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5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及意外脱管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预防意外脱管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惠 《现代养生》2014,(10):205-20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6例胃肠外科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管、尿管脱落、胃管脱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胃肠外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进行管道护理,收效显著,保证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成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本次的54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成效为88.8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和预见性护理均取得明显地干预成效,而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高于预见性护理,值得进一步普及采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科学护理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以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置留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评价指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置留时间和患者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对推动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中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预警乙肝患者肝癌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40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之上实施早期预警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癌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其肝癌发生概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乙肝患者肝癌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8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普外疾病知识普及率、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疼痛分级、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内科2015年2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9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依照患者主演好机搜书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比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ICU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7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红肿、发热及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4.65%、3.49%和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10%、30.23%和3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49%,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33%,导管滑脱发生率为5.8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导管堵塞发生率为27.91%,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2.10%,导管滑脱发生率为39.5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ICU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中具有较佳的效果,安全可靠,方便操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护理可在医学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和控制长期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将泌尿外科120例长期刘置尿管治疗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尿管留置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后第4周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1周、2周尿路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者5例,比例为2.2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者18例,比例为8.18%,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对患者的护理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2.2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1.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8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曹飞鸽 《现代养生》2014,(14):295-29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对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住天津市人民医院的PICC置管肿瘤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80.95±28.36)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1.37±29.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在护理后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后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措施为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情况和腹泻时间均优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实践应用以及相关疗效,为医学研究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进行手术室护理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的相关照料,而对照组患者经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均十分顺利,无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反映情况,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普遍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循证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患者按护理形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35)展开循证护理,对照组(n=35)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以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产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的应用中,能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阮宏 《药物与人》2014,(12):156-15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留置尿管不同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在尿管留置3d、5d发生尿路感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尿管10d及15d后,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的比例分别为1.54%和3.15%,低于对照组的3.93%及5.3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6.02%,对照组为11.79%,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夏鸳鸯 《现代保健》2010,(22):93-9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护理的10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0例和循证护理组(观察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比较后发现,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要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