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率失常药物,未发生心动过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以减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LAO)30°~45°透视下细标消融电极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最短V-A和A-V间期,影像学证实该类旁道位于右前间隔的前上方,邻希氏束5 mm以内,有效消融靶点记录到H波,其振幅明显小于希氏束电图H波振幅.强调在窦律下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低能量放电.结果 10例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短暂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余8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6~40(19.5±10.9)月,仅1例术后7个月复发,但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在准确标测和消融下,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邻近希氏束的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邻近希氏束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的策略。方法:对43例邻近希氏束的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其机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希氏束旁路的消融在心动过速时进行,而室性心动过速则在窦性心律时消融。记录手术过程、所用器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3例中,10例为希氏束旁路,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30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为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首次射频消融成功率为93%(40/43),复发2例,再次消融均成功。30例使用了Swartz R0鞘管。3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消融慢径路时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结论:邻近希氏束的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但有一定的特殊性,应采取不同的消融策略,术中尤需避免损伤希氏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5a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84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810例,计有旁道869条,其中左侧旁道532例,右侧旁道278例,其中双旁道15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21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53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早搏(PVT)139例,房性心动过速(AT)29例,心房扑动(AF)32例,心房颤动(A)f84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67%,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所致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22%.并发症发生率为3.14%,其中1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疗效最佳.并且能够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男532例,女419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患者年龄6~78(42.5±14.6)岁,心动过速发作史1个月~42年,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69例,计有旁道578条,其中左侧旁道患者462例(分布位置:左游离壁364例,左前壁41例,左后侧壁57例),右侧旁道79例,双旁道9例(右侧6例,左侧3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9例(右侧5例,左侧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41例,其中260例存在前向跳跃式传导,16例存在逆向跳跃式传导,65例无跳跃式传导。室性心动过速(VT)19例,房性心动过速(AT)22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9%,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5%。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1.7%。8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后有2例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交替出现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12例发生假性动脉瘤,1例气胸和1例心包填塞。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尤以AVRT和AVNR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6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26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682例,计有旁道691条,其中左侧旁道542例,右侧旁道140例,其中双旁道9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3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62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心房扑动17例,心房颤动36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5%,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8%。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4%。并发症发生率为0.79%,其中2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隔部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67例间隔部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消融成功率为98.5%(66/67),3例发生Ⅱ度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55%(3/66)。结论:虽然房室旁路的消融手术成功率高、操作安全,但间隔部旁路消融仍具有挑战性。熟练的心电生理和解剖知识、精确标测、低功率放电、增加消融电极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旸  贺涛  刘明江  陶剑虹 《西部医学》2012,24(11):2131-2133
目的评估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心内科近两年382例伴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左侧旁道、右侧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后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74例,其中左侧旁道113例,右侧旁道6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08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4%,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达98.4%。射频消融术后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右侧旁道消融复发率高于左侧旁道及双径路。  相似文献   

9.
报道15例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其中双旁道9例,单旁道并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并慢快/快慢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共计消融旁道24条和房室结慢径6例,总成功率100%,随访6-48月无复发,无房室阻滞及其他并发症。结果表明:采用恰当的方法消融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盈状窦电极、高位右心房电极、希氏束电极、右室电极,经高位右房、右心室程控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确定室上速发作类型,标测并消融。消融终点: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程控刺激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跳跃现象消失,或虽存在但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室上速,即使有心房回波,不超过一个;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显性预激delta波消失,心室起搏呈室房分离或递减性传导,希氏束导管A波最早;隐匿性旁路:心室起搏放电时VA分离,偏心传导消失,出现室房分离或希氏束导管A波最早的室房递减性传导或心动过速终止于旁道逆传。结果 46例均成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5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术中、术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气胸、瓣膜损伤、死亡等并发症,随访3月~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极少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激旁路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动过速复发的原因。方法对53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进行随访(7.6±3.2)年,回顾性分析其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530例患者中22例心动过速复发,总复发率4.1%。前150例的复发率为8.0%,此后的复发率为2.6%(P〈0.05);复发可晚于术后2年。复发与旁路部位和是否显性无关,与旁路逆传时靶点室房波的融合程度、放电显效时间和是否为多旁路有关(P〈0.05)。另有患者心动过速复发,并不是由于旁路传导功能的恢复,而是由于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靶点标测欠精确以及多旁路是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旁道 42例 ,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 ,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采取左前斜位 30°透视下 ,细标消融导管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 ,即最短AV和VA间期且A/V比例≤ 1/ 4或AV或VA波融合处即可消融。结果 :除 1例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未阻断、逆传阻断外 ,其余 41例旁道均被消融阻断 ,成功率 97 6 %。随访期 2 2± 3 6 ( 1~ 6 4)个月 ,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 7例 ,4例再次消融成功 ,复发率 2 2 8%。结论 :RFCA治疗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导管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且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8例患者,其中左侧旁路142条,右侧旁路112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8.8%。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中注意操作经验的积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近3年2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30个月,232例患者中227例RFCA治疗成功,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8%,复发率为2.16%(5/23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7%(2/232),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精确的定位、仔细熟练的操作以及严格控制消融的能量和时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电生理特点和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疗效。方法:7例患者(男3例;女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发作或右室起搏时,沿房室环标测最提前的逆传房波(EAA′)作为消融靶点,常规方法消融旁道,阻断其传导。结果:7例患者均呈典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发作,但持续时间较长,心功能均正常。SVT发作时R-P′间期较长,为(196±24)ms,R-P′/P′-R比值多>1,逆P波在下壁导联为负波。电生理检查证实均存在只有逆传功能的房室旁道,传导速度慢,靶点处V-A间期为(163±22)ms,并具有递减传导的特性。7条旁道分别位于右后间隔4条、右中间隔1条、左后间隔1条及左后壁1条。7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平均X线时间(11±3)min,无并发症。随访3-34个月无复发。结论:PJRT是递减传导的房室慢旁道参与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FCA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RFCA 法治疗17例SVT儿童(年龄≤14岁),男10例,女7例;年龄8-14岁,均为药物预防无效或药物不能耐受而又反复发作者。结果17例患者中,房室结双经路(AVNRT)4例、右侧房室旁路(RAP)7例、左侧房室旁路(LAP)5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消融成功15例,1例RAP患儿消融失败,1例AT患儿未作消融术,1例His旁旁路患儿术后2个月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48个月,所有患儿均无SVT发作,未发生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RFCA是治疗儿童顽固性S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德超  王荧  曹文斋 《四川医学》2010,31(8):1119-112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10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旁路在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或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消融,双径路则采用慢径改良。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成功率为97.1%(204/210),其中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119例,成功率95.0%;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91例,消融成功率为100%。4例(1.9%)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3例(1.4%)患者复发,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获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