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份来某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rrjk》2017,(2)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26.1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责任心及护理风险防范有效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作为高风险科室,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常见风险因素,并给出具体的安全方法措施,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对象,依据住院床号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问题,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提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率,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亚玲 《时尚育儿》2016,(10):81-82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相关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患者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实验组100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满意,总满意例数为98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0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例数为90例.由此可得,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为2例,发生概率为2.0%.对照组患者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概率为8.0%.由此可得,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时间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概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其安全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患者228例为对照组,以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患者228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为采用护理管理安全防范对策培训后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风险事件情况及其发生率等,同时对心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探讨安全防范对策的有效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14例,其发生率为6.14%,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3例,其发生率为1.32%,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88)。结论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用科学的安全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并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管理;对照组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16%和84%,而观察组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3%和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能够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骨科护理引发风险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7年3月骨科患者资料9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分析风险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患者出现压疮、坠床以及感染等风险事件的几率为2.04%,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69.39%,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为8.1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能够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医治的实施静脉留置针患者2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其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几率为7%(7/1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7.00%),P0.05。结论: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几率,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减轻其痛苦,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44例出现风险事件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具体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药品设备因素、其它因素。结论:根据相关的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降低护理操作中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风险因素管理对发热门诊收治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门诊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将32例护理人员以随机抽样法划分为风险因素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各16例,观察组接受风险因素管理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组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护理组人员的护理考核成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度,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风险因素管理组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风险因素管理组的风险知识掌握程度、风险应对能力和自身防护意识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降至正常用时和病情好转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有利于提高发热门诊的护理质量,可有效地对引发风险事件的因素进行预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11.
周玉杰 《时尚育儿》2016,(3):105-105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确定不安全因素。结果:78例心血管患者中共发生不良事件6例,发生率为7.69%。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满意调查中,满意51例,基本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96.1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及医院三方面,为了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就要针对分析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我院心内科100例就诊患者进行了调查,这批调查患者主要是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并于次月同样选择了心内科100例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然后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不安全时间发生的统计,并对其产生不安全事件的因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及对比发现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机率,要远小于对照组的发生几率,同时护理人员的业务评分在实施安全管理之后明显比常规护理管理要高出很多.结论:由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进行安全护理的观察组对比情况可知,进行安全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有利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又对护患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并减少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值得注意的风险因素,观察安全防范措施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6例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围术期内,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分析相关护理风险因素基础上加行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围手术期内,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为并发症、意外伤害等,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不良情绪、生理功能退化、术后长期卧床等是导致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并发症及意外伤害事件的主要护理风险因素;针对上述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防范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值得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更好地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3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情况,有100例患者存在违规、不安全行为,占31.25%。医护工作人员危险因素63例,占63%;患者自身危险因素26例,占26%;医院环境危险因素11例,占11%。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医护工作人员、医院环境等,需要着重注意对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并强化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160例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80例患者根据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所选患者存在的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护理风险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投诉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其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很好的避免护理中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资料,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不安全因素,三个不安全因素的占比分别为14.04%、5.26%和1.7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是有效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风险管理的5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服务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内科护理工作中值得选用及推广的高效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内窥镜室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中各包含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加强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问题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实施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之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经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消化内镜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通过积极加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可使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其防范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共有10例(13.24%)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跌倒、换错液体、标本送检错误、护患纠纷及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因素(16.67%)、护理人员因素(61.11%)、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11.11%)及其它(11.11%)。风险防控对策为:①加强健康宣教;②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③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④加强病区环境管理。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可通过有效的防范及解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的患者有42例,占总人数的84%,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的患者共有48例,占总人数的96%。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与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