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长托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长托宁组,每组10只。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方法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极化;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长托宁治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能力,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降低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L-1β和IL-18水平及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脑组织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结论 长托宁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天麻素具有抗炎作用,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天麻素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天麻素高剂量组和天麻素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大鼠中脑动脉闭塞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各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6 mg/kg),天麻素高剂量组和天麻素低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50,1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NLRP3炎症小体阳性表达及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大;脑组织结构疏松,可见不规则空洞,神经元数量减少并排列不规则;NLRP3炎症小体阳性表达上升(P<0.01);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升(P <0.01);(2)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高剂量组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长托宁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模型组(Allen’s法建立SCI大鼠模型)和长托宁治疗组(PHC组,腹腔注射长托宁2mg/kg,连续给药14 d)。各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HE、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IL-1β、TNF-α、IL-6和IL-18的含量变化;TUNEL检测脊髓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LRP3、procaspase1、pro-IL1β、IKKβ、IKKα、P-IKKβ、P-IKKα、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长托宁减轻SCI大鼠脊髓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抑制IL-1β、TNF-α、IL-6和IL-18释放,抑制细胞凋亡,下调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LRP3、pro-caspase1、pro-IL1β表达水平,抑制IKKβ/IKKα/NF-κB信号通路活性。结论 长托宁减轻SCI大鼠炎症反应,抑制NLRP3炎性小体,与调控IKKβ/IKKα/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现阶段,针对已知的炎性递质的干预措施对于减轻脊髓继发损伤的效果局限。白细胞介素17是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正逐渐受到关注。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制作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模型,假手术组仅剪开硬脊膜而不伤及脊髓实质。开放后测定肢运动功能评分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7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开放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假手术组大鼠BBB评分均为20-21分,脊髓损伤1,2 d大鼠BBB评分均为0分,损伤后7 d BBB评分为0-3分(P < 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6 h后,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突起减少;脊髓损伤12 h后,灰质、白质组织结构疏松、空泡化;脊髓损伤后7 d,胶质细胞增生,组织纤维化明显。RT-qPCR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7 mNA于脊髓损伤后3 h出现,并于6 h表达出现高峰(P < 0.01),随后表达减少,7 d后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6 h后,白细胞介素17表达开始升高,并于损伤后12 h出现高峰(P < 0.05),随后表达减少,至伤后7 d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果可见脊髓损伤12 h后组织损伤表现最严重,并与白细胞介素17表达改变存在时间的一致性,推断白细胞介素17可能参与了脊髓继发性炎症反应过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脊髓损伤的修复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手段,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及脊髓功能恢复,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可能,但因脊髓损伤模型及移植方式不同,其治疗效果并不相同。目的:验证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细胞移植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术后4周,每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ELISA检测脊髓损伤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移植组大鼠脊髓囊腔较小,NF200表达明显增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减少。提示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增加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含量,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3周龄昆明小鼠进行8周的EE刺激或者标准环境(SE)饲养后分为以下3组:标准环境+生理盐水(SE+NS)组、标准环境+脂多糖(SE+LPS)组及丰富环境+脂多糖(EE+LPS)组。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活动度;新旧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CD68及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穿越的总格数无明显差异。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中,与SE+NS组相比,SE+LPS组新事物辨别指数明显下降(P<0.05);与SE+NS组相比,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表达上调(P<0.05);SE+LPS组海马CD68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丰富环境可以逆转上述改变(P<0.05)。结论丰富环境可缓解脂多糖诱导的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及NLRP3炎性小体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修复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神经丝蛋白质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建模后1,48和72 h获取损伤段8 mm脊髓标本。 结果和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组神经丝蛋白质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使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损伤段脊髓神经丝蛋白质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加,对急性脊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与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组(CCI组),每组10只。于手术前后测定2组机械痛阈与热痛阈;Western blot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基因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lβ(IL-1β)及白介素-18(IL-18)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2组中NLRP3炎症小体在vlPAG的分布情况,并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进行共定位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3 d、7 d、14 d、21 d机械痛阈与热痛阈均明显降低(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核心蛋白NLRP3、效应蛋白Caspase-1 p10及前体蛋白pro-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NLRP3(P<0.001)、Caspase-1(P<0.001)及IL-1β(P<0.0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P<0.001)与IL-18(P<0.01)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CCI组在vlPAG的NLRP3阳性细胞数增加,且与IBA1存在共表达。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vlPAG中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且表达水平增高,提示NLRP3炎症小体激活水平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NOD样受体家族蛋白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NLRP2-caspase-1)炎性小体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氧糖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LRP2基因的表达;采用小RNA干扰(siRNA)技术沉默NLRP2的表达,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siRNA NLRP2组,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转染后细胞中NLRP2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k B(NF-κB) p65、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caspase-1前体(Pro-caspase-1)、磷酸化p65(pp65)蛋白水平。结果:结果显示,氧糖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LRP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 05),促进细胞凋亡(P0. 05),显著降低Bcl-2蛋白水平(P0. 05),显著增加Bax、caspase-3蛋白水平(P0. 05)。沉默NLRP2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P0. 05),上调Bcl-2蛋白水平(P0. 05),下调Bax、caspase-3蛋白水平(P0. 05); siRNA NLRP2组细胞中caspase-1、IL-1β、P65、p-P65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结论:NLRP2在氧糖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显著上调,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的炎症反应、凋亡信号通路以及NF-κB信号通路参与脑缺血损伤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特异性坏死性凋亡抑制剂-1(Nec-1)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坠落法)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抑制剂Nec-1组(在大鼠侧脑室注射10μmol/L Nec-110μL)。BBB评分法测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瘢痕形成,Western blot检测组织蛋白酶(cathepsin)B、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vimentin表达。结果术后第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Nec-1组BBB评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Nec-1组BBB评分值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未见NF-200荧光,模型组及Nec-1组均可见NF-200荧光,与模型组相比,Nec-1组NF-200荧光标记强度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7天及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ec-1组cathepsin B、caspase-3、GFAP、viment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Nec-1组cathepsin B、caspase-3、GFAP和viment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Nec-1可能通过调控cathepsinB和caspase表达,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对胫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温等离子体照射组,每组10只。HE染色检测大鼠骨折处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大鼠血清ALP水平及骨组织IL-1β和IL-18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组织成骨相关基因RUNX2、OCN和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组织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leaved-caspase1和GSDMD表达水平。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照射促进胫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增加大鼠血清ALP水平及骨组织成骨相关基因RUNX2、OCN和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鼠骨组织IL-1β和IL-18水平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leaved-caspase1和GSDMD表达水平。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照射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促进胫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背景:神经炎症是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是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重要部分,研究显示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发生焦亡,但circ RNA对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circ0005512在脊髓损伤后调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脊髓空洞面积,二代测序筛选脊髓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 RNA,Real-time PCR验证circ0005512的表达。免疫荧光、Western blot、ELISA、Real-time PCR检测脊髓损伤大鼠的细胞焦亡情况以及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系HAPI细胞的焦亡情况,基因敲降验证circ RNA0005512对小胶质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1)脊髓损伤7 d后,脊髓损伤部位出现明显空洞,脊髓损伤后即刻大鼠运动功能完全缺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损伤组大鼠运动功能逐渐部分恢复,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二代测序筛选到circ0005512明显...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损伤后胶质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伤后5d、9d、18d组.Allen法致伤脊髓.用大鼠综合行为评分法(CBS)对各级神经功能评分。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GFAP表达变化。结果 1.在行为观察中,发现大鼠脊髓损伤后有自行恢复倾向,损伤后18天后肢功能恢复67.5%。2.脊髓损伤后18d GFA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1、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有自我修复的倾向。2、胶质细胞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mi R-146a-3p水平改变是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常见事件,mi R-146a-3p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具体机制尚未被研究。目的:验证mi R-146a-3p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每组6只。术后2周对大鼠脊髓组织进行了RNA-Seq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log2FC>2),同时挑选出Genecards数据库中脊髓损伤相关基因(Score>20),再通过Targetscan预测mi R-146a-3p的靶基因,取这3个基因集交集,筛选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基因。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脊髓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水平。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NC组、NC-mimics组和mi R-146a-3p mimics组,用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i R-146a-3p的表达较假手术组下降(P <...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髓全横断模型在造模时常难以保证神经纤维的完全离断。 目的:构建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脊髓T10节段全横断模型;假手术组动物仅打开椎管与硬脊膜而后缝合,但不损伤脊髓。建模后1,3,5,7 d分别进行BBB评分以评估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来评估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并行形态学观察来评估脊髓肉眼观病理形态。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1,3,5,7 d时,其BBB评分降低(P < 0.01),未检测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完全横断,而假手术组脊髓形态完整。结果提示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聚合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聚合体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68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SHED聚合体治疗组(SHED)和UCMSCs聚合体治疗组(UCMSCs)。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通过特殊的细胞培养获得。之后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分别被移植到脊髓损伤区进行治疗。术后1至8周每周用BBB评分来评定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第1、3和8周分别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微丝蛋白(NF)和人特异性细胞核抗体(HuNu)的表达。结果:SHED组和UCMSCs组的BBB评分均有改善(P 0.05),且SHED组的改善更显著(P 0.05)。SHED组和UCMSCs组的MEP和SEP都能被诱发出来。与SCI组相比,SHED组和UCMSCs组的GFAP表达被下调,但NF表达被上调。GFAP和NF与Hu Nu的共染几乎都没有共定位现象。结论: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均可用于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炎性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预后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47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和预后不良组(n=28)。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预后良好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7.28±6.54) pg/mL、(38.26±8.79) pg/mL、1.75±0.35、1.15±0.27,预后不良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9.46±8.87) pg/mL、(76.83±10.58) pg/mL、2.23±0.41、1.94±0.36,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13.10、4.17、8.13,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是导致烧伤合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β=1.56、0.87、1.05、1.11,P值均小于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42、0.39、0.52、0.56,P值均小于0.05)。 结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的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指标,可根据上述指标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救治,有助于降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Toll样受体4敲除(TLR4-/-)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LIRI组(I/R组)、0.9%Na Cl组(NS组)和Dex干预组(D组)。肺组织HE染色;RT-q PCR检测肺组织TLR4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中TNF-ɑ、IL-6和IL-1β(WT和TLR4-/-)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表达量。结果 Dex明显改善WT小鼠肺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显著降低其肺组织中TLR4表达和多种前炎性因子的产生(P0.01),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产生和活化(P0.01)。但是在TLR4-/-小鼠中未观察到对各种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结论 Dex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减少前炎性因子释放和NLRP3炎性小体的形成与活化,达到保护LIR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吲哚丙酸被证明可减轻糖尿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但其能否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治疗脊髓损伤,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通过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探究吲哚丙酸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BV2细胞活性并筛选最佳的吲哚丙酸使用浓度;然后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给药组(50μmol/L吲哚丙酸)、脂多糖组(100 ng/mL脂多糖)、治疗组(100 ng/mL脂多糖+50μmol/L吲哚丙酸),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促炎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Seahorse实验检测BV2细胞糖酵解压力水平。(2)体内实验: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吲哚丙酸组。采用BBB评分与斜板实验评估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脊髓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当吲哚丙酸浓度> 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脑卒中后模型脑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基于Keap1/Nrf2/NLRP3炎症小体和p62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Dex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线栓法制造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成功后,依达拉奉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3.2 mg/kg,Dex组大鼠灌胃给予Dex 50 mg/kg,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采用改良m-NSS法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ELISA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内ROS含量;RT-PCR检测脑组织Keap1、Nrf2、NLRP3、p6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eap1、Nrf2、NLRP3、p6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脑组织中TNF-α、IL-6、IL-1β及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Keap1、Nrf2、NLRP3、p6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Dex组大鼠脑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脑组织中TNF-α、IL-6、IL-1β及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NLRP3、p6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Keap1、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Dex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大鼠脑损伤,其可能是通过调控Keap1、Nrf2、NLRP3炎症小体及p62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