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合成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C086),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芳香醛、乙酰丙酮为原料,Knovenagel缩合、氢化还原、Claisen-Schmidt缩合三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以姜黄素为对照,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抑制活性。考察目标化合物体内抑制人结肠癌SW480裸鼠移植性肿瘤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和质谱确证,对上述细胞株的IC50值依次为2.90,4.11,4.11,3.55,4.78,7.92,18.8,17.1μmol.L-1,均明显比姜黄素强,100mg.kg-1.d-1灌胃给药对人结肠癌SW480裸鼠移植性肿瘤的抑瘤率为40.7%,小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减轻。结论:合成了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明显强于Cur,体内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3,5-二亚苄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芳香醛、4-哌啶酮为原料,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制备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活性,考察部分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7个未见报道的3,5-二亚苄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5个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姜黄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2,5-二亚苄基环戊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通过Stork烯胺反应、Aldol缩合、Mannich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并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5-二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9个目标化合物对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姜黄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7-甲氧基或7-羟基苯并吡喃酮的3位引入各种取代苯基,以发现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以丹皮酚和甲酸乙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碘-7-甲氧基苯并吡喃酮(5),再经Suzuki coupling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MS和IR方法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部分化合物还进行了13C-NMR测定。选择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人肝癌细胞株7721为试验瘤株,以姜黄素和大豆异黄酮为阳性对照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设计合成的20个新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6, 9, 16和19的活性较好,与对照品姜黄素的IC50值相当, 明显优于对照品大豆异黄酮的IC50值。结论 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3-取代苯基改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在这类化合物的3位苯基上引入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体积较小的基团似乎有利于其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化学合成; 苯并吡喃酮; Suzuki coupling偶联反应; 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并合成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曼尼希碱衍生物,评价其体外抗肿瘤增殖活性。方法以乙酰丙酮为起始原料,与香草醛及对羟基苯甲醛经两次Adol缩合制得去甲氧基姜黄素,乙酰化保护后再经亲核取代反应引入双苄基,然后经脱保护及Mannich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人乳腺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纤维肉瘤细胞及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等5种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中11个为去甲氧基姜黄素的Mannich碱类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HR-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活性大多高于去甲氧基姜黄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中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观察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出的3种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雁靛黄素(Ⅰ)、高丽槐树-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和芒柄花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0.2、16.9μg.mL-1;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肝癌细胞株均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7.9、18.8μg.mL-1;化合物Ⅲ对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不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对其他两个细胞株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Ⅱ对两种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Ⅲ不具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 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酚羟基烷基化、氯甲基化、氮烷基化、 羟醛缩合 4 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SW-1990(人胰腺癌细胞株)、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 4 种肿瘤细胞为测试细胞株, 采用 MTT 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 16 个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 1H-NMR 谱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表明: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8H-噻吩并[2,3-b]吡咯里嗪-8-肟醚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芳基乙腈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以顺铂为阳性对照药,以Bel-7402和HT-1080为测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经1H-NMR、MS和IR确认其结构。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7d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2-羟基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13个5-哌啶基甲基-4-乙氧基-2-羟基-查耳酮类化合物。用MTT法检测13个目标化合物对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白血病细胞株L1210、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等4种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以研究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3个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NMR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合成路线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目标化合物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含氮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具有新结构骨架的含氮姜黄素类抗肿瘤化合物并考察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姜黄素和查耳酮为先导物,利用药效团和骨架迁越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碱基的姜黄素类似物.选取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且用Discovery Studio...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莉敏  刘洋  李光文  李娜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9):1676-1678
目的:合成和表征了4个姜黄素的金属配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姜黄素为配体合成其乙酰丙酮氧钒、锌、铜、锡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初步筛选.结果:合成了4个姜黄素的金属配合物,并确定其结构.结论: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多个配合物对肿瘤K562,HL-60细胞有效,部分配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合成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评价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芳香醛、N-环丙基-4-哌啶酮为原料,通过Claisen-Schimidt缩合反应制备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5-(E)- 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K562、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合物1对HL60细胞的抑制活性比3,5-(E)-二(2-氟亚苄基)哌啶-4-酮盐酸盐(EF-24)强,化合物1和3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化合物2、化合物6对SW1116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SW480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比EF-24弱。在EF-24的N上引入环丙基或在苯环上引入强给电子取代基可增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衍生物FM0817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耐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肿瘤细胞Ic50平均值分别为1.95μg·mL^-1和10.84μg·mL^-1,FM0817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母核姜黄素。结论姜黄素衍生物FM0817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virus of the natural product curcumin were reported.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t was significantly limited by its instability, poor solubility, less body absorbing,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evaluation of curcumin. To stud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five series of curcumin analog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n-donating groups, especially the phenolic hydroxyl group ar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to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Twenty-four new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taking curcumin as a lea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properties. The capacities of these derivatives to scavenge the 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radical cation (ABTS.+), and to protect human red blood cells (RBCs) from oxidative haemolysis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percentage viability of different cell lines (Hep G2, WI38, VERO and MCF-7) was tested. The result of the antitumor testing was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the antioxidant assays. Compounds which bear o-methoxy substitution to the 4-hydroxy function in the phenyl ring (7g, 5g and 3g)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BTS.+-scavenging, antihaemoly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than other derivatives. In addition, molecular modelling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for biologically active and inactive compounds, to stud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ith the aim to elucidate which portions of the molecules are critical for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N-取代沙利度胺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以2.氨基-β-D-吡喃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经过6步反应得到化合物N-(3’,4’,6'-三乙酰-1’-溴代吡喃葡萄糖)-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该化合物经过溴代、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对4T1细胞存活率的测试测定20个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设计合成的20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均经过1H-NMR谱确证,部分化合物经IR、MS谱确证。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4T1细胞均具有-定的抑制生长作用。表明所合成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均有-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