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分析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环节所用护理路径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n=80例)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控制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医院感染率. 方法使用最新型广谱抗生素、非抗生素性药物、建立良好的环境及护理措施. 结果使用最新型广谱抗生素,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或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加用足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丙种球蛋白使感染得到较好控制,中医药可控制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良好的环境可以降低急性白血病的医院感染,采用无菌病床可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感染;作好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有效地护理措施;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与疾病的防治知识可降低感染率. 结论使用最新型的广谱抗生素、应用非抗生素性药物、建立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环境因素与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环境下护理措施对两个病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位于郊区(甲)和市区(乙)两个化疗病房的7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乙病区 AL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率为 73.3%,持续时间为(8.1±7.5)d;甲病区则分别为 48.9%和(3.8±5.7)d;乙病区 ANL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率为86.7%,持续时间为(9.0±7.2)d;甲病区为68.9%和(5.7±5.7)d。结论 两个病区化疗后感染率和感染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别,提示甲病区通风、患者较多的户外活动等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感染、缩短感染时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及特点.方法 对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结果 本组患者40例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知识宣传,配合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可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白血病患者缓解期巩固化疗患者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白血病缓解期巩固化疗患者84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化疗依从率比较,观察组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巩固化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对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措施在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集中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手卫生、戴口罩,加强陪护管理,健康宣教等措施,对照组采取血液科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收集病例126例,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为19.0%,对照组157例,发生感染50例,感染率为3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后白血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加强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减少感染发生及保证预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荧 《工企医刊》2013,(6):499-50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个性化护理的方法.方法 采集在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通过个性化护理,分析治疗依从性及感染发生水平.结果 个性化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感染发生率及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儿的疾病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医院感染特点,调查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急性白血病患儿住院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住院的702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358例、704例次,感染率为51.00%、例次感染率为100.28%;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46.02%,其次是消化道和血液,分别占31.11%、11.80%;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41.96%,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分别为占24.11%、18.75%,病毒占10.71%.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发生率高,化疗后积极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及时发现感染灶,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通过正确细致的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结果 77例患者经过联合化疗及护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中,完全缓解者21例,部分缓解者5例,未缓解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7例中,完全缓解者28例,部分缓解者12例,未缓解者7例.结论 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患者规范化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宋慧敏  崔荣花  何振川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74-2075
由于化疗及支持疗法的进展,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尤其是骨髓移植的开展,为各类白血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生存期明显延长.但根据我院2003年7月~2004年7月住院病人的统计资料,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日趋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从发生医院感染进行研究,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1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11例,对其住院期间感染发生进行统计,详细记录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原发病种类、化疗类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指标;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11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医院感染率为39.8%,呼吸道感染26例占31.0%、泌尿系统感染8例占9.5%、口腔感染18例占21.4%、皮肤感染14例占16.7%、导管感染12例占14.3%、胃肠道感染6例占7.1%;医疗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粒细胞减少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因病情严重且复杂,临床治疗中出现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治疗的效果需明确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刘晶 《东方药膳》2021,(20):161-162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参与(2019年3-2021年1月)化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群体进行随机样本筛选,得到100例样本分别参与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活动,各自标志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综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常规组(82.0...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白血病强化疗期间感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白血病强化疗期间感染防治措施。方法 对 15例 112例次儿童急性白血病强化疗期间 76例次感染进行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 (WBC) <4 .0× 10 9/ L者与 WBC>4 .0× 10 9/ L两组间感染率比较 ,P<0 .0 1差异具有显著性 ;在外周血 WBC<1.5× 10 9/ L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0 .5×10 9/ L 时 ,加用 G- CSF,WBC达到 4 .0× 10 9/ L,ANC达到 1.5× 10 9/ L 所需平均天数比较未加用 G- CSF组 ,两组均数分别进行 t检验 ,P<0 .0 1;使用 IVIG者发热持续时间比较未使用 IVIG组 ,两组均数进行 t检验 ,P<0 .0 1。结论 感染与白细胞降低有明确关系 ,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及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可使感染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EBN)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化学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率为25.00%(10/4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57.50%(23/40)(P0.05);循证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1株,对照组23例感染患者分离出49株,且检出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患者82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68%、总依从性为97.56%均高于对照组的72.17%、78.05%(P<0.05).结论:经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acute leukemia, AL)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为AL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唐都医院收治的274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AL患者化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及分布部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74例AL患者中,出现感染112例,感染率为40.88%;感染分布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口腔与皮肤,分别占比33.04%、23.21%、17.86%。不同年龄、是否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抗生素、有无基础肛周疾病以及不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时间的AL患者其化疗期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BMI、AL类型、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无糖尿病以及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周期的AL患者其化疗期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OR=2.555,95%CI:1.289~5.063)、未使用抗生素(OR=3.6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风险控制模式护理对无菌层流床入住的白血病患儿化疗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控制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情况、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感染率为22.22%(14/63)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20)。结论 风险控制模式护理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治疗入住无菌层流床,可有效降低患儿的感染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病人施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炎发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2月10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病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组施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刷牙评分、规范漱口评分;口腔炎发生率.结果:个性化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组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刷牙评分、规范漱口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组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病人施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炎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通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炎出现,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