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Graves甲亢(Graves’disease,GD)后引起早发甲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GD患者,男115例,女316例,年龄13~83岁,平均年龄(38.32±12.34)岁,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7.26±3.68)MBq.g-1的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随访1年。收集每例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甲状腺质量、24 h摄碘率、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时间及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等,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131I治疗后3个月甲减率20.19%(87例),6个月甲减率45.71%(197例),9个月甲减率43.85%(189例),1年甲减率42.69%(184例)。χ2检验结果显示,病程(χ2=6.431,P=0.040)、甲状腺质量(χ2=26.040,P=0.00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χ2=33.523,P=0.000)、ATD治疗时间(χ2=8.527,P=0.014)及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χ2=26.046,P=0.000)是131I治疗GD后引起早发甲减的相关因素。结论131I治疗GD致早发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实施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在有效提高GD的治愈率同时降低早发甲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1994年1月~1999年9月共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8例,均抢救成功,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经临床及有关辅助检查确诊为甲亢,口服他巴唑治疗6个月~12个月,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5岁~38岁。1.2 诊断依据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413例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1236例甲亢患者I治疗,每克甲状腺组织I给予剂量为1.85~3.70MBq,并实行剂量个体化。结果 1236例甲亢患者继发甲减413例(33.4%),其中94.0%患者发生于第1年。性别与甲减发生率无明显关系,而年龄、甲状腺大小、有无突眼、病程、I剂量及治疗次数都与甲减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I治疗甲亢后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413例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1236例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给予剂量为1.85~3.70MBq,并实行剂量个体化。结果1236例甲亢患者继发甲减413例(33.4%),其中94.0%患者发生于第1年,性别与甲减发生率无明显关系,而年龄、甲状腺大小、有无突眼、病程、131I剂量及治疗次数都与甲减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131I治疗甲亢后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413例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1236例甲亢患者行131Ⅰ治疗,每克甲状腺组织131Ⅰ给予剂量为1.85~3.70 MBq,并实行剂量个体化.结果 1236例甲亢患者继发甲减413例(33.4%),其中94.0%患者发生于第1年,性别与甲减发生率无明显关系,而年龄、甲状腺大小、有无突眼、病程、131Ⅰ剂量及治疗次数都与甲减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131Ⅰ治疗甲亢后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约70~80%并有心脏损害,其中合并心包积液者占30~80%,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报告我院1982~1989年10月以来收治的甲减并心包积液患者16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4例;发病年龄25~66岁,40岁以上12例,平均46.7岁;确诊前病程45天~18年,平均4.19年。其中乔本氏甲状腺炎4例,乔本氏甲状腺炎手术切除后2例,甲亢同位素~(131)碘治疗后1例及原因不明者9例。诊断标准 1、有甲减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2、超声心动图或B型超声波显示有心包积液;3、排除其它病因;4、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合并甲亢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2月~2000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4例 ,其中重型肝炎合并甲亢14例 ,现将此14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4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13例 ,女1例 ,年龄25~66岁 ,平均 (41±11)岁 ,所有病例均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确诊。1 2甲状腺机能情况 :原有甲亢史半年~3年者10例 ,其中仅有4例规则服抗甲亢药物 ,6例治疗不规则 ,或至发病前已停药1个月~半年。4例患者原无甲亢史 ,至入院后确诊。入院时有心悸6例 ,…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腹泻 (甲亢腹泻 )是常见的甲亢合并症之一。临床上对本症不够重视 ,易误诊、漏诊 ,现将我院收治的 4 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甲亢 2 32例 ,符合甲亢腹泻诊断标准 4 6例 ,占 19 8%。其中男 10例 ,女 36例。年龄 2 0~ 39岁 2 8例 ,4 0~ 5 9岁 17例 ,大于6 0岁 1例。病程 2个月~ 8年。 4 6例中先诊断甲亢 ,后诊断甲亢腹泻 2 8例 ;甲亢诊断明确 ,而以腹泻为主诉诊断其他肠道疾病 ,后修正诊断为甲亢腹泻 15例 ;以腹泻为主诉诊断其他肠道疾病 ,后修正诊断为甲亢和甲亢腹泻 3例…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并发周期性麻痹(周麻)是比较常见的甲亢性肌病[1],国内报道约占甲亢患者总数的19%~38%[2]。我院自195907以来应用131I治疗甲亢6280例,其中并发周麻90例占14%。国内外有关131I治疗甲亢并发周麻的报道不多,为了提高疗效,减少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发生率,我们对该90例甲亢并发周麻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及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中男74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岁,均系我科住院或门诊病人。病程大于10年者1例,6~10年者9例,半年~5年者59例,小于半年者21例。原发性甲亢71例,复发性甲亢19例,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431例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甲状腺质量、甲状腺质地、24 h摄碘率、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31I治疗后3个月痊愈156例(36.19%)、未愈275例(63.81%)、甲减87例(20.19%);6个月痊愈244例(56.61%)、未愈187例(43.39%)、甲减197例(45.71%);9个月痊愈270例(62.65%)、未愈161例(37.35%)、甲减189例(43.85%);1年痊愈283例(65.66%)、未愈148例(34.34%)、甲减184例(42.69%)。对131I治疗后1年的痊愈组和未愈组数据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病程(Z=-2.434,P=0.015)、甲状腺质量(t=5.725,P=0.000)、24 h摄131I率(t=2.431,P=0.015)、FT3(t=3.990,P=0.000)和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χ2=26.649,P=0.000)是可能影响131I治疗甲亢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P=0.028)和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P=0.000)是影响131I治疗甲亢痊愈的因素。结论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良好,但甲减的发生率也较高。病程和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是影响131I疗效的主要因素。采用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需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以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甲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系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甲亢最常见于Graves病[1 ]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有不足之处 ,介入治疗甲亢 ,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采取介入栓塞甲状腺动脉的方法对 6例难治性甲亢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6例患者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1~46岁 ,平均 3 3岁。甲状腺肿大 4例Ⅲ度 ,2例Ⅱ度 ,4例合并恶性突眼。病程 3~ 8年 ,中位值 4 5年。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1 8 97~ 48 71pmol L ,中位值 3 9 69pmol L ,游离甲状腺素 (FT4 ) 69 …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大部切除目前仍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治疗的最理想的方法,治愈率达95~97.2%,死亡率已降至0.1%以下。我院1981~1991年共手术治疗甲亢107例.无一例死亡,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7例,原发性甲亢95例,继发性甲亢12例;男性20例,女性87例;年龄17岁~68岁。病程为5个月至11年。合并心脏病14例,其中严重房颤伴在心衰竭1例,周期性麻痹2例,血小板减少症1例。临床表现:全组病例均有典型的甲亢表现。甲状腺Ⅱ度肿大67例,Ⅲ度肿大40例,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状况,同时了解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后血糖及血脂情况分析。方法 40例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均空腹12h以上,于清晨抽静脉血检测血糖(GLU)、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对比:甲亢患者GLU明显降低,血脂明显升高;甲减患者GLU明显升高,血脂明显降低。结论甲亢或甲减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其血糖、血脂水平均恢复正常,提示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异常变化会直接和间接影响患者体内血糖、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手术后复发的再治疗,有药物治疗、~(131)Ⅰ治疗和手术再治疗。目前对再手术临床上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我院自1985年6月至1998年5月共再手术治疗了术后复发甲亢病人3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甲亢术后复发37例(原发甲亢31例,继发甲亢6例),男6例,女31例。年龄28~58岁,平均39.3岁。第一次手术时年龄15~44岁,平均24.7岁。距第一次手术时间7个月~12年9个月,平均4年2个月。甲亢复发后病程2个月~6年10个月。甲状腺肿大Ⅲ°以上者22例,切除标本>80g20例,最重达382g。有明显气管压迫症状3例,合并甲亢性心脏病5例(13.5%),有心脏扩大4例,心房纤颤3例,心衰1例。合并甲状腺癌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桥本病1例。  相似文献   

15.
对于原发性甲亢而言 ,采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从而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 ,是目前治疗甲亢有效而快速的方法。我院自 1981~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甲亢 2 38例。现总结其围手术期一些重点问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8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187例 ;年龄2 9~ 5 8岁 ,平均 39岁。术前均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 ,病程 1~ 10年。术前合并有甲亢性心脏病 4例 ,糖尿病 4例 ,肺部感染 2例 ,气管受压 1例。1 2 处理1 2 1 术前准备 本组术前均有 3个月以上的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史 ,停用后改服复方碘溶…  相似文献   

16.
于1990~2002年,我院收治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3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随访。其治疗效果满意,无远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女26例,男4例。年龄9~15岁,平均12.6岁。原发甲亢2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5例。1.2 术前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4年,反复发作改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2)确诊甲亢后未经药物治疗即选择手术治疗18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碘剂、抗甲状腺药物及心得安等药物在甲亢病人术前准备中的广泛应用 ,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但因其死亡率高 ,故仍应引起临床重视。作者自 1995年以来 ,对我们三家医院的 6 8例甲亢患者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加碘剂及心得安做为术前用药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6 0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 (Graves病 ) 6 4例 (包括 1例术后复发者 ) ,继发甲亢 3例 ,高功能腺瘤 1例。 6 8例病人均无明显地塞米松禁忌者。1 2 方法 作者采用河南医科大学王庆兆“大剂量地塞…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机能亢进并发心脏病 ,称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约占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总数的 1 0—2 2 % [1] 。临床表现特殊 ,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 ,掩盖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其他症状 ,极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将我科自 1 994年至今治疗的 1 6例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目的是提高对正确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甲亢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根据董承琅等主编的实用心脏病学所提出的诊断标准。第三版所提。1 2 一般资料男 4例 ,女 1 2例 ,年龄在 3 8— 70岁 ,平均年龄5 8 8岁 ;误诊时间 3月— 2 12 …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的肌病中,以甲亢性周期麻痹(简称甲亢麻痹为多见)。本文总结1970~1983年经住院诊治的该类患者14例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36.6岁(20~51)。出现甲亢症状到临床确诊投药时间平均10.77月(2周~60月)。麻痹见于甲亢前者7例,平均13.8月(1月~60月),和甲亢同时出现者2例,5例出现在甲亢后8.8月(3月~12月)。  相似文献   

20.
周国祥  梁明 《贵州医药》1989,13(3):163-164
本病目前尚缺乏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85年10月至1988年1月采用隔日顿服大剂量强的松治疗内分泌浸润性突眼12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54岁,病程6个月~2年。均经吸~(131)I率、血清TT_3、TT_4、TSH等测定,眼眶摄片或B超检查除外眶内球后占位性病变。12例中甲亢~(131)I治疗后症状部份缓解者5例,抗甲亢药治疗后缓解2例,疗程中~(131)I治疗1例,~(131)I治疗后甲减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