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采用三联抗菌疗法(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的对照组和增加替普瑞酮治疗的研究组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都比对照组有明显效果,且研究组患者较少复发(P<... 相似文献
2.
丁葵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4):100-10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同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吗叮啉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藏药仙露帕朱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口服甲硝唑、吗叮啉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藏药仙露帕朱丸可以明显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探讨消化内科的治疗方式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治疗的病人共计104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划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病人人数相同,观察组接受消化内科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的治疗方法,针对两组病人治疗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不仅能够提升疗效,保证治疗安全,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方法 在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当中随机挑选出100例进行研究,争取家属及患者本人同意之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选取病人的入院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0月范围之内.给予吗丁啉、促进肠胃蠕动药物以及甲硝唑口服治疗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在上述药物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规范组采取消化内科规范性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慢性萎缩性胃炎复发率.结果: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组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从消化内科中抽取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消化内科中医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顾潇潇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22,(23):72-74
目的: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门诊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三联抗菌疗法展开消化内科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三联抗菌疗法+替普瑞酮展开消化内科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Hp转阴率、疾病复发率、治疗总有效率、24小时尿蛋白量、24小时血浆蛋白数量、恶心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Hp转阴率(96.67%)高于常规组(66.67%),疾病复发率(3.33%)低于常规组(26.6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常规组(66.67%)(P<0.05);治疗前,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量、24小时血浆蛋白数量同常规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量、24小时血浆蛋白数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恶心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联抗菌疗法+替普瑞酮治疗方法有效运用,可将患者Hp转阴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将疾病复发率有效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研究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炎胶囊的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胃炎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超过90%,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炎胶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胃黏膜功能,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了在2008年3月~2011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为78例。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使用效果良好的西药和中药姜夏胃安汤为治疗的方法。结果经过一年的随访观察,治疗组中疗效显著的有74例,有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86%;对照组有效的患者62例,无效的16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了以西药治疗为主中药调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显现出了我院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探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呋喃唑酮片,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自拟中药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西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更好,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观察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均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7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接收过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他们随即的划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采用西医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中医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结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53%(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1%(痊愈19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的临床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1):90-91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10月间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萎缩组,选取同期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非萎缩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危险因素;将萎缩组5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年龄、胆汁反流、胃癌家族史、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对照组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以叶酸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先后,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和黛力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AD评分结果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HAD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根除Hp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进行治疗,然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仅为78.3%,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p根除率方面,治疗组根除率高达93.3%,对照组根除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治疗,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复春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根除Hp的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7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及预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胃炎灵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胃炎灵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胃炎灵胶囊口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为91.67%,治愈率为47.22%。结论 证实了中药胃炎灵胶囊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癌前状态最常见的一类,其主要的特征变化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和固有腺体的萎缩,并伴有不同类型的胃粘膜上皮和腺体的化生[1].国内随诊10~20年后有近8%病例发生胃癌[2].因此,早期诊断CAG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我院1998~2003年对50例CAG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在我院脾胃科进行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患者.抽签法平均对他们进行两组划分,每组分别有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莫沙比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分析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J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动力,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