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套管针和静脉切开术在急诊抢救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科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的休克患者106例,将患者平均分为静脉套管针组和静脉切开组,每组53例,分别由同一高年资护士和医生操作。结果套管针组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方面优于静脉切开组,且平均操作时间短,每输入1000mL液体所需时间较静脉切开组少;套管针组从抢救措施开始到平均血压脉搏改善的时间较静脉切开组短。结论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急诊休克患者的抢救中为急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明显提高了急救效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抢救休克病人的关键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而针头要选择粗大易固定的,套管针是一种既安全,又易掌握的静脉输液装置。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套管针静脉穿刺成功率100%。一针成功率97%以上。 1 方法:①备齐用物:输液器、注射器、套管针。②选择好静脉: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套管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消毒,然后静脉穿刺,用注射器抽回见血,把套管针芯拔出,连续输液器固定好针头。 2 体会:①针头柔软易固定,不因休克病人易躁动而发生渗漏,防止静脉炎和静脉损耗等  相似文献   

3.
静脉通路的畅通是保证紧急抢救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尤其在血源不充足的条件下,应用静脉套管什输入大量液体;输血抢救病人至关重要,根据病情及年龄选择套管针型号,一般使用16G-22G号套管针,临床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从1997-10~1999-10共做妇产科手术1260例,使用静脉套管针患者840例,其中抢救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病人23例。其中破裂型官外孕并失血性休克6例;前置胎盘并失血性休克3例;胎盘早剥并失血性休克1例;剖腹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并失血性休克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救治老年患者中的优越性,用于指导,隘床治疗。方法将静脉留置针与常规静脉输液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静脉留置套管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渗漏率低、创伤性小和单位时间内输注量快等优点,适合于抢救治疗的需要。结论静脉留置套管具有可保留性,能够调节单位时间内的输注液体量,避免患者疼痛的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创伤性休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迅速,在抢救过程中,开放静脉通路并保持畅通是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对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施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失血性休克是外科、妇科常见的急重症。此时静脉输液的质量是抢救病人的关键所在。我院在近3年来改用一次性套管针输液、输血及用于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抢救休克,较前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1 正确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套管针 首先要对套管针的结构、特点、型号有所了解,保证质量可靠,尔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型号,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廖元芳 《北方药学》2011,8(5):62-62
休克会影响血液黏度的改变,微循环障碍是血液流变性障碍的结果[1]。因此,休克的病人首要的抢救措施是改善微循环障碍。在危重症休克小儿抢救护理工作中,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尤为重要,自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以来,我院儿科对12例危重症休克小儿采用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院前抢救危重患者如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患者,周围静脉不易选择时,广泛应用套管针在颈外静脉穿刺,既解决了患者反复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也是保护患者静脉措施之一。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补充血容量快速达到治疗目的。转运途中安全,为院前急救抢救患者生命的后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套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尤其与延长管和三通管连接,不仅方便了给药,而且在抢救大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当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也会给患者加深痛苦,如引起皮下血肿、静脉炎等并发症,穿刺不成功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那么如何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将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传统的静脉输液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治疗及手术的需要,套管针的使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对本科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2400例患者采取留置针静脉输液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机会,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避免每天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等优点,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手术中纠正脱水,休克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套管针在急救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病人静脉通道给药方法是抢救病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病人脱水、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 ,进行静脉穿刺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 ,套管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既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能及时准确持续的静脉给药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同时也是保护病人静脉的措施之一。套管针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套管针使用的优点 :1 1 对危重病人抢救时具有重要意义。1 2 口径大、使输液、输血的速度更快。1 3 套管针稳固性好 ,对不合作及烦躁不安的病人很适合使用。1 4 套管针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 ,减少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 ,…  相似文献   

12.
韩宁 《首都医药》2007,14(10):30-3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丰城中医院外科从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共成功救治创伤性休克80例,患者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由到严重损伤,而发生严重的创伤性休克,因为急性大出血,从而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发生死亡。静脉输血能快速补充血容量减少,有效纠正失血带来的全身休克症状,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最快捷、是有效的方法。通过我们快速的输血,严密的观察病情,和细致的护理,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针对这80例患者静脉输血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在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给营养进行静脉输注时静脉留置针是重要的工具,其有明显的被认可的优越性,如减轻患者穿刺的疼痛感,避免头皮针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对心脏内科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12年3月-2012年10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80例进行分析,穿刺失败、套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是应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间187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病例。结果本组病例抢救成功171例,抢救成功成功率:91.44%。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治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套管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时,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有利于保留生命通道、积极用药、紧急抢救;休克的患者使用套管针,以100—180滴/min快速补充血容量;躁动患者使用套管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浅表静脉的损伤;对于需大量补液的患者,可同时输入2—3组不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由此可见留置套管针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结合以上特点,使笔者联想到由于肿瘤患者化疗需要输入大量的液体,化疗药品有强烈的刺激性,化疗周期长,患者的血管逐渐变细变硬,弹性下降,产生硬结,致穿刺困难,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易引起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套管针与9号头皮针在抢救失血性休克中输液速度、输血速度、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液肢体自由活动度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哪一种输液方法更适合于急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应用。方法对符合选择条件的急诊失血性休克病人均采用手背部及前臂表浅粗直静脉,分别以上述两种方法快速输液、输血,扩容升压,对比两种输液方法在速度上的差异和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输液肢体自由活动度。指标:输液速度、输血速度、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液肢体自由活动度。结果①套管针输液速度快,②套管针输血速度快,③套管针局部不良反应少,④输液肢体受活动影响较小。结论套管针更适合于急诊失血性休克的抢救输液,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静脉套管针在手术中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静脉套管针在手术室、麻醉科中应用较广,主要用于外科、胸科、妇产科、骨科等大手术中。尤其在手术过程中,伤口创面大、渗出液较多的情况下,能快速补充血容量,稳定生命征,是抢救危重病人静脉给药的主要途径。我科于1997年开始用静脉套管针,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997年起始用静脉套管针,共3800例,其中四肢静脉穿刺3700例,头皮静脉穿刺ZQ例,颈外静脉穿刺80例(主要用于病人四肢静脉无法穿刺的情况下进行)。二、操作方法选择前臂较起直的有弹性静脉,消毒范围直径约8cm。因套管与针芯较密合,故使用前应稍作松动,穿…  相似文献   

19.
静脉套管针在我国的应用日渐增多。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而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我院套管针在临床科应用广泛,病人反馈信息感觉舒适安全,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针有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在静脉留置时间长、不宜脱出血管等特点,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