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脱髓鞘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3-55(MOG33-55)配以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诱发EAE模型。将小鼠分为CFA对照组、EAE模型组和GBE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GBE70mg/kg)。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行为学实验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BE对EAE小鼠的影响。结果:GBE组小鼠各时间段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EAE组(P0.05),行为学检测显示发病高峰期falling latency时间较EAE组延长10s;GBE组较EAE组视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增高,可见MBP阳性髓鞘结构包绕轴突;海马伞矢状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证实GBE组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较EAE组明显减少,但是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与EAE组无明显差别。结论:GBE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延缓EAE小鼠脱髓鞘进程,提示GBE对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髓鞘脱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脱失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同源脑白质匀浆建立猴实验性变应性脑髓炎(EAE)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急性EAE猴脑脊液CD4^ 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CD8^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轻度升高;颞叶深部白质有大量CD4^ T淋巴细胞和少量CD8^ T淋巴细胞浸润,而对照组均未见变化;髓鞘内板层松解和轴突髓鞘分离,而髓鞘外板层正常,轴突也保存完好,少突胶质细胞(ODC)的部分胞浆明显水肿,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或断裂,核部分溶解。结论:提示EAE脱髓鞘免疫因子最早攻击的靶是少突胶质细胞,而不是髓鞘本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降纤药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初步探讨纤维蛋白沉积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OG35-55免疫的C57雌性小鼠,诱发EAE动物模型,分别在免疫后立即(预防组)及免疫后出现症状(治疗组)隔日连续给予降纤药巴曲酶注射至实验结束,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于免疫后30天、40天及60天分别将预防组、治疗组及EAE对照组小鼠脊髓与小脑组织取材后进行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染色分析,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药物干预对炎性浸润、脱髓鞘、纤维蛋白沉积及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降纤预防组及治疗组均可明显减轻EAE小鼠的发病症状、降低临床评分。预防组和治疗组较EAE未用药对照组小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脱失及胶质细胞活化减轻,但轴索损害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显示,预防组和治疗组较EAE未用药对照组的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升高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示MBP蛋白表达升高而p-Akt表达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证实了预防及治疗组MBP的mRNA表达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mRNA表达也升高。结论:在EAE的发病过程中纤维蛋白沉积发挥了重要作用,巴曲酶通过有效降低EAE小鼠体内的纤维蛋白从多个方面改善临床症状和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杜敏  刘扬  蒋朴  彭玲珑  郭冉  刘光建  徐颖 《免疫学杂志》2014,(12):1069-1072,1086
目的观察新生小鼠高氧暴露后,小胶质细胞功能变化及未成熟脑内NG2细胞的凋亡情况,以探讨小胶质细胞在高氧未成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3 d(PND3)小鼠持续90%高浓度氧暴露48 h,建立新生鼠未成熟脑高氧脑损伤模型,并腹腔注射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米诺环素,将小鼠分为对照(A)组,空气+米诺环素(AM)组,高氧(O)组和高氧+米诺环素(OM)组,其中AM组和OM组给予45 mg/kg米诺环素。免疫组化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TLR4(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及NG2细胞(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O组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TLR4表达上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O组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免疫荧光双标可见NG2与Caspase-3共表达。而与O组相比,OM组TLR4和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Caspase-3表达及NG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围生期常压高浓度氧暴露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上调TLR4表达引起炎症反应致未成熟脑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祖细胞(NG2+);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可明显减轻高氧未成熟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促吞噬肽(Tuftsin)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模型中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应用微量注射泵皮下缓慢注射500μmol/L Tuftsin。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28 d处死各组小鼠并取其脑和脊髓组织,观察并比较各组炎性细胞浸润部位及程度、有无脱髓鞘及脱失程度,以及比较各组IL-10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Tuftsin干预组小鼠发病率比EAE模型组低,平均神经功能评分小于EAE模型组(P0.05)。2Tuftsin干预组较EAE模型组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和髓鞘的脱失程度及范围减轻(P0.05)。3Tuftsin干预组的IL-10的表达量比EAE模型组高(P0.05),TNF-α的表达比EAE模型组低。结论:Tuftsin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增强抗炎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保护功能,降低EAE模型小鼠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程度,减缓EAE小鼠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及髓鞘再生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作用。方法:应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及地塞米松组,观察各组临床症状;采用HE染色、LFB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免疫后第13、20、30 d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炎症反应、髓鞘脱失及髓鞘再生情况。结果:地塞米松显著降低EAE小鼠发病率、延缓起病时间、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各个时间点地塞米松组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及轴索变性程度较EAE组明显减轻。免疫后第20、30 d,EAE组Olig2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后各时间点,地塞米松组Olig2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第13、20 d较EAE组明显增加。结论:地塞米松可增加脊髓组织Olig2表达、促进髓鞘再生,这可能为地塞米松治疗EAE及多发性硬化的效应途径。  相似文献   

7.
NG2~+胶质细胞在EAE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课题组应用PDGFRα-CreER特异地诱导白喉毒素在NG2~+胶质细胞中表达,成功地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部分剔除NG2~+胶质细胞。研究发现部分剔除NG2~+胶质细胞的小鼠CNS中在诱导Active-EAE和Th1-EAE的发病过程中,表现为临床症状减轻、髓鞘蛋白脱落减少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说明NG2~+胶质细胞能够增强胶质细胞的作用以加重Active-EAE和Th1-EAE的发病程度。与此相反,在Th17-EAE小鼠中,NG2~+胶质细胞能够抑制EAE的发生。这些结果提示NG2~+胶质细胞在不同诱导方式EAE发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应该区别对待。这一结果将帮助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57BL/6野生型(WT)和Tlr4敲除(Tlr4-/-)小鼠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建立EAE模型。定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苏木素-伊红(HE)和劳克坚牢蓝(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结果:MOG35-55免疫后,与WT组相比,Tlr4-/-小鼠体重下降程度较轻、发病时间延迟、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髓鞘脱失减轻、MBP表达增加。结论:敲除Tlr4可减轻EAE小鼠的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机制.方法 用MOG35-55肽和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剂诱导建立C57BL/6小鼠的EAE模型;分离纯化培养骨髓来源MSC细胞;临床评分和脊髓组织切片评估小鼠的发病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AE组,MSC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TGF-β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3组小鼠脾脏细胞中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结果 分离纯化C57BL/6小鼠MSC成功;MSC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降低,且脊髓组织切片显示T细胞浸润显著减少;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4,TGF-β显著高于对照组(t=7.719、17.17,P均<0.01)和EAE组(t=54.45、48.36,P均<0.01),IFN-γ,TNF-α低于对照组(t=104.90、1.998,P均<0.01)和EAE组(t=270.1、13.58,P均<0.01);脾脏细胞中CD4+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15.91,P<0.01)和EAE组(t=33.39,P<0.01).结论 MSC能够有效改善EAE小鼠的症状;其对EAE小鼠的治疗作用是通过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TGF-β)和Treg细胞并下调促炎因子(IFN-γ,TNF-α)的水平,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EAE对照组和冬凌草甲素治疗组,免疫后的第3、 5、 7天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15 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各组小鼠的发病情况;发病高峰期脊髓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炎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OG反应性CD4~+ T细胞的增殖、凋亡,致病性1型辅助T(Th1)细胞、 Th17细胞的分化;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的NF-κBp65(p-NF-κBp65)和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p-I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治疗组EAE小鼠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延迟,且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骨髓炎细胞浸润减少;冬凌草甲素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髓鞘抗原反应性CD4~+ T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抑制致病性Th1细胞、 Th17细胞分化,降低IFN-γ、 IL-17水平;冬凌草甲素可抑制IκB、 NF-κBp65的磷酸化。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化及炎性因子的分泌减轻小鼠EAE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caveolin-1-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Rn-MAPK-1control siRNA)及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4组。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caveolin-1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aveolin-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1)siRNA转染72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81.5±2.8)%;而且转染组MSCs的caveolin-1mRNA转录下降(P0.05);MTT提示转染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2)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其中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NF-M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3)随诱导时间延长,各组caveolin-1表达持续增加,诱导6d达到峰值,与诱导前、诱导6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转染组与其它各组同时点的caveolin-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caveolin-1为标记蛋白的脂筏在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croRNA-9-1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microRNA-9-1-LV)并感染小鼠MSCs,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感染microRNA-9-1-LV)、阴性对照组(感染FU-RNAi-NC-LV);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感染后小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感染后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PT-PCR检测MAP-2 mRNA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1)阳性克隆PCR证明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孔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为1×1012 TU/L。(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感染成功,MOI值为20,感染4 d时感染率最高,细胞存活率较高,感染率可达 91.3%±4.2%。(3)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其中以感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和MAP-2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 (1)MicroRNA-9-1-LV可高效感染小鼠MSCs。(2) 感染miRNA-9-1-LV后MSCs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向神经细胞分化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荧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纯化荧光小鼠MSC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并转染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NGF的表达,观察β-NGF阳性的MSCs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作用。结果:荧光小鼠MSCs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且荧光不随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而衰减。重组质粒pcDNA3-β-NGF转染MSCs后β-NGF阳性率为(37.12±2.14)%,高于MSCs组[(2.36±0.62)%]和空白对照组[(1.4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β-NGF转染MSCs上清液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长度[(31±3)μm]较pcDNA3转染MSCs组[(23±4)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β-NGF基因转染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产物能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β-NGF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的荧光小鼠MSCs能正确、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β-NGF。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521(Zfp52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MSCs,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Zfp521-siRNA)和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诱导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及诱导前、后Zfp521的表达变化。结果: (1)siRNA转染72 h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84.1%±2.3%,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Zfp521 mRNA表达下降(P<0.05);(2)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和MAP-2表达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3)Zfp521在各组细胞中均有表达,诱导后Zfp521表达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结论: Zfp52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中表达下降,抑制Zfp521表达可促进神经元的分化,提示Zfp52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外源性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命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目的基因的质粒pEGFP-hTERT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入人骨髓MSCs中,并用G418筛选法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与扩增。通过RT-PCR和PCR-ELISA对转染前后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检测。将转染细胞在EGF和bFGF的联合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并用RT-PCR进行鉴定。结果: 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阴性,且端粒酶呈阴性而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 hTERTmRNA表达阳性,且端粒酶呈阳性。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在体外已连续传到第35代,而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传到第20-25代左右已衰老死亡。 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经EGF和bFGF的联合诱导后,较多细胞出现了典型的神经元样形态,且经RT-PCR检测表明,神经元特征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亚单位M(NF-M)表达增强。结论: 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在人骨髓MSCs中获得异位表达,并能诱导人骨髓MSCs的端粒酶活性。外源性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不仅可以使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寿命明显延长而且不影响其维持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基因(PDX-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新型纳米载体Superfect介导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MSCs,G418筛选,分步法进行体外诱导;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胰岛素阳性细胞的比例,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胰岛素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诱导后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能力。结果:Superfect可高效介导重组载体在骨髓MSCs表达,随着转染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PDX-1~ MSCs分化为胰岛素阳性细胞数较转染空白载体和PDX-1~-MSCs组明显增多;诱导后细胞表达胰岛素,转染PDX-1基因后表达明显增加;PDX-1~ MSCs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表现出不同的胰岛素分泌反应。结论:骨髓MSCs体外能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PDX-1能显著提高其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Superfect 高效介导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含有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提高重组载体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表达效率,为骨髓MSCs作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RT-PCR体外扩增PDX-1 基因,双酶切后整合入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对重组载体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利用Percoll 细胞分离液体外培养大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后,Superfect 介导正确重组的载体转染骨髓 MSCs,检测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从而对转染条件进行优化;G418筛选阳性细胞后,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PDX-1 基因在骨髓 MSCs 中的表达。 结果:重组载体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载体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显示 85.9%的MSCs处于G0/G1期,提示骨髓MSCs具有强大的分化潜能;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转染的细胞呈现全细胞绿色荧光,Superfect 介导的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与其绝对用量和孵育细胞的时间有关;RT-PCR显示转染后PDX-1基因在骨髓 MSCs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PDX-1 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Superfect 能高效介导外源性基因在骨髓MSCs 中表达;转染外源性基因的MSCs可望成为一种理想的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内皮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MSCs,携带CGRP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未转染MSCs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CGRP蛋白表达;实验分为转染Lenti-CGRP的MSCs(CGRP)组、转染Lenti-CGRP的MSCs+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组(CGRP +CGRP8-37)及未经转染的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以鉴定其分化能力;细胞计数法观察转染CGRP后MSCs增殖的影响;Matrigel实验观察转染CGRP对MSCs形成管腔样结构能力的影响。结果:MSCs转染CGRP基因经诱导分化后的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转染CGRP组细胞数量增长较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trigel实验显示转染CGRP组细胞微血管新生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GRP+CGRP8-37组上述作用明显被抑制。结论: 转染CGRP基因能促进MSCs向内皮分化,并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促进微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BMP-2)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s tromalcells,MSC)与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携带hBMP-2基因的重组载体PcDNA3-hBMP2导人体外培养的MSC中,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继续扩增培养。细胞分为实验组(转染的细胞与BGC复合),对照组(单纯转染的细胞),在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原位杂交证实基因转染成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证实携带hBMP-2基因的MSC无致瘤性,转染的MSC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BGC均生长良好,BGC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基因转染的MS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BGC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基因转染的MSC复合BGC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Oct3/4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Oct3/4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 Oct3/4慢病毒载体(Oct3/4 -LV)并感染大鼠MSCs;实验分为感染组(感染 Oct3/4 -LV)、阴性对照组(感染FU-PGC-NC-LV)和未感染组3组;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各组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感染后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 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和Oct3/4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P-2和Oct3/4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MAP-2和Oct3/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阳性克隆PCR证明大鼠 Oct3/4 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孔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为2×1011 TU/L。(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大鼠 Oct3/4 慢病毒载体感染成功,感染复数(MOI)值为10,感染48 h时感染率最高,荧光表达最强;感染率可达83.4%±2.2%。感染组中,MSCs形态发生变化;MTT提示感染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3)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中以感染组诱导效果最佳,具有比较典型的神经元形态,NSE和MAP-2的表达率与其它各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4)感染组与其它各组同时点的Oct3/4表达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各组Oct3/4表达持续减少,诱导后5 h与诱导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Oct3/4在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