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针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外科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护理模式,针对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循证护理模式,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部位和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创口疼痛、牵涉痛、胆漏的患者人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治疗组经过视觉模拟评分后的分数以及发生疼痛的持续时间都要远远少于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术后当日持续到第六日均对患者进行VAS评分,两组在术后第一日、第二日疼痛程度、时间均无任何差异(P>0.05),术后护理第三天至第六天治疗组每日的VAS评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状况,获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取某院2011年2~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方法:评估疼痛程度、寻找疼痛原因、针对病因与查找网络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和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疼痛缓解程度与疼痛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原因与术后2d内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V A S评分的疼痛持续时间与术后3~5d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能缩短疼痛时间,在临床护理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在胆囊结石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中实行循证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2016年2月~2016年10月这段时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病人中选取100个,将其分为两个各有50个病人的组,在病人手术后实行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则在术后实行循证护理.结果:在使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实验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两组病人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病人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8个,满意度高达96%;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35个,满意度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到胆囊结石病人的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减轻病人术后的疼痛不适感,缩短病人的疼痛时间,对于病人术后恢复水平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杨俊静 《现代养生》2024,(3):222-224
目的 探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2d 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d、4d、5d 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时,循证护理应用于术后疼痛护理中后,可快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VAS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天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先入院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行常规护理,后入院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行循证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轻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每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6.78±1.47)d,观察组为(5.52±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P0.05)。对照组术后第3、4、5天VAS评分分别为(6.82±1.02)、(5.61±0.77)、(5.25±0.39)分,观察组分别为(6.03±0.75)、(4.23±0.53)、(3.55±0.4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6、9.337、17.828,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疼痛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曹飞鸽 《现代养生》2014,(14):295-29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对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循证护理观察组30例,基础护理对照组30例,统计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循证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时尚育儿》2016,(3):69-69
目的:观察并分析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期间,采取循证护理举措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实施术后护理,即45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另45例研究组患者行循证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疼痛诱因,差异性不显著(P>0.05),产生疼痛持续的时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并且疼痛程度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同时统计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方式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护理质量,达到患者理想的护理标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使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循证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起-2018年12月毕,将我院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59例),为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7.28±1.52)d,观察组为(4.75±1.57)d,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施1到2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施3到5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在减轻疼痛程度的同时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膈下及肩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之间选取70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膈下及肩背疼痛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24-48h膈下及肩背疼痛的程度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膈下及肩背疼痛的程度,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的腹股沟嵌顿疝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阴囊水肿和切口渗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的100例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五官科鼻内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五官科鼻内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疼痛持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五官科鼻内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使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患者治疗后再进行细节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确诊并进行治疗的200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三类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对患者的各方面细节进行专业的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手术后,探讨两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满意程度等。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患者发生肩部酸痛、咽喉不适、恶心呕吐、穿刺部出血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妇女对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效果较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小,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LC)患者术后行护理干预对评估患者疼痛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6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97例单号入院患者归为实验组,在LC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将189例双号入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在LC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手术当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内疼痛缓解幅度大,疼痛改善效果更好。结论: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优化疼痛评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所收治的患有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68例,平均分为实验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分别护理实验后,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我院对两组分别护理实验性对比,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实验组97.05%,对照组76.47%,两组分别进行护理后疼痛率分别为:实验组82.35%,对照组44.11%,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