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7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异常患病情况,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方松街道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体检的老年人代谢性疾病总患病率为79.51%,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患病率分别为64.75%、36.59%、17.56%、24.12%。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高血压、高血糖、肥胖患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大于男性(P<0.01)。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群是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随体质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地区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通过体检了解此群体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按年龄、性别分组,观察不同年龄、性别与高血压的关系,并观察不同BMI、WC及是否吸烟、饮酒者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在907名研究对象中检出高血压患者302例(33.30%),发现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281例,患病率为34.91%,女性21例患病率为21.5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调查者中,总的知晓率为86.42%(261例),治疗率为65.56%(198例),控制率为37.09%(112例);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男、女组腹型肥胖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WC正常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地区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为高血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阳城乡13~18岁中学生的BMI指数现状,探讨其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贵阳地区2 530名城乡中学生进行BMI指数及血压情况的横断面调查。结果贵阳地区13~18岁中学生营养不良率10.40%,城市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乡村;各年龄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现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趋势;高血压者的BMI指数有高于正常者的趋势;不同BMI指数组间,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呈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的趋势。结论贵阳城乡13~18岁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情况同时存在;高血压患病率形势较严峻;BMI指数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52例中青年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肥胖、超重比例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并根据BMI不同分为体质量低下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与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性,男性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也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BMI组之间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BMI的增高,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是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递进关系。结论:男性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大于女性,超重和肥胖与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相关,BMI增加会使血糖、血脂、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血脂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及BMI、WC 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波市鄞州区40 岁以上常住居民2 303 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脂指标检测,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 081 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1 222 例。WC 分组:男性WC≥85 cm、女性WC≥ 80 cm 为中心性肥胖,其余为正常;BMI 分组:BMI≥24 kg/m2 为超重,BMI<24 kg/m2 为正常。分别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BMI、WC 和血脂水平对高血压的影响,通过ROC 曲线分析BMI 和WC 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血压组WC、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WC、 BMI、TG 及LDL-C 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高血压组中心性肥胖率、超重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超重、中心性肥胖、TG 和LDL-C 异常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超重伴有中心性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超重但腰围正常人群>单纯性中心性肥胖人群>正常者;男、女性人群的ROC 曲线下面积均为BMI > WC。结论 WC、BMI、TG 和LDL-C 异常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MI 比WC 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长春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该市高血压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市10个县(市、区)10 521名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为样本,对该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和高血压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 521人中高血压患者2 348例,总患病率为22.32%,其中男性1 092例,患病率为22.09%,女性1 256例,患病率为22.52%。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劳动方式、中心性肥胖和体质指数(BMI)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BMI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高血压知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聂文姣 《医药世界》2013,(9):668-670
目的为了解长春市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长春市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市10个县(市)、区年龄≥60岁居民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本次共调查2 752人,其中男性1 305人,女性1 447人,年龄在60~102岁,平均68.21岁。资料经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基本数据分析和χ2检验的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长春市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3.53%。男性患病率为40.54%,女性患病率为46.23%。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吸烟和体质指数有关。结论高血压是长春市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和高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吸烟和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阳城乡13~18岁中学生的BMI指数现状,探讨其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贵阳地区2530名城乡中学生进行BMI指数及血压情况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贵阳地区13~18岁中学生营养不良率10.40%,城市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乡村;各年龄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现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趋势;高血压者的BMI指数有高于正常者的趋势;不同BMI指数组间,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呈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的趋势.结论 贵阳城乡13~18岁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情况同时存在;高血压患病率形势较严峻;BMI指数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96名35岁以上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测定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等实验室参数.结果中老年男女人群中,超重、肥胖分别占各自人群的31.4%和32.9%,BMI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舒张压(DBP)、年龄正相关密切,BMI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超重肥胖组SBP、DBP、LDLC、TC、TG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状态组,肥胖人群FPG、2hPG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和超重人群水平.中老年超重和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是体重正常人群1.85倍.体重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值(-3.07 0.85)显著高于超重人群(-3.33±0.91);体重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IR)值(1.31±1.25)显著低于超重人群(1.73±1.51).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超重及肥胖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占据了相当比例.(2)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呈正比,其中BMI与TG关系最密切,与HDL-C呈负相关.(3)BMI与DBP相关显著,BMI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4)BMI与2型糖尿病呈正相关,肥胖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中老年女性的T2DM发病受体重影响较男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方法对2007年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年龄≥30岁人群调查,采集空腹血化验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血压、量身高、称体重。结果共调查1313人,其中男性775人,女性538人。代谢综合征患者(MS)患病率分别是16.15%、19.1%、11.9%。30~60岁男性、女性人群MS的患病率分别为15.1%、4.2%;>60岁男性、女性MS的患病率分别是27.03%、27.07%;在体重指数<24,男性、女性人群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分别是4.63%、2.58%、21.35%、16.6%;在体重指数2428,男性、女性人群中不同年龄组MS的患病率分别是48.3%(女30~60岁无肥胖者)、40.4%、52.38%。结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总的是男性大于女性,特别是中青年组。但在老年肥胖组却是女性组大于男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辽宁省抚顺地区煤矿工人体质指数对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抚顺市≥35岁的在职或退休的男性煤矿一线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抚顺地区煤矿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7.0%,超重率29.5%,肥胖率为5.3%.当BMI< 24 kg/m2时,其被调查人群平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最低;当BMI达到超重或肥胖标准时血压均值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增高;调整年龄等危险因素后,超重和肥胖对高血压的患病危险OR分别为1.650(1.541~ 1.766)及3.412(2.903~4.009).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煤矿工人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伴肥胖的煤矿工人提倡首推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努力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及劳动保护,以降低煤矿工人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力系统职工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患病率与性别、年龄、体重、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13名电力系统职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统计脂肪肝的发病率,并分组比较与性别、年龄、血压、体重的关系。结果:该地区该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29.24%,在全国为高发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各年龄组男性也均高于女性,但50岁~60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年龄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脂肪肝患者高血压和肥胖的发生率为45.69%和37.83%,显著高于正常人组的发生率(P<0.01)。结论:该人群脂肪肝患病水平为全国高发水平,且与年龄、性别、血压、肥胖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患病率与吸烟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为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在香堂村随机抽取24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询问其是否吸烟。结果:男性吸烟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0.82,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3,说明男性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女性吸烟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0.00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BMI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1.4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4,说明男性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女性BMI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5.1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0,说明女性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郑宝忠  任晓军  冯凭  赵洪林 《天津医药》2004,32(11):671-673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以我市体检人群中的30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体质量分为正常组155例和肥胖组142例,测定血清瘦素(RIA法)、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结果:正常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不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6.66μg/L,正常组81例女性瘦素中位数为8.89μg/L,双侧90%瘦素浓度范围为5.43~15.39μg/L;74例男性瘦素中位数为3.15μg/L,双侧90%瘦素浓度范围为0.25~9.99μg/L。BMI与性别因素对血清瘦素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呈正态分布,男性血清瘦素为(9.14±4.77)μg/L;女性血清瘦素为(19.34±10.90)μg/L。女性和男性的BMI、WHR均与瘦素浓度呈线性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浓度性别差异显著,与BMI及WHR显著相关,肥胖组血清瘦素浓度比正常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市常住人口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 155名健康体检者测量BMI、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按BMI值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情况,分析BMI分布状况及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相互关系。结果青岛驻地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检出率41.2%,其中男性47.2%,女性41.5%。在2060岁,超重/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肥胖的人群(P<0.01)。BMI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危险因素聚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均随着BMI的增高而上升。结论青岛市健康体检者超重/肥胖人群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应该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居民体重指数、腰围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重箍数(RMI)和腰围(WC)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样本人数,对调查人数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并计算体重指数。比较不同BMI和WC分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结果:随着RMI和/或WC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体重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保持BMI和WC均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目前中小学生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中小学生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对焦作市11571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及血压检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小学生高血压总检出率为7.3%(841/11571例),血压水平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指数(BMI)均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结论中小学生血压水平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率与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呈正相关。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预防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是降低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淄博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淄博地区544例老年人群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淄博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6.40%,知晓率、药物治疗率、非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1.99%,75.49%,24.51%,16.67%,其中老年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膳食、体质量等均为影响淄博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有关因素。结论淄博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高峰年龄段显示男性为70~75岁,女性为65~80岁。体质量指数(BMI)超重与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针对老年人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高血压防治教育是降低心血管疾病上升趋势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壮族居民痛风和高血压的患病特点及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百色市靖西县壮族居民561例,进行问卷调查,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将结果分为痛风或(及)高血压组(133例),非高血压非痛风组(248例),分析痛风或(及)高血压组观察指标的特性,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痛风粗患病率为2.0%(男3.2%,女0.7%),男性高于女性(x~2=4.724,P=0.030);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2.6%(男27.4%,女18.0%),男性高于女性(x~2=7.194,P=0.007);高血压伴痛风粗患病率为0.9%(男1.5%,女0.4%),男性高于女性(x~2=95.418,P=0.000)。痛风或(及)高血压组患者其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及其体质指数异常率、胆固醇异常率、甘油三酯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尿酸异常率较非痛风非高血压组高(P0.01)。结论壮族居民痛风和高血压患者患病率高;痛风和高血压患者与体质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尿酸的异常变化有关,应当加强健康护理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肥肉、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控制体重、参加有氧运动,经常检测血压和血尿酸,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高血压人群的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的关系,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及脂肪肝的发病率。方法统计2011年~2014年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加体检人群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12 h后抽血生化、上腹部B超检查进行检查,对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三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肥胖组以及超重组的TC、TG、LDL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C高于正常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TG、LDL均明显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也与之增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肥胖组与正常组、超重组比较,收舒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仅血压值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与血脂、血压、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肥胖患者应减轻体质量,维持BMI于正常的范围,这对于血脂、血压、脂肪肝发病的控制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降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