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母亲养育行为与儿童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常山县母亲养育行为的现状及与儿童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003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儿保门诊体检的2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其母亲的养育行为。结果:4个月内全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2.49%、42.43%和15.08%;适时添加辅食率为67.69%;2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以生长迟缓为主,检出率为1.13%,肥胖检出率为8.73%,贫血检出率为42.23%。结论:常山县母乳喂养率、适时辅食添加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总患病率较低,而贫血患病率仍较高;婴幼儿喂养指导应将合理、适时添加辅食与母乳喂养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应从围产期开始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应注意改变家长观念,指导家长在重视营养的同时预防儿童肥胖症。  相似文献   

2.
0~12月婴儿辅食添加及相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家长对辅食添加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婴儿辅食添加的好坏直接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知识的强化培训、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鱼、肉、动物肝、血类食物添加相对不足;应继续保护母乳喂养,适当延长断奶年龄。结论实施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指导与宣教项目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儿的发生,应大力推广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家长对辅食添加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婴儿辅食添加的好坏直接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知识的强化培训、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鱼、肉、动物肝、血类食物添加相对不足;应继续保护母乳喂养,适当延长断奶年龄.结论实施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指导与宣教项目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儿的发生,应大力推广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的现状调查,了解妇幼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230名0~5岁城区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等5项指标。结果:5岁以下儿童5项指标的横断面调查均明显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与辅食添加现状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4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上升至67.3%;4~6月婴儿的辅食添加率为54.55%;1月龄时鱼肝油的补充率为84.8%,钙的补充添为64.2%。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识到了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3岁以下贫血患病率为18.00%,5岁以下维生素A患病率为2.56%。结论:①城区4月龄母乳喂养率为67.3%,虽高于全国水平,但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月龄为76.0%,1岁后下降到6.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今后应重视早期母乳喂养的促进、支持与指导。②维生素A缺乏等儿童营养缺乏症仍然突出,特别是生后6个月发生率较高,说明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早期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喂养行为,提高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保门诊调查了213例1~24月龄婴幼儿家长喂养方式情况;对2013年出生的204例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月龄时的喂养方式及贫血情况,采用BC-32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知晓率为96.2%,1~3月龄添加配方奶原因母婴暂时分离占39.1%,4~6月龄混合喂养占76.6%,家长准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0.1个月,13~24月龄人工喂养占94.8%。204例婴儿中6月龄贫血患病率26.5%。有160例在6月龄前添加含铁辅食,有44例未添加含铁辅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迫切需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在儿保门诊指导母亲正确哺乳,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省2938名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辅食添加情况与体格发育1年纵向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示:目前城市母乳喂养率低而辅食添加情况却优于农村。城市母乳喂养的3个月婴儿体重与体重增长值高于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农村因多数为母乳喂养,差别不显著。城市6~18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普遍,体格发育与辅食添加的关系不明显。农村婴儿在6~18个月阶段,体重及体重6个月增长值与蛋白类辅食的添加关系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刚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贫困项目县706名6~24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及调查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晓情况。结果 706名6~24月龄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1.7%,低体重率4.8%,生长迟缓率13.7%。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辅食添加时间”最高(39.8%),“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最低(2.8%)。在6月龄添加辅食儿童仅占28.7%。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儿童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缺乏,在为其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剂的同时,应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行为宣传力度,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沈阳市3~6岁儿童出生体重、早期喂养方式对目前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 2011年在沈阳市选取3所幼儿园,对其全体3~6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发放调查问卷由家长回顾和填写儿童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情况. 结果 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分别为11.4%和3.5%.4~6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47.5%,母乳喂养的男婴3~6岁时身高明显高于人工和混合喂养的儿童(P<0.05),但人工喂养的男婴3~6岁时体重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儿童(P<0.05).早期喂养方式对3~6岁女童体格发育没有明显影响(P>0.05).巨大儿3~6岁时体格发育明显高于出生体重正常儿童(P<0.05). 结论 沈阳市巨大儿检出率较高,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4~6月辅食添加时间及食物种类存在问题较多,人工喂养和巨大儿可能是引起儿童时期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尤其早期喂养方式对男婴体格发育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阜阳农村173名家长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阜阳市农村家长对婴幼儿喂养行为干预的接受程度与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的关系,从而为研究适合阜阳市农村经济和资源现状的婴幼儿喂养结构提供依据,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3月16~21日对阜阳市4个县的4个乡中经济比较落后的12个自然村的所有2岁内儿童家长进行了“阜阳农村家长对婴幼儿喂养行为干预接受程度”的问卷调查。共调查173名婴幼儿家长。结果显示农村婴幼儿饮食结构种类单一,主要为谷类。动物性蛋白质添加率为52.1%,来源主要是鸡蛋和牛奶。蔬菜水果的添加率为33.2%,豆腐的添加率仅为28.4%;农村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不懂得如何利用现有营养食物资源喂养婴儿。要降低阜阳市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必须对全市农村婴幼儿家长的喂养行为进行干预。文章对阜阳市农村婴幼儿喂养结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省贫困地区6~24个月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和喂养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5个贫困县976名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儿童各类食物的首次添加时间、调查前24h各类食物添加频次和家长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976名6—24月龄婴幼儿中低体重发生率为2.3%,生长迟缓发生率为3.3%,贫血发生率41.2%。婴儿6个月时及时添加辅食仅占到32.0%,24h食物回顾调查发现深色蔬菜水果和红心薯类的添加率为32.1%,动物性食物仅占30.9%。婴幼儿母亲对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等基础营养知识缺乏,以“孩子缺钙会诱发哪种疾病”和“哪类食物是钙的良好来源”知晓率最高(57.1%、57.8%),“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哪种疾病”知晓率最低(17.6%)。生长迟缓与贫血儿童家长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低,分别为(13.4±4.8)和(14.6±4.1)。结论山西省农村贫困地区6~24个月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的宣传力度,合理的辅食添加是减少贫血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永宁县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调查,了解永宁县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以及喂养状况,为婴幼儿合理喂养、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永宁县1个社区和1个乡镇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婴幼儿一般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身长)、体重,采用WHO推荐使用的Z评分方法来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城镇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27.3%,农村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4.7%,母乳喂养率较低。城乡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差异较显著,城镇≤6月婴幼儿主要添加蛋类、乳类和水果,农村谷类和乳类添加较多,6月龄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城乡差异,除谷类、蔬菜、豆类添加率农村高于城镇外,其他辅食添加率均为城镇高于农村。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低体重率为3.55%,消瘦率为2.03%,发育迟缓率为15.48%,超重率为9.64%,且农村高于城镇。因为农村婴幼儿发育迟缓率较高,实际属于生长迟缓型肥胖。结论:大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全面加强婴幼儿喂养的宣传与指导,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婴幼儿抚养人应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西安市≤6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状况及营养状态,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10个社区或村(5个属于城镇街道办事处,5个属于村镇政府),在每个社区或村随机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2021年6—8月在选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6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婴儿进行体格检查(身长及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对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婴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 714名婴儿参与本研究,男婴5 951人,占50.80%,女婴5 763人,占49.20%。≤3月龄占45.65%,4~6月龄占54.35%。共有1 972例≤6月龄婴儿检出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83%。其中生长迟缓的发生率为1.15%,体重不足的发生率为0.96%,消瘦的发生率为1.47%,贫血发生率为1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情况(部分母乳喂养OR=1.440,人工喂养OR=1.523)、户籍所在地(OR=2.396)、添加辅食类别数量>2种(OR=1.690)、摄入蛋黄(OR=1.657)、摄入水果(OR=1.355)为≤6月龄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市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贫血为主要的营养不良原因。户籍所在地、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类别数量、摄入蛋黄及水果是6月龄及以下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可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母亲KAP(知识、态度、行为)对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为防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8月武汉市儿保门诊首次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1858例6月龄至36月龄婴幼儿抽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母亲KAP水平,予以教育指导及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后再次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31.3%。母亲中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知识欠缺,对铁缺乏及其引起的疾病等知识贫乏,喂养行为不科学,尤其在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系统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等方面掌握明显不足,造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而对母亲进行喂养方式、食物提供及健康教育指导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情况明显改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17.5%。结论 应开展多层面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知识专项宣传,提高母亲对贫血的认知水平,从饮食理念、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等方面改善母亲的喂养习惯,并要求其长期保持,以此逐步地养成其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婴幼儿贫血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村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和湖北两省“中澳项目”6个项目县/市的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并对其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1名6个月~2岁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为31.96%,其中有93.15%为轻度贫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看护人、家庭收入水平、看护人对孩子未来身高有无期望、6月龄以内喂养方式、是否了解监测生长发育的方法、1年以内健康体检次数、泥糊状食物和肉类食物添加时间、是否补充维生素 D、每周食用肉类和禽蛋的频率、有无体质量低下和生长迟缓为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长迟缓、家长对婴幼儿无身高期望是贫血的危险因素;按期体检、6月龄以内喂养方式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食肉及食禽蛋频率高是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中部两省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贫血率较高,贫血程度以轻度为主。加强普及抚养人科学喂养及育儿知识、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将有助于降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和彭山县、万县农村4~12月龄婴儿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发现农村婴儿的贫血率显著高于城市,随月龄增加而增加,而血红蛋白浓度随月龄增加有所下降。城乡婴儿的性别与贫血率和血红蛋白浓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影响婴儿贫血率的因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10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分析北京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10年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北京市1990~1999年儿童保健年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①北京市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按NPA定义,1999年达90.99%;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由1990年的2.44%下降到1999年的0.60%;儿童贫血、佝楼病患病率分别由1990年的7.23%、3.50%下降到1999年的2.67%、0.76%;②同期农村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佝楼病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3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及贫血患病率高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 提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是婴幼儿和农村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内蒙古某地区0~2岁蒙、汉族婴幼儿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喂养、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提出建议。方法:以乡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蒙、汉族2岁以下婴幼儿336人及其照料者,于2004年4月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测定,了解婴幼儿喂养方式、生长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蒙、汉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低于WHO推荐标准,平均生长发育水平较低,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0%和12.2%(P<0.05),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分别为11.6%和51.0%(P<0.05)。蒙、汉族儿童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9.3%和73.9%,平均断奶时间分别为13.2个月和15.1个月。儿童照料者营养知识缺乏,知识得分分别为3.7分和4.0分。婴幼儿6个月内喂养方式、儿童照料者受教育年限、照料者喂养知识及儿童出生身长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应对贫困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照料者的营养知识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倡适时、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和减少儿童营养不良及相关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