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景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2)
徐仁莲老师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业医 30余年 ,临床擅治消化系统疾病 ,特别是对胃脘痛 (指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 )的辨证治疗 ,匠心独运 ,临床屡获效验。笔者有幸侍诊徐师左右 ,收益匪浅。现将徐师治疗胃脘痛之经验介绍如下。1 实证最多 ,通降为主 ,兼以清泄1.1 瘀血阻络型《内经》曰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此型痛由胃气郁滞 ,久病入络而气滞络瘀或络损血溢致瘀留胃脘、升降失司而痛。因瘀血为有形之物 ,瘀停之处 ,脉络壅而不通 ,表现为痛如针刺 ,痛有定处而拒按 ,入夜尤甚 ,…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10.
姚欣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6):355-356
湖南中医学院熊继柏教授 ,业医 40余年来 ,以坚实的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善于辨证论治。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学习 ,见其所治病种广泛 ,患者众多 ,而疗效显著 ,本人获益殊多。现就其辨治胃脘痛经验略介绍如下。熊教授认为 ,胃脘痛病因虽多 ,如寒邪客胃、饮食伤胃、情志刺激、药物损害、劳倦过度等 ,然其辨治不外虚实两端。实证胃痛 ,其主要病机责之于土木失调 ,气机不畅 ;虚证胃痛多为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1 实证胃痛实证胃痛以病程短 ,发病急 ,痛势剧而胀痛拒按为特点。一般而言 ,肝胃气滞 ,食滞胃脘之胃痛多属实证。盖肝气宜调畅 ,胃气喜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九气拈痛丸治疗气滞血瘀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九气拈痛丸治疗气滞血瘀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药典方九气拈痛丸,将丸剂改为胶囊观察治疗100例胃脘痛患者,除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外,还选用两种不同剂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达93%(P〈0.05),主症总积分值及差值比较有极显著怀差异(P〈0.01)。结论 以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胃脘痛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曾庆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4,(3)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采用健脾和胃、理气化瘀的治疗方法,自拟中药良蒲汤治疗胃脘痛,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病例男性164例,女性10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病程从自觉胃脘痛之日起,1年以内的126例,1年—3年50例,3年—5年47例,5年—10年22例,10—20年15例,20年以上8例;经X线锁餐或纤维胃镜检查: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胃下垂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8例,胃窦炎6例,胃息肉2例,未进行上述检查者20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