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骶髂关节前脱位(adult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AADSJ)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 男18例、女7例, 年龄(38.8±15.5)岁(范围18~83岁)。根据骶髂关节前脱位的影像学表现制订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分型:Ⅰ型, 骶髂关节完全前脱位, 整个髂骨耳状面移位至骶骨前方;Ⅱ型, 骶髂关节骨折合并前脱位。Ⅱ型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前1/3, 髂骨脱位至骶骨正前方;Ⅱb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上方;Ⅱc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内侧。四名观察者分别采用临床分型、Tile分型及Young-Burgess分型评估各分型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分别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实施手术, 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行骨盆X线及C...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微创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 探讨其治疗经验、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的20例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 其中男7例, 女13例;年龄(35.6±14.6)岁(范围12~6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9.3±7.1)d(范围5~30 d)。骨盆骨折Tile分型:C2型13例, C3型7例。2例合并同侧或双侧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 均为部分损伤,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分级均为M3级。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先将移位明显的一侧用骨盆解锁复位架固定在手术床上, 牵引移位程度小的一侧, 复位后置入该侧S1、S2贯穿骶髂螺钉导针至对侧骶骨骨折处;再更换牵引, 将复位的一侧固定在手术床上, 改牵引移位明显的一侧, 复位理想后, 将打入的贯穿导针穿过对侧骶髂关节至髂骨外板, 再拧入贯穿骶髂螺钉, 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相应的入路进行复位固定, 前环均采用INFIX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骨盆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解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骶髂关节在不同脱位情况下耳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变化。方法采用30具除去韧带结构的正常成人干燥左侧半骨盆标本,男女各15具,年龄20~57岁。对标本的骶髂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构建骶髂关节模型图像,图像输入到Photoshopll.0图像处理软件,应用计算机定量测量骶骨侧及髂骨侧关节面图像的长度及面积。将骶骨固定于标本平台上,分别向后、上及后上3个方向移动髂骨,模拟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旋转不稳及垂直不稳,造成骶髂关节的三维空间移位,相对位移分别依次递增5mm,同时进行螺旋CT扫描,直至骶髂关节完全脱位。在每一种模拟移位中,使用Photoshopll.0软件由计算机测量骶髂关节髂骨与骶骨关节面的接触面积。结果正常情况下,男性骶髂关节的耳状关节面接触面积是1138.3mm^2,女性为992.5mm^2,男性比女性大12.8%(P〈0.05)。当髂骨向后上方移位时,骶髂关节髂骨侧与骶骨侧的接触面积最小,其次是向后及向上移位(P〈0.05)。结论骶髂关节在不同移位情况下,髂骨侧与骶骨侧关节面接触面积变化较大,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对骶髂关节损伤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量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等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关节者,男6例,女9例;年龄19 ~ 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空心钉。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 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及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5.
骶骨侧块在髂骨外板后部投影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并测量骶骨侧块在髂骨外板后部的投影范围,探讨骶髂螺钉置入的理想区域。方法:在16具尸体骨盆标本上,用克氏针沿着骶骨侧块最外缘自内向外穿过髂骨,根据克氏针在髂骨外板的位置,得到骶骨侧块在髂骨外板的三角形投影。分别测量两侧投影的宽度、高度、投影纵轴到髂后上棘、髂后下棘的距离。结果:骶骨侧块投影的高度为61.4mm,三角形投影的底部宽度为56.8mm,三角形投影的纵轴到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0mm、27.4mm。结论:骶骨侧块在髂骨外板投影区的上部是骶髂螺钉置入的较佳位置。  相似文献   

6.
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中俯卧位,切开显露髂骨外骨面,钻入克氏针,以X线透视正侧位以确定克氏针的位置,将φ6.5mm适当长度的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植入S1.2椎体,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7例患者术后无一例骨盆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1例骶髂关节复位不佳,移位1.5cm,1枚螺钉误入邻近椎体,幸未产生后遗症。结论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环的技术具有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失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骶髂螺钉并发症包括固定失败,置位不当,神经损伤,感染,后骨盆复位不佳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结果患者骶髂关节均达到解剖复位,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6个月。骶髂关节均获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对于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脱位有良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男6例,女9例;年龄19-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S,椎弓根空心钉。结果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提高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入口位和出口位x线引导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方法]选择旋转垂直不稳定的C型(Tile分型)骨盆骨折患者6例,术中利用入口位和出口位X线监视定位S1椎体的进针方向和位置,在X线监视下打入导针于合适位置,置入松质骨螺钉.[结果]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均复位,术后X线及CT示螺钉固定位置良好.[结论]术中应用入口位和出口位投照即可准确地置入骶髂关节螺钉.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减少了投照位置和投照次数,简化手术过程,为微创固定骶髂关节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氏针撬拨联合椎体撑开器加自体骨植骨复位固定治疗Essex—Lopresti关节压缩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性应用克氏针撬拨联合椎体撑开器加自体骨植骨复位固定治疗Essex—Lopresti关节压缩性跟骨骨折3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9个月,均获得预期疗效,无感染及骨髓炎,骨折愈合无移位,按Maryland足部泽分系统评分,有14例,良11例,中6例优良率80.6%。结论采用克氏针撬拨联合椎体撑开器加自体骨植骨对Essex—Lopresti关节压缩性跟骨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治疗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难复性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6例难复性指骨颈骨折患儿, 其中20例采用X线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 16例采用B超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min)、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元)、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 时间3~28个月, 平均9.3个月。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TAM评分、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术中透视次数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难复性指骨颈骨折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无放射线暴露等优点,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6例,均采用ISOLA脊柱后路骨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本组6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螺钉松支架、断裂等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 椎弓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良好疗效,为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困难,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骶骨棒、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和骶髂关节后路螺钉固定三种[1,2],虽然方法多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将骶骨和髂骨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15.
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问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结合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用脊柱内固定系统(TSRH)之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进行固定,该组患者涉及骶髂关节的垂直移位及旋转的骨盆环变形,归于Tile分型的B类或C类骨盆损伤。11例患者均伴有前环损伤,其中9例予以加压钢板(smith nephew)内固定,余2例患者单纯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结果 7例患者垂直移位完全复位,9例旋转畸形纠正,未发现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问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地维持了复位的效果.这一混合技术对于涉及垂直及旋转损伤的骨盆环损伤有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应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17例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9.7)岁;按照Tile分型,其中C1型12例,C2型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负重锻炼时间。术后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康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5±11.1) min;出血量80~200 mL,平均(150.6±12.3) mL。术中骨折或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骨盆前环使用6.5 mm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后环使用6.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S1骶髂关节螺钉8例,S2骶髂关节螺钉9例...  相似文献   

17.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入路:前环采用横切口或髂腹股沟切门,后环用骶髂前入路或后入路。固定方法:对于髂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于髂骨内板、耻骨联合上方或前方和耻骨支上方;对于髂骨后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或骶骨骨折采用前路钢板、后路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87例病人,随访3个月~5年,97%的病人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术前应特别重视纠正骨盆骨折内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髂骨内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3例,采用微创后路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良好疗效,为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5-03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置入克氏针以桡骨远端断面为撬拨支点,应力于桡骨头外侧皮质,向上撬拨使桡骨头复位,矫正骨折端的成角及移位畸形。术中透视见骨折端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后,将弹性髓内钉顺势过骨折端并紧贴骺板固定。结果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etaizeau标准评定:优11例,良5例。16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8~10周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均完全愈合,取出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肘关节功能稍有影响,伸直受限约8°。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按Tibone-Stoltz标准评定:优16例,良1例。结论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经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前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骶髂关节前部切口或髂腹股沟切口,显露骶髂关节前面,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3例单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9例同时行骨盆前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例同时行髋臼骨折手术。随访6~18个月,6例垂直移位复位,9例旋转移位纠正,骶髂关节完全融合。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造成整个骨盆环的严重失稳,经前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能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