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西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为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西中小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0起,发病数9735例,占全区突发事件起数的40.19%和发病人数的53.56%,2004、2005、2006年占全区事件数比例分别为23.33%、37、01%和53.98%,发病数占全区发病数比例分别为38.72%、59.30%和63.67%:中小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占91.18%)为主;时间集中在3、4、5、10和11月,占总起教的64.71%(110/170);90.59%的突发事件和91.62%的病例发生在县(乡镇)级中小学校。结论广西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增长趋势,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且多发生在乡镇地区,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应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丽水市学校突发事件发生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导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丽水市2007-2012年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学校分布、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丽水市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5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的79.71%.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占92.73%;食物中毒占7.27%;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3.64%.学校主要分布在小学,特别是乡镇农村学校,发病高峰出现在每年3-6月和12月.结论 2007-2012年丽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且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重点是农村中小学校,是丽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5-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云南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整理。结果2005-2008年云南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6起,发病42127人,死亡8人,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发病数和死亡数的57.72%,74.82%和1.88%。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7.50%,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包括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疾病。高发时间为3-5月,高发学校为小学,占71.70%,平均1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1.13所学校。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易发场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广西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分析报告信息基本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365起,发病18 174例,无死亡,波及人数877 361人,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85.21%和7.67%;12个月均有事件报告,3~5月是高发季节,12月为一个高峰。结论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中、小学生,学校是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济南市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259起,包括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20起,一般事件24起,未分级事件2 214起。其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 117起,占全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3.71%;传染病事件118起,占5.22%。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月和12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64起,占全市所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4.24%;食物中毒3起,占全市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60.00%。结论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事件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2005-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特点,指导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现对全省4年报告的101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级别、类型、时间、地点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8年云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17起,发病57238例,死亡436例。其中2005年报告282起,发病17117例,死亡176例;2006年报告288起,发病20410例,死亡73例;2007年报告231起,发病11 823例,死亡96例;2008年报告216起,发病7888例,死亡91例。无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13起,占1.28%;较大突发事件(Ⅲ级)244起,占23.99%;一般突发事件(Ⅳ级)662起,占65.09%。传染病暴发疫情608起(占总起数59.78%),报告发病44 199例(占发病总数的77.22%),死亡49例(占死亡总数的11.24%),食物中毒302起(占总起数20.70%),发病9 296例(占发病总数的16.24%),死亡285例(占死亡总数的65.37%)。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近4年来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主要发生在学校。通过日常监测,及时预测、预警,及时处置,是使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稳中有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朝阳区2006-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朝阳区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66.7%;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4起)、霍乱(2起);66.7%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乡镇地区;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55.5%;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0.1d。结论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晨午检和缺课登记制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宾阳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宾阳县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6 358例,无病例死亡,发生起数和发病数分别占全县总起数和总发病数的91.07%及96.06%;发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5.10%;以3~5月、10~12月及1月为高发月份,共报告94起,占总起数的92.16%。结论各级政府、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各负其职,降低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信阳市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05年-2006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06年我市共报告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发病676人,无死亡病例报告,分别占同期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65.00%,总发病人数的67.20%。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发病人数占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发病数的91.27%;传染病疫情中多为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主要集中发生在上学期;村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率和发病率明显高于乡镇和县区,县乡村两级多为传染病发病,而县区则是食物中毒常见;90%以上的事件及病例发生在各类小学学校。结论加强学校内的卫生管理,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测制度,加强学校和卫生部门的交流合作,减少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北省石家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特点及趋势,为今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9年石家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石家庄市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4起,发病6 236例,死亡22例,其中传染病疫情161起,占78.92%,发病4 972例,死亡2例;食物中毒20起,发病人数792例,死亡10例,其中6起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162起,其中小学校138起,占85.12%;5月、12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2004年开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态势,并于2007年达高峰,2008年开始迅速下降并形成拐点.结论 中小学校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是石家庄市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可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武汉市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市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2004—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报告病例2 348例,死亡1例,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89.4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呈现逐年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2008年最多(22起),2010年最少(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有传染病疫情占89.48%(51/57),食物中毒占5.27%(3/57),职业中毒、环境因素事件和免疫接种事件各占1.75%(1/57)。传染病疫情以水痘、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为主,分别占25.49%(13/51)、21.57%(11/51)和15.69%(8/51)。57.89%(33/57)的事件发生于3—6月。城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占64.91%(37/57),多于郊区的35.09%(20/57)。73.68%(42/57)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或幼托机构,学校突发事件中有47.62%(20/42)发生在小学,38.10%(16/42)发生在中学。结论武汉市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学校学生中的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对2006~2008年上海市普陀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普陀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起,其中水痘15起、腮腺炎2起、登革热1起、不明原因肺炎1起、食物中毒2起、免疫接种不良反应2起,累计报告发病人数644人,死亡1人、事件波及人口数16458人。以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事件为主,发生在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校的事件共有20起,占事件总起数的86.96%,其中传染病18起,占事件总起数的78.26%。结论上海市普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传染病比例最高,应切实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完善预警系统,做好托幼机构及学校的疾病监测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2004~2006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6年广西各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生219起,报告发病11 14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传染病疫情179起,报告发病10 125例,食物中毒l1起,发病579例,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远远多于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学校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在农村地区,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芜湖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芜湖市2004~2011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芜湖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起,报告发病数1 625例,死亡13例。其中传染病疫情63起,占95.45%,食物中毒7起,占7.1%。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起,占总起数的82.54%。结论芜湖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广西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365起,发病18177例,无死亡,波及877961人;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85.21和7.67;12个月均有事件报告,3-5月和11-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7.
分析网络直报10 a来湖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3年湖北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湖北省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一般级别以上学校突发事件717起,无重大事件和特别重大事件,较大级别事件6起(0.84%),一般级别事件711起(99.16%).事件类别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共620起,占86.47%,病种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为主,占突发事件总起数的72.24%;其次是肠道传染病事件,共62起,占8.65%.肠道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为主,占68.25%.每年3-6月和9-12月是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发生事件起数分别占全年报告事件总起数的56.90%和36.40%.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占60.25%.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以农村小学居多,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发病6 060例,死亡1例,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发病数的69.57%和82.16%.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5.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高发时间为4-6月和10-12月.学校类型方面看,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小学,占73.96%;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乡中学,占62.50%.结论 黔西南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且主要发生在乡村,有关政府部门需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和培训,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肃省2008-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2008-2012年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事件总数的96.40%;报告起数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水痘、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乡小学校和幼托机构;4~6月份和10~12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 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以呼吸道传染病为多发.  相似文献   

20.
黄淑琼  蔡晶  杨雯雯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33-1735
水痘潜伏期较长,为12~21 d,易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1].湖北省2004-2013年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31.94%,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第一大病种[2],与江苏等地相同[3-5].为了解湖北省学校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处置情况,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参考,现将2010-2015年湖北省学校水痘突发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