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辉  孔天天  陈国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88-5189,519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蔚 《时尚育儿》2016,(7):140-141
目的:探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4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云克治疗,护士慎重选择血管,控制静滴速度,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并为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工作,保证每个疗程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34例患者中有效30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加上周到细致的护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云克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世界性疑难病、常见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侵犯四肢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因本病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的钙化、骨化,部分病人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故目前国际上称之为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本病轻者完全可以康复,重者终生致残或瘫痪,最关键的是早诊断、早治疗。误诊误治误诊是造成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原因,很多患者甚至包括部分医生缺乏对强直性脊柱炎应有的认识,常常当作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但强直性脊柱炎血清中不存在类风湿因子,而且组织相容抗原HLA-B27呈阳性;另一方面,本病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世界性疑难病、常见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侵犯四肢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因本病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的钙化、骨化,部分病人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故目前国际上称之为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本病轻者完全可以康复,重者终生致残或瘫痪,最关键的是早诊断、早治疗。误诊误治误诊是造成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原因,很多患者甚至包括部分医生缺乏对强直性脊柱炎应有的认识,常常当作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但强直性脊柱炎血清中不存在类风湿因子,而且组织相容抗原HLA-B27呈阳性,另一方面,本病发病年龄是…  相似文献   

5.
杨善玲  赵一民  祁文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99-1800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脊柱关节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笔者自1995年1月开始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苏晓 《自我保健》2009,(3):54-54
提起强直性脊柱炎大家也许比较陌生,这一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强直性脊柱炎以前归为类风湿关节炎一类,认为它是中枢型的类风关。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科学家发现两者其实是会造成骨质破坏的两个不同疾病。  相似文献   

7.
郝大夫信箱     
《医食参考》2020,(5):28-29
Q郝大夫,您好!16岁男孩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此病严重吗?有什么危害?会不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A强直性脊柱炎是青壮年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虽然发展慢,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有致残的可能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是骨关节炎症,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梁袁 《中国卫生产业》2012,(25):31+33-31,33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调节法控制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发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基础治疗,结合自身免疫调节法进行辅助治疗.分析患者病情进展的速度及病情的稳定状况,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20例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及生活治疗状况优于以往的单纯基础治疗.结论 自身免疫调节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约超过500万,其中大部分集中与16~30岁的年轻人。此病的致残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将造成脊柱强直、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第一个医生确诊平均延误6年。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0.3%~0.4%,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0~5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须正确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提到强直性脊柱炎,很多人都将其视为一种可致终身残疾的"罕见病"。其实,这个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恐怖,强直性脊柱炎并不等于终身残疾,如果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可以得到保证,我们完全没必要"谈强色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学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8例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正常人200名,收集两组患者肺部分泌物、中段尿液、粪便、血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组患者体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将2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为63.60%,EB病毒感染率为45.61%;正常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为19.00%,EB病毒感染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IgM阳性率为77.19%,正常组仅为22.50%;强直性脊柱炎组IgG阳性率为80.70%,正常组仅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除了胸廓扩展方面没有较好的疗效,在枕壁试验与Schober试验,两组患者均有了较好的疗效,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病毒感染会导致脊柱的病理学改变,诱发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上应对感染病毒的前列腺、肺炎、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 选取天津市公安医院1例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制订综合围术期护理方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使得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围术期护理实施期间,护理人员通过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患者建立了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其信任程度。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缓解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灸疗法联用中药方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晨起僵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胸廓活动度与脊柱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45%与对照组75.47%相比较高(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用中药方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验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强直性脊柱炎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定义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HLA-B27阳性率。并以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为对象,分析HLA-B27阳性率与其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为观察对象,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方面,30岁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20~25岁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27检测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补肾壮骨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所有患者均用补肾壮骨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酸痛积分和晨僵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升降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对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高效改善其病情,值得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六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特点。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方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风湿免疫科经过治疗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案例作为研究主体,并且将其划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0人,常规组采用强直性脊柱炎常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结合病人的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方案.统计最终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常规组所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是65%,观察组的有效率则高达92%,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医辨证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9月天津市海河医院3年来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治疗和预后。结果肺结核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58例,男性5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4岁。AS病史2~50年不等,咯血为主诉的29例。TSPOT.TB阳性33例,痰XpertMTB/RIF阳性30例。19例患者完成疗程后,4例病变复发。10例患者因消化道症状自行停药。29例患者治疗中,其中14例患者因消化道症状不能耐受四联抗结核药物。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结核患者多表现咳嗽、咯血,影像学多见支气管扩张症及破坏肺,治疗中易胃肠道症状,治疗后易复发,治疗时间应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脊康加布洛芬(芬必得)组,服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同时服用强脊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布洛芬组服用布洛芬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两组各以7周为一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结果显示强脊康加布洛芬组总有效率93.3%,布洛芬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可明显改善脊柱功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作用强,见效快,疗效稳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益肾蠲痹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6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血沉(EsR)、C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