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常规治疗,是以抑酸剂为主,到目前为止,已可使绝大多数溃疡在4-8周内愈合,但对深大或反复不愈的溃疡则难以愈合且疤痕形成较大,从而影响球部功能,最终仍需手术治疗;因此我院于1999年5月-2000年5月,采用镜下喷胶于溃疡面上联用兰索拉唑与单纯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相对比,以期观察胃胶联用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和疤痕影响及有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天津市兰索拉唑协作组兰索拉唑是导入氟元素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为观察其疗效,我们组织了全市10所医院的多中心观察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206例胃镜诊断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溃疡直径≥3mm),年龄为1...  相似文献   

3.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周疗效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低剂量兰索拉唑长期抑制酸维持治疗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的有效性。方法:将经4周兰索拉唑30mgqd治疗进入瘢痕期的6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入两个治疗组:组Ⅰ:兰索拉唑15mgqd,维持3个月,组Ⅱ:兰索拉唑15mgqd维持6个月,在维持治疗开始后第3、6、9、12个月末和出现溃疡复发症状时复查胃镜,并在维持治疗结束后胃镜检查时取胃液及胃粘膜测定胃液PH、总酸度、胃蛋白酶及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结果:经1年追踪随访,组Ⅰ和组Ⅱ患者的溃疡一年累积复发充分别为20.6%(7/34)和21.2%(7/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溃疡复发患者的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高于未复发者,PH值和胃粘膜氨基己糖含低于未复发者,差异均有显著性。红色瘢退期(S1期)溃疡患者的复发率高于白色瘢痕期(S2期)患者,吸烟者的复发率高于不吸烟者。4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3个月或6个月低剂量兰索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其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与奥美拉唑对照观察,疗效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抗HP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临床已取得良好效应,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有良好的抗溃疡作用.本文观测比较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灭滴灵、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所有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52岁,平均32.5岁,皆因上腹不适症状于门诊就诊,无明显心、肝、肾、肺疾病.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而入选,  相似文献   

7.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与奥美拉唑对照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周疗效显著,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53例经胃镜诊断为活动期十二指肠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及兰索拉唑联合应用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方法:59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其中30例口服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另一组29例口服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用法均为每日2次,疗程1周,继而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共1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10.
根除幽门螺杆菌(HP),预防复发已成为共识。兰索拉唑是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特异性的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等与酸相关性疾病。我们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3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针剂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将2005年4月-11月收集的216例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0例给予兰索拉唑(商品名:奥维加)30 mg、对照组106例给予奥美拉唑钠(商品名:洛赛克)40 m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续5 d,结果共有212例患者可供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试验组的临床显效率为73.39%,总有效率为95.41%,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为81.55%,总有效率为95.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试验组为(31.90±18.58)h,对照组为(28.00±18.31)h;止血率试验组为98.17%,对照组为99.03%,两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转氨酶轻度升高和皮疹(P>0.05).结论 兰索拉唑针剂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2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男160例,女72例,年龄为18~81岁,每日30mg于早餐前服用。24例服用2周,207例服用四周。结果和结论:服用2周的患者,其愈合率为95.8%(23/24),服用四周的患者愈合率为85%(176/207)。其统计学无差异(P>0.05),24小时胃内pH监护显示大多数时间内pH在4.0以上。半均pH值与中位值分别为7.1与6.4。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联合治疗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替普瑞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兰索拉唑(30mg,2次/d)、阿莫西林(500mg,2次/d)及替普瑞酮(50mg,3次/d)的3联疗法。连服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9例胃溃疡患者中愈合25例,好转1例,无效1例;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愈合40例,好转1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替普瑞酮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耐受性好,是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兰索拉唑与雷尼替丁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43例疗效比较海军116医院呼吸内科(安徽省安庆市,246003)王文祥方玉林1995年10月至1997年8月我们对43例慢阻肺、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兰索拉唑与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比较两药疗效,报道...  相似文献   

15.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是一种新的质子泵抑制剂。本文旨在比较晨服30mg或60mg兰索拉唑与睡前服300mg雷尼替丁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探讨兰索拉唑是否优于雷尼替丁及前者以哪种剂量较为合适。 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组别比较法。患者年龄18~75岁,溃疡直径3~25mm,6天内未用抗溃疡药物,3个月内未服铋剂。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6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具有好的疗效,患者腹痛等症状缓解的好,安全性很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10%。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使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我们对5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三联治疗,并观察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8.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验证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吐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经胃镜检查诊断的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8例作了观察,并与奥美拉唑组34例进行了对照。结果两组十二指肠溃疡4周的愈合率分别为97.4%和91.2%,有效率分别为100%与97.1%(P>0.05);疼痛消失率两组分别为100%和93.5%(P>0.05),而3天内疼痛消失率分别为74.3%和51.6%(P<0.05)。兰索拉唑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副作用。提示兰索拉唑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的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5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ADu)患者用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胃粘膜生长抑素 (SS)及尿胃蛋白酶原 (UPG)水平 ,以探讨Hp、SS、SPG -I及UPG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 :1996年7月~1997年10月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共96例。男52例 ,女44例 ,年龄17~65岁。其中Hp检测阳性者89例 ,占92.7 % (89/96)。剔除 :(1)胃大部切除手术者 ;(2)溃疡大于25mm×25mm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或幽门梗阻者 ;(3)…  相似文献   

20.
头孢羟氨苄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孢羟氨苄虽为第一代口服头孢菌素,应用于临床已久,但极少用于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最近药敏研究显示头孢羟氨苄具有良好的抗Hp作用[1]。我们用头孢羟氨苄、兰索拉唑、甲硝唑三联疗法观察其根除Hp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选择 2000年3月至12月间我院胃镜检查Hp阳性、年龄20~70岁的患者120例,观察中失访5例,有效病例115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 39.4岁;胃溃疡3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慢性胃炎伴粘膜糜烂和 /或中—重度萎缩39例。将其中的90例初治患者分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