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建立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至关重要。目的:构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可行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训练集)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模型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运用RStudio软件中的glmnet、pROC、rms等工具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并进一步绘制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对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同院行手术治疗的1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验证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的分析后,进一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此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9.18%(28/305);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森林图显示,术前住院天数、白细胞值、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钠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示拟合良好(χ2=4.57、P=0.803);对以上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均区分度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图形校准法、C指数、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校准曲线位于标准曲线和可接受线之间,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良好;④验证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形校准法、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构建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利用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筛选出高危人群,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构建基于co-SII-PNI评分的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82例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根据术后2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介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4.0. 2软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Calibrate及决策DCA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ASO患者282例,其中复发组112例,无复发组170例,患者2年内总复发率为39.7%(112/282)。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o-SII-PNI评分降低、高血压、糖尿病、hs-CRP升高是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对ASO患者介入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结论 基于co-SII-PNI评分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可有效预测ASO患者介入术后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3.
背景:术后谵妄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术后1-5 d,以意识混乱、认知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不利于老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目前针对影响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亦缺乏将其直观呈现以便推广应用的临床预测研究。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赣州市中医院诊治的116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9例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余下87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手术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获得最佳截断值,通过R软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年龄、脑血管意外病史、术前住院时间、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肢常伴有肿胀,特别是膝关节周围的肿胀,更能够严重影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因此,分析引起患肢肿胀的相关影响因素尤为重要,而列线图预测模型是基于回归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绘制的,由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得出的总分可直观计算出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肢发生肿胀的概率。目的:基于LASSO回归分析得出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患肢肿胀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1-06-30及2018-01-01/2019-05-31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关节病区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收集资料的前后时段分为建模人群(168例)及外部验证人群(122例)。首先基于建模队列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肿胀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筛选出来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s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再通过这几个影响因素制作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肿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C指数验证、校准曲线初步评价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由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采用C指数及校准曲线进一步评价列线图模型表现。最后使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观察该模型是否可以在临床上被较好地使用。结果与结论:(1)LASSO回归分析得出建模人群在膝关节炎的持续病程、体质量指数、术中失血量等因素上存在较明显的意义;(2)根据影响因素及现有理论,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发生肿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其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0.68),也同时分析了外部验证人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其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0.67),最终表明,该模型对列线图的预测能力很有效;(3)建模队列中的C指数为0.663(95%CI:0.487-0.839),验证组的C指数为0.655(95%CI:0.537-0.772),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良好;校准曲线拟合较好;(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在临床使用中会有较好的效果;(5)说明建立的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肢发生肿胀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地检验效能,有助于临床上筛查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肢发生肿胀的可能性,并及时给予不同患者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骨折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行PKP治疗的1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年持续跟踪随访,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n=36)与无再发骨折组(n=146)。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计量指标行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及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及临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骨密度、损伤椎体数、单节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类型、骨水泥渗漏、PKP术前后椎体高度差、后凸角变化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损伤椎体数、单节骨水泥注入量、PKP术前和术后椎体高度差、后凸角变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32、0.722、0.801、0.81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2个、3.9 ml、0.4 mm、8.7°。骨密度、损伤椎体数、单节骨水泥注入...  相似文献   

6.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术前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的15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亚组和复位维持亚组。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 000次后,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关联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和影响曲线评价其拟合优度、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3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模型外部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结果与结论:(1)训练组1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出现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失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联合肺癌自身抗体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获取26例良性肺结节和80例恶性肺结节患者的人口学、CT影像和肺癌自身抗体资料数据。采用单因素、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校准曲线验证该模型。结果:CT特征指标结节位于上叶(UP)、CT恶性特征(CTF)和肺癌自身抗体指标p53、G抗原7(GAGE7)、ATP结合RNA解旋酶4-5(GBU4-5)、SRY盒转录因子2(SOX2)等为恶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显示其预测恶性肺结节的概率为89.7%,ROC和校准曲线也验证列线图模型有良好临床预测能力。结论:基于CT影像学特征和肺癌自身抗体构建的列线图对恶性肺结节有良好诊断效能,可作为无创量化模型用于肺结节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围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3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20例)和验证组(110例),并根据围生儿是否发生不良结局将其分为不良组和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围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以及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25 kg/m2、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妊娠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5.5%均是妊娠糖尿病围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妊娠糖尿病围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列线图模型预测校准曲线均接近标准曲线;ROC曲线和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益。结论 年龄≥35岁、孕前BMI≥25 kg/m2...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新发骨折的研究较多,但是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这类研究尚少。目的: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术后再骨折发生的列线图。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9例,男107例,女332例,年龄(71.38±9.73)岁,根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1年内有无新发骨折分为新发骨折组(n=57)和无新发骨折组(n=3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发生新骨折的危险因素。使用KNN法对缺失值进行多重插补,并用SMOTE方法对样本过采样均衡。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75%)和测试集(2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了预测再骨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其性能,制作网络计算器给临床医生带来更便捷的交互体验。结果与结论:(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骨密度T值、既往骨折史、脑血管疾病、受伤时间及术后椎体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疾病[OR=35...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选择是目前具有较大争论的焦点。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比直接前入路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中远期生存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7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其中8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5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对于患者术前合并症采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评分表,计算患者虚弱度,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和术后生存时间,其中术后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与结论:(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共有42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均衡可比(P> 0.05);(2)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79.71 min vs. 59.07 min,P <0.001)、出血量(839.64 mL vs. 597.83 mL,P=0.001)、住院费用(56 508.15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创伤性颈脊髓损伤(TCSCI)5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探讨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TCSCI 5年死亡率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2月美国脊髓损伤数据库(NSCID)中TCSCI患者2 540例, 其中男2 030例、女510例, 年龄15~89岁。2 540例患者以3∶1比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开发队列1 927例和验证队列613例, 其中开发队列用于分析危险因素、建立5年死亡率预测模型, 验证队列用于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根据开发队列患者伤后5年生存与否分为存活组1 554例和死亡组373例。观察指标:(1)对比开发队列和验证队列TCSC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2)对开发队列中2组TCSCI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出院后是否因呼吸或泌尿系统疾病再入院、出院后是否需转医疗机构继续治疗等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TCSCI后5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TCSCI 5年死亡率的列线图模型。(3)对验证队列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性能。结果 (1)开发队列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可能影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以术后隐性失血量480 m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各可能影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再以LASSO筛选出可能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48例中,高隐性失血量组39例,平均失血量为(582.17±76.18) mL;低隐性失血量组209例,平均失血量为(367.19±43.02) mL。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手术时间、假体类型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AUC为0.918[95%CI(0.880,0.95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高隐性失血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概率阈值为0.15 ~ 0.95时,患者的净受益率大于0。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连线图模型用于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高隐性失血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肠癌(CC)中具有预后意义的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并构建预后相关的预测评分模型,最后得到与预后相关lncRNAs共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方法 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FGs),在TCGA数据库中共下载41例癌旁正常组织、473例肿瘤组织的表达数据和452位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共表达和差异分析确定铁死亡相关的差异lncRNA(DEFlncRNAs),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相关的DEFlncRNAs,再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计算患者的风险得分,根据风险得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Kaplan-Meier风险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而后绘制列线图预测患者生存情况。最终,通过共表达分析找到调控DEFlncRNAs的铁死亡差异基因,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验证表达差异。结果 从TCGA数据库下载CC样本的表达及临床数据,并成功构建了含28个lncRNAs的风险预后模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成功构建了可预测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列线图,该...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关于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的脱位率报道差别很大。 目的:通过减小外展角降低老年偏瘫患者患侧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的脱位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19例患者资料。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期为3个月~7年,平均4年3个月。除2例置换后2年内因其他疾病死亡外,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髋关节脱位,置换后3个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其中优5例,良12例,优良率达89%。说明通过减小髋臼外展角是预防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关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较多,但其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争论中,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分为研究组(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31)和对照组(未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23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骨水泥渗漏、骨密度、术后后凸畸形角度、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9岁)、绝经年龄(≤51岁)、体质量指数(>24.7 kg/m^(2))、骨折病史(有)、术前骨折椎体数(≥2)、术后后凸畸形角度(>13°)是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Nomogram预测模型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风险阈值>0.09时,此预测模型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④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绝经年龄较低、体质量指数较高、有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较多、术后后凸畸形角度较大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为此类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接受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679例腹股沟疝患者,记为训练集;另选取接受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28例腹股沟疝患者,记为验证集。对训练集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独立预测因素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校准度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一致性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判断,区分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采用Bootstrap法重复取样800次完成内部验证,并于验证集完成外部验证。结果 679例患者中术后1年发生慢性疼痛52例,发生率为7. 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组和无疼痛组患者年龄、BMI、术前VAS评分、手术次数、麻醉方式、术中神经保护方式、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BMI 24 kg/m2、术前VAS评分3分、再次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术中神经切断或未保护、切口感染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 0. 05)。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χ2=0. 458,P=0. 729)。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 880 (95%CI:0. 829~0. 930),灵敏度为86. 1%,特异度为82. 6%。Bootstrap法重复取样800次,偏校正曲线下面积为0. 852(95%CI:0. 795~0. 909),分类能力仅下降0. 028,灵敏度为85. 8%,特异度为80. 0%。本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 876,Bootstrap法重复采样内部验证C-index为0. 869,外部验证C-index为0. 858。结论 年龄60岁、BMI24 kg/m2、术前VAS评分3分、再次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术中神经切断或未保护、切口感染是腹股沟疝患者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背景: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治疗常需要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两种术式如何选择一直是骨科医生争论的焦点。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5期)、MEDLINE(1966-01/2011-05)、EMbase(1984-01/2011-05)、CNKI (1979-01/2011-05)。收集所有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比较治疗老年人(>6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7篇,最终纳入13个RCT,共2 436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随访2年、10年或10年以上病死率,关节置换和内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随访2 年、10年或10年以上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关节置换组均显著低于内固定组。提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选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明显降低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主要并发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内固定;系统评价;Meta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6 m随访,将评估为治疗有效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有效组,将评估为治疗无效的患者无效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有效共145例、占比90.63%,治疗无效共15例、占比9.38%;无效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入路、患肢长度变化占比与有效组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传统入路、患肢长度变化大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与BMI水平高、传统入路、患肢长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58)和正常组(n=32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前基础体温、术中室温、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OR=2.156,95%CI:1.158~4.016,P=0.015)、术前基础体温异常(OR=2.451,95%CI:1.309~4.588,P=0.005)、术中室温<23℃(OR=2.027,95%CI:1.085~3.786,P=0.027)、手术时间>2 h(OR=2.316,95%CI:1.239~4.327,P=0.008)、麻醉时间>3 h(OR=2.264,95%CI:1.206~4.252,...  相似文献   

20.
背景: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但这些修复适应证的选择及利弊尚存诸多争议。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和全髋关节置换对于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效果。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13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分无移位型(A组)和移位型(B组);根据修复方式将A组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A1)、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A2)、全髋关节置换(A3),同理将B组分为B1、B2、B3。随访1-3年,从治疗后并发症、治疗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下地时间、治疗后负重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A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A1、A3组,B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B1、B3组;B2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B1组。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但术后下地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较全髋关节置换差。提示对于绝大多数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首选考虑解剖复位,使用可靠的内固定,可优先选用切开复位空芯拉力螺纹钉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治疗,并尽可能在伤后6-12 h内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则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术者经验,按照其适应证综合分析,慎重选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