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估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下垂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刺激,通过临床症状、EGG、X线钡餐造影和胃排空试验综合判断疗效。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超过8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EGG明显改善(P<0.05 vs治疗前),部分患者行胃排空试验,结果明显改善,而对照组EG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下垂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胃的体位显著上升。结论:胃肠起搏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下垂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个体中,胃肠道内有害菌、有益菌等处于共生平衡状态,其稳态的打破与胃肠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引发胃肠菌群改变,失调的菌可能通过影响菌群代谢产物、导致胃肠屏障受损、抑制抗肿瘤免疫等方式促进胃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就高脂饮食引发胃肠菌群改变与胃肠肿瘤的关系;在高脂饮食介导下,菌群失调促进胃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胃肠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胃肠起搏治疗21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泰士WCH型胃肠起搏仪对21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治疗,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胃肠起搏仪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通过治疗前全面的护理评估,治疗过程中起搏频率、幅度的正确选择及皮肤护理,治疗后的健康指导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2.9%。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估胃电节律异常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003-01/2004-07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胃肠动力中心门诊就诊FD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治疗前均经体表胃电图检测诊为胃电节律异常,分为胃电节律过缓组(n=20)和胃电节律紊乱组(n=12)。应用泰士WCH型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患者临床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体外胃肠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犤(0.65±0.49),(0.67±0.65)分犦较治疗前犤(1.75±0.55),(2.00±0.43)分犦有显著改善(t=6.85,7.09,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结论:体表胃肠起搏治疗能有效改善胃电节律异常的FD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应否实施胃肠减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靖  王金桥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42-1443
目的:探讨在下消化道吻合手术后应否实施胃肠减压。方法:对256例行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减压与未减压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胃肠减压的作用。结果: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是否实施胃肠减压,其临床观察指标和恢复情况并无大的差异,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施胃肠减压者明显高于未减压者。结论: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不宜实施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营养联合胃肠外营养在COPD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祛痰、解痉、鼻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胃肠外营养,观察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 lb)、血淋巴总数(Tlc)、IgM、IgG、IgM等测定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2周后,Hb、Tp及A lb等营养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免疫指标中,Tlc及IgA在观察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提高(P<0.05),IgA及IgG在对照组治疗前后显著下降。结论:COPD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胃肠营养联合胃肠外营养能够有效的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呼吸肌肌力及机体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体表胃肠起搏对功能性胃肠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估胃电节律异常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s,FD)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003-01/2004-07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胃肠动力中心门诊就诊FD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治疗前均经体表胃电图检测诊为胃电节律异常,分为胃电节律过缓组(n=20)和胃电节律紊乱组(n=12)。应用泰士WCH型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患者临床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体外胃肠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0.65&;#177;0.491,(0.67&;#177;0.65)分]较治疗前[(1.75&;#177;0.55),(2.00&;#177;0.43)分]有显著改善[t=6.85,7.09,P&;lt;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结论:体表胃肠起搏治疗能有效改善胃电节律异常的FD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8.
急性胃肠损伤在ICU病房发病率逐年升高,急性胃肠损伤对脓毒症的预后和治疗都有影响.目前急性胃肠损伤的西医治疗多采取胃肠道减压、抗感染、应用有益菌等基础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急性胃肠损伤则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来控制炎症,修复肠黏膜,调节胃肠动力,从而达到改善胃肠道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脑肠肽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胃肠减压适应症、不良反应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治疗。胃肠减压使用是否恰当及有效,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各种文献对胃肠减压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护理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1胃肠减压的适应症1.1刘春丰[1]认为胃肠减压的适应症有(1)急性幽门梗阻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急性胃扩张高度膨胀,留置胃管吸出气体及液体减轻症状用于治疗;(2)急性消化道穿孔或腹腔空腔脏器破裂行胃肠减压,减少胃液及内容物向腹腔溢出,减轻中毒症状;(3)上消化道出血行胃肠减压抽出血凝块,观察胃…  相似文献   

10.
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胃肠动力研究方法学的发展,胃肠动力生理和病理研究的深入,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胃肠动力变化相应的胃肠激素水平与正常人有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本文就几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在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34-1835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腹痛108例作为观察组,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儿腹痛,并选取同时期正常小儿10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GEG-5D型五导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对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餐前、餐后的胃肠动力电信号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胃肠动力电信号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餐前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餐前VPP显著低于治疗前餐前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前F值(P<0.05),治疗后餐后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后VPP、F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餐前餐后VPP和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电图检查能够反映小儿胃肠电异常活动,可以有效地诊断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小儿腹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对腹部手术后24 h胃肠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后6~12 h口服或鼻饲小承气汤100 ml(鼻饲者夹管1.5 h开放),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与术后24 h胃肠电图波形平均幅值(P)、波形平均频率(f)、胃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RD)、波形反应面积(RA)。结果:术后24 h,治疗组8个导联的波形平均幅值及波形反应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7导联波形平均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 h胃肠电图2、3、4、5、6、7、8导联的波形平均幅值及波形反应面积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能提高腹部手术后胃肠电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使用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47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5例),其中试验组是在对照组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抗炎(乌司他汀)、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生长抑素(注射用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4、48和96小时分别对2组肠鸣音次数及血浆内毒素和D 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进行监测,并观察治疗24、48和96小时2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例数。结果 2组治疗24、48和96小时内毒素、D 乳酸和D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48、96小时肠鸣音次数均较前增加(均P<0.05);2组治疗24、48小时肠鸣音次数及内毒素、D 乳酸和DA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96小时肠鸣音次数、腹痛和腹胀症状消失例数均明显增加,内毒素、D 乳酸和DAO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SAP患者采用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可以尽早恢复患者胃肠动力,进而改善胃肠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的易位,防止出现肠功能衰竭,促进病情早期恢复,是一项简单的值得推广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个病种514例危重患者并发120例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变合并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发病率最高,感染性疾病次之,结论危重患者并发急性胃肠粘膜病突出症是病情凶险的标志,但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洛赛克与中药大黄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病人无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要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以引流出胃肠内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以免影响呼吸;降低肠道内压力,利于吻合口愈合。而胃肠减压是患者较难耐受的治疗措施,对该类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对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和增加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其中患者在行胃肠减压期间是否可以饮水的问题还持不同观点。为了科学地对待这个问题,特将笔者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和观点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450例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减轻缝线张力及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护理胃肠减压患者450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应用通腑汤加西医保守治疗和单纯应用西医保守治疗胃瘫综合征后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将其进行对比,明确通腑汤改善胃肠动力功能是否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相关。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通腑汤加西医保守治疗和单纯西医保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临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胃肠激素中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对通腑汤均能产生不同回应,激素变化后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结论通腑汤改善胃瘫综合征胃肠动力的机制是通过改变胃肠激素水平,从而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胃肠神经官能症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与常规治疗、心理暗示治疗并加用多塞平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与患者常规治疗及心理暗示治疗,疗程2周,随访3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P〈0.01)。结论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较好疗效,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宽中排气汤促进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治疗组术后6小时口服宽中排气汤50ml,4小时后再服宽中排气汤50ml;对照组术后6小时口服西沙比利片10mg,4小时后再服西沙比利片10mg。疗程24小时。结果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94.80%,对照组85.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治疗组94.81%,对照组84.O%。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宽中排气汤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张弘 《临床荟萃》1996,11(5):193-195
红霉素(eryuthromycin,E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自50代问世以来,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它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从一开始就被注意到,近来,人们在研究EM的胃肠道副作用时,发现EM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这一发现为EM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另一新天地,即利用其胃肠道激动剂的作用,治疗各种胃肠动力失调症,给胃肠运动障碍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就EM对胃肠促动力的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