁。Ⅲa期20例,Ⅲb期15例,单纯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例。化疗剂量为表柔比星60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点滴,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中预防性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CSF)。在2个周期ET方案之后,由研究者对病灶进行首次评估,以决定是否再给予1~2个周期ET后再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38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ET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以及临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5.0%、20.0%和52.5%。本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2.5%。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占总周期数的8.4%和14.0%,3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常见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或呕吐、体液潴留、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指甲改变,但多呈轻、中度反应。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是针对LABC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A 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nventional dose of CAF therapy with that of a low dose of adriamycin (ADR)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he doses of medication for the conventional CAF therapy were 100 mg/body of cyclophosphamide (CPA) p.o. daily for two weeks, 30 mg/m2 of ADR and 500 mg/m2 of 5-fluorouracil (5-FU) i.v. on days 1 and 8 for induction, and 200 mg/body of 5-FU and 20 mg/body of tamoxifen (TAM) p.o. daily for maintenance. Those for the low dose ADR therapy were 15 mg/ m2 of ADR i.v. at two-week intervals for one year and 200 mg/body of 5-FU and 20mg/body of TAM p.o. daily. Eighty patients were entered in this tri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stratification for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Of 78 patients among them, 38 undergoing the CAF therapy and 40 undergoing the low dose ADR therapy, were evaluated for efficacy assessment. The background factors analyzed were well balanced in both groups. The response rate was 47% (6 CR, 12 PR out of 38) in the CAF group and 43% (3 CR, 14 PR out of 40) in the low dose ADR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sponse rates and survival rates as determined by the Kaplan Meier meth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AF therapy had significantly more toxicity than the low dose ADR therapy. Therefo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is low dose ADR therapy can be regarded as a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4.
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希罗达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剂量为每天2 510 mg/m2,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连用14 d,间隔7 d,21 d为一个周期.结果 21例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例,总有效率28.6%(6/21).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征15例,皮肤色素沉着11例,恶心19例,厌食14例,呕吐7例,白细胞下降6例,血小板下降2例,大多数为Ⅰ~Ⅱ度.结论对经含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用希罗达仍有较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口服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晚期乳腺癌采用吉西他滨加顺铂与长春瑞滨加顺铂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吉西他滨加顺铂;B组32例,采用长春瑞滨加顺铂,进行疗效分析和毒副作用比较。结果A组CR 1例,PR 18例,总有效率59.4%,1年生存率53.1%,中位生存期8.9个月,肿瘤进展时间2~16个月,Karnofsky评分平均提高15分;B组CR 1例,PR 14例,总有效率46.9%,1年生存率34.4%,中位生存期7.7个月,肿瘤进展时间2~14个月,Karnofsky评分平均提高10分。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明显,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以THP为主及ADM为主的两种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前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2例临床ⅡB~ⅢA期乳腺癌中22例术前应用CTF方案(CTX THP 5-Fu)化疗2个疗程,20例用CAF方案(CTX ADM 5-Fu)化疗2个疗程,观察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化疗后1周内手术。结果THP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轻微缓解6例,无临床进展病例,总有效率为68.2%;ADM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轻微缓解5例,无临床进展病例,总有效率为65.0%。结论THP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想药物,其毒性反应较轻,尤其是白细胞减少、心电图异常、脱发的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7.
初治"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治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HER_2均阴性(简称"三阴")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疗效,寻求最佳一线化疗方案。方法311例初治的"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线化疗,96例患者采用AC(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方案,84例患者采用AT(吡柔比星 紫杉醇)方案,65例患者采用TC(紫杉醇 卡铂)方案,66例患者采用GT(吉西它滨 紫杉醇)方案,直至肿瘤进展。结果AC方案组总反应率(O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中位总生存(mOS)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T组、TC组、GT组在ORR、mTTP、mOS方面均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初治的"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C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联合方案之一,一线治疗有效率高达87.5%,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一线治疗后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入组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既往治疗后进展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第1天、第8天;顺铂25mg/m2,静滴,第2~4天;联合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部分缓解(CR)3例(9.4%),完全缓解(PR)15例(46.9%),疾病稳定(SD)9例(28.1%),疾病进展(PD)5例(15.6%),总有效率(CR+PR)56.3%,临床获益率为8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7个月。1年生存率62.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既往化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DXL)联合顺铂(DDP)方案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4年6月采用DXL联合DD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45例。DXL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30mg/m2水化后静脉滴入,第1~3天,每28天重复,至少应用2个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个(2~6周期)。结果:45例患者中,CR、PR及SD率分别为11.1%(5/45)、40.0%(18/45)和22.2%(10/45),总有效率为51.1%(23/45),疾病控制率为73.3%(33/45)。45例患者中22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8(1.0~3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6个月(1.9~48.0月),1年生存率为65.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DXL联合DD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血清CA153检测对复发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血清CA153测定在复发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98例乳腺癌复发后血清CA153和CEA值,并与复发前3个月CA153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化疗后CA153变化,以CA153>33 U/ml为CA153升高阳性。CEA>10μg/L为CEA升高阳性。结果98例患者中,临床发现复发前3个月CA153升高60例,占61.2%;复发后CA153升高80例,占81.6%;CEA升高61例,占62.2%。CA153升高病例化疗2周期后,印例化疗有效组中CA153下降至正常或未降至正常但其数值下降超过50%共56例,占93.3%;20例化疗无效组中仅4例,占2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脏器转移病例血清CA153值为150.1+51.8 U/ml,局部或单一脏器转移CA153值为50.2+34.0 U/m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A153可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早期诊断指标,比CEA敏感性高,可作为化疗效果观察的辅助指标,其变化可反映临床疗效,CA153绝对值可反映病期及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