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由于工作的竞争和压力等种种原因,引起一些人的身体平衡功能失调,导致不易入睡、早醒或片段睡眠,或彻夜不眠,患者十分痛苦,家人也受影响。中医治疗是要审其不寐的原因,辨其虚与实。虚证多因气血不足,病位在心、脾、肝、肾,如心肾不交、心胆气虚、阴虚火旺等。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脾胃不和等。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身体病理变化,并气血、脏腑功能紊乱,使阳不能入阴、心神不得安宁而失眠。中医药对失眠的治疗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吴世通 《工企医刊》2012,25(4):61-62
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或睡眠不久即醒,醒即难以再入睡,甚至彻底不眠而言.中医称为“不寐”.常伴有头昏头晕脑胀,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多由于思虑过度或工作学习过度紧张引起,中医则认为神不守舍或肝气郁结,血不归肝,饮食不振,胃中不和或肾阳耗损,心肾不交等所致.治疗多予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有的患者长期口服后成瘾,有的则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运用平衡针灸治疗当中取得的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平 《长寿》2003,(4):36-37
失眠主要表现为夜间不易入睡,或睡眠程度不深,或时睡时醒,多梦,或醒后难以再入睡,甚至整夜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思虑伤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胃气不和等等。在治疗上,服用安眠药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但是服用安眠药对人体有副作用。下面介绍足部按摩治疗失眠的  相似文献   

4.
时潇丽  沈杰 《大众健康》2023,(10):76-77
<正>目前认为,在茯苓不同的入药部位中,茯神宁心安神的作用最强,白茯苓除具有健脾宁心的功效外,还能利水渗湿。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多由情志不调、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引起。根据临床症状,失眠可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和心胆气虚证,分别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以及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为治疗代表方剂。茯苓类药材药食同源,安全性较高,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的处方中,如黄连温胆汤中有茯苓,归脾汤中有茯神,  相似文献   

5.
中医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13,(12):19-19
心肾不交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相似文献   

6.
<正>睡眠不佳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有的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有的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有的人半夜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睡不好,常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肾不交有很大的关联: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能入阴;又由于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心神受扰则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7.
1中医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1)阴阳失调,营卫不和。(2)肾水虚,心火亢,心肾不交。(3)心血虚,神不守舍。(4)心脾血虚。(5)木火燔心,心神不宁。(6)肝郁血虚,血不荣筋。(7)肝气横逆犯胃,胃不和有关。故传统医学对失眠因以上诸因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张哲 《药物与人》2005,(12):20-20
心烦、失眠,有时也是由肾阴虚引起的,中医上叫做心肾不交。它和单纯的肾阴虚有何联系和区别?该吃什么中成药进行调理呢?  相似文献   

9.
到了睡眠时间,已经在床上躺好想要入睡,却怎么也无法进入梦乡,这真是一件十分折磨人的事。每当夜深人静,不知道有多少人辗转难眠。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寐”。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或由邪气之扰,或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实者,多因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中不和,痰热内扰;虚者,多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思虑过度,内伤心脾,以及心胆气虚,神扰善惊等,均可影响心神而致不寐。失眠了,经常服用镇静剂、安眠药并不是上策,不仅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且容易造成肝损害,甚至还可能影响人的思…  相似文献   

10.
徐春利 《健康文摘》2021,(12):34-35
季节交替,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医认为,失眠属"不寐病",与人体的心、脾、肝、肾功能失调相关.晚上11时至3时是肝与胆的时相,木旺则相火扰心,容易出现失眠.过度饮食,过食辛辣,损伤脾胃,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常熬夜,耗伤精血,肝肾不足,虚火扰心亦致不寐.  相似文献   

11.
<正>心肾相交是中医学中解释心肾之间生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心肾不交是中医学解释心肾之间病理联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中医学中的心和肾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病理上是互相影响的。心肾不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肾不交是指心肾之气不交,可以理解为心肾阴阳、精神、气血的全面不交,既包括了心火和肾水、君火与相火的不交,也包括了肾阳和心阳、肾阴和心阴等的不交。狭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常出现“少寐”证候群,包括失眠、多梦,易醒、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深不熟等。引起少寐的内在原因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椎体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老年精神异常,以及脑梗塞、贫血、肝功能不良、糖尿病、颈推病等病症。中医辨证多属于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心火上炎、心阴亏虚、心肾不交、肝肾亏  相似文献   

13.
章秀 《长寿》2008,(5):43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种常见病症。根据中医辨证,失眠可分心火旺、心阴虚、心脾两虚、肾虚等多种类型。病因不同,选择药物也不一样,必须对症用药,才能收到助眠效果。下面就简单分类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常出现“少寐”症候,包括失眠、多梦、易醒、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深等.引起少寐的原因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椎体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老年精神异常以及脑梗塞、贫血、肝功能不良、糖尿病、颈椎病等病症.中医辨证认为此症多属于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心火上炎、心阴亏虚、心肾不交、肝肾亏虚等.清代曹庭栋云:“少寐乃老年大患”.那么如何采取保健防治措施,以改善睡眠质量.加深睡眠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呢?  相似文献   

15.
失眠,中医亦称为"不寐",多由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引起脏腑功能紊乱,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阴阳平衡、调节脏腑功能的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对改善失眠症状有独到的疗效。现将汇总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针对不同证型失眠患者的耳穴贴压治疗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养生》2012,(6):78-79
心肾不交的病因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于心,使心火不亢,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如果久病或思虑过度,心情抑郁,心火亢盛,就会心神不宁。向下损耗肾水,失阴液濡养,或者过于用肾,则腰酸、头晕、健忘(脑髓由肾来补养)。且  相似文献   

17.
健忘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忘是脑力衰弱、记忆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状.祖国医学中称为“喜忘“或“善忘“.它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者不同.历代医学家认为本病与心、脾、肾有关.健忘常与不寐并见,二者在病因论治方面亦有密切联系.治疗原则一般以养心血、补脾肾为主.现按中医辨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它易使人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中医认为失眠多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导致阳盛阴衰、心神不宁所致。如果单纯依靠安眠药来治疗,一方面获得的睡眠质量不高,起床后仍感头昏乏力等,另一方面易形成依赖性,产生诸多副作用,甚至使失眠越来越难以控制。中医治疗失眠的办法很多,除药物、针灸、按摩等外,若能科学地选择一些药茶、药粥类的饮食疗法,既补充营养,又利于催眠,确实十分有益。药茶类1、黄连3g,远志6g,枣仁10g,水煎代茶饮。有清心火、安心神的功效。一般连服半月,可取得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难以人睡,或睡中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心悸、健忘、多梦等.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现将近十年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等。中医认为,"不寐"主要是因为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令脏腑心神被扰,或心神失于濡养所致。日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妨经常按揉印堂穴和神庭穴,有助清头散风、镇静安神。取穴:印堂穴,在两眉头中间;神庭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方法:梳前额需要一名家人帮忙,失眠者取坐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