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权利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享有的为道德、法律及习俗所认可的正当利益,并以法律、道德及习俗所确定的资格、赋予的力量、在界定的自由度内自由地主张的一种利益[1]。患者权利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兴起为患者权利运动做出了思想准备。"个人主义"发端于西方  相似文献   

2.
论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利益,就是指一个人应该享有和可以享有的有利于、有益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事物,"应该享有"是从应然的、道德的角度,也即人权角度而言的;"可以享有"是从实然的、法律的角度,即可以实现的法定权利角度而言的,利益这两个层面的内容也即尚未法定化和已经法定化的利益.[1]利益被法律确认后则变成权利,其利益主体也就成为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3.
患者是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医疗活动亦有别于一般的民事活动,故患者除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外,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还应当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依靠旧有的道德自律系统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已经显得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所建立的特定的医治关系,是涉及医生、患者、医院及社会四方面利益主体的复杂社会关系,体现了道德、利益、法律、人文等多个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蔡岩宗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1):1038-1040
医师权利和义务是指获得医师资格和注册许可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医师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享有相应的义务.但医师作为特殊的职业,除了享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规定的一般权利外,还享有特殊的权利--即行医权(医师执业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本文就医师的权利和义务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医德范畴的基本组成部分。这里讲的权利,是指医务人员的合医德的权力和利益。义务,是指医务人员在道德上应尽的责任。责任,则是指医务人员份内应做的事。医务人员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执业医师是指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保健机构 (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他们在执业过程中 ,所享有的权利义务 ,是作为执业医师职业化的权利和义务。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具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这些权利义务与患者的权利、义务又有哪些关联呢 ?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些探讨。1 权利义务的法律含义  权利和义务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权利是法律认可或赋予的要求和利益 ,具有合法性。这种要求必须是有根据的、有理由的、使人充分信服的 ,因而能对人们的判断具有一种强制性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可以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过上享有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的权利。作为社会权的属性决定了社会保障权应主要依靠通过立法机关积极的立法来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该权利的司法可救济性。承认社会保障权是一项权利,国家就有义务满足权利人的合法要求,保障权利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可诉性具有学理上、国际法上的依据,并为一些法治国家司法实践所采纳。  相似文献   

9.
医患权力与权利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权力与权利 ,尽管两者仅一字之差 ,但表述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前者通常指的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员所拥有的职权 ,现在也泛指有能力行使职业或职务权力的现象 ,是一种能力的称谓。而后者从法律上来解释 ,则与“义务”相对应 ,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含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被动倾向。在医疗职业活动中 ,也有权力与权利的问题 ,它是构成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 ,并又具有本身的某些特点。1 构成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1 医者多习惯于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模式众所周知 ,医者具有处方权、治疗处置权等职业权力 ,这种权力是医者在医疗职业…  相似文献   

10.
沈曙铭 《中国医院》2005,9(6):23-25
1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利益是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一定对象的多种客观要求.利益同时也是法制社会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法律是为适应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法律的变化与发展根源于各种利益关系即人们利益要求的变化与发展.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抗衡来实现,即法律对社会的功能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控制而实现.法律本身并不发明和创造利益,它只是对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加以选择,这种选择主要表现在利益主体与利益内容上,即对特定的利益予以承认或者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11.
保护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是国际人权法一个最根本的基石。本文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法律援助权入手,论述其作为人的最低标准的道德权利——人权保护的正当性和平等性以及作为法律权利的司法救济,以期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医药科技查新工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关于智力活动成果的权利,即法律规定人们对于自己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法学界和社会生活中一般认为,权利是法律规范所赋予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表现为法律规定权利主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的意义 1.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一个国家儿童的状况如何,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  相似文献   

14.
黄琼  蒲川 《重庆医学》2013,42(19):2298-2300
知情同意权是一项由自然人所享有的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它是由医患关系所具有的人身属性所决定的,以人的生理活动的安全利益为权利客体,以患者在医方提供医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允许医方对患者身体实施医疗行为的决定为权利内容[1],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决定权这一手段,射向患者福利这一终极目的[2]。概括起来,只要和患者疾病相关的内容,患者都有知情权,在需要作出决定时,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患者都有自主选择权[3]。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患者对知情同意权的态度及实际享有情况,并提出相关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立医院服务营销的伦理责任是指公立医院在开展服务营销活动中要体现公益性,为保护患者的利益应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公益性营销有利于优化医疗健康服务管理,创造患者价值和社会价值.营销中坚守道德底线,实现"利已又利他"的道德定位,通过伦理经营、自律管理,达到仁与善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胎儿之权利能力在法学界的争论历久弥新,众说纷纭,但尚无定论。本文试图跳出传统的探讨模式,以伦理为基础,以法学为进路,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胎儿具有独立人格的原因以及胎儿权利能力的享有并不必然的要附加限制条件的观点。胎儿权利能力的源泉在于社会的伦理价值,道德明辨是非,法律追求正义,道德是法律的精神价值和人性基础。法律上有关“人”的界定首先应尊重人发展过程的客观性以及人的自然性,应在社会伦理价值的基础上承认胎儿具有独立的人格,保护弱势群体,保护人发展过程中最脆弱的阶段,在崇尚法治的社会,增强法律对道德的引导作用,以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实现自然人和胎儿权利之统一,进而实现人类德性中的至善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所谓患者知情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就医、发生争议、争议处理等事宜所享有的知悉、了解的权利,医疗机构有义务对知情权予以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都是对患者知情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知情权是公民人身权的组成部分,是与公民生命健康权相关的权利,在医疗关系中,患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2点:充分了解医疗活动所含风险的权利;获得适当、合理治疗的权利。而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负有两项基本义务:①详尽告知患者手术及特殊治疗的风险,并征得患者对该治疗手段的同意;②进行适当、合理的治疗。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  相似文献   

19.
医方应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和社会对医方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医方应尽的法律和伦理义务.医方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性,积极、有效地履行注意和告知义务,并将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相结合,以切实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因护理缺陷所引起的纠纷也在不断发生,给患者及家属、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手术室护理,为此,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事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