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S100A4、MMP9和TIMP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6例正常肺组织切片中S100A4、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对NSCLC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41例NSCLC中、S100A4、MMP9和TIM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65.9%和85.4%,与正常肺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100A4的阳性表达率在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性差异;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TNM分期有显著性差异;TIMP1的阳性表达率在腺癌组为100%,在鳞癌组为71.4%,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S100A4表达与MMP9表达在NSCLC中呈正相关,相关分析有显著性差异(r=0.363,r=0.004)。结论:S100A4蛋白作用于NSCLC发展晚期阶段,与NSCL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MP9与NSCLC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腺癌中S100A4、MMP9及T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鳞癌,提示腺癌较鳞癌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S100A4与MMP9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S100A4和MMP9可为临床评估NSCLC恶性程度提供客观依据,及早发现NSCLC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MMP-2、MMP-9和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MMP 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 2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并探讨其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MMP 2、MMP 9及TIMP 2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MMP 2、MMP 9及TIMP 2不仅在肺癌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P <0 .0 1) ,而且其间质中的纤维细胞亦大量表达 ;MMP 2及MMP 9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TNM分期增加而有增高趋势 ,而TIMP 2的阳性表达情况则有下降趋势。MMP 2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而TIMP 2则呈负相关 (P <0 .0 5 )。 结论 :MMP 2、MMP 9及TIMP 2的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病理分级及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30(3):199-20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扩散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MMP2和CD44V6在7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MMP2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在肠型组、弥漫型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2)CD44V6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肠型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组(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胃癌MMP2和CD44V6两者表达间呈正相关(r=0.756,P<0.05).结论MMP2、CD44V6在胃癌中均过度表达,MMP2、CD44V6均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拼接异构体(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D44V6、VEGF、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56.67%、70.00%;CD4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VEGF与食管癌细胞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MMP-2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或0.01);20例患者(33.33%)3项指标均阳性,其中低分化、浸润程度深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分别高达58.82%(10/17)、47.06%(16/34)及56.52%(13/23).结论CD44V6、VEGF、MMP-2与食管癌的癌细胞分化程度、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对判断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志维  牛玉旭  林辉 《广西医学》2016,(10):1377-1380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9(CCR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R9与VEGF、MMP2、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CR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他蛋白表达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组织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CCR9、VEGF、MMP2、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MMP2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VEGF阳性表达、MMP2阳性表达、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VEGF阴性表达、MMP2阴性表达、MMP9阴性表达患者(P<0.05),且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肿瘤组织CCR9的表达与VEGF、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CR9与VEGF、MMP2、MMF9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CR9或许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来调控VEGF、MMP2、MMP9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会成为评估NSCLC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对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大肠癌及15例癌旁组织中Sk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Skp2干扰腺病毒与转录因子Sp1过表达腺病毒,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肠癌中Skp2、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2.9)%、(78.8±11.8)%、(75.3±11.6)%(P<0.05);Skp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P<0.05);MMP2、MMP9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大肠癌中Skp2与MMP2、MMP9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0.341,P=0.045;r=0.339,P=0.046)。沉默Skp2后,MMP2、MMP9、Sp1蛋白明显下调(P<0.05);伤口愈合能力明显降低,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加入Sp1过表达腺病毒上调Sp1蛋白后,细胞侵袭能力恢复。结论:Skp2、MMP-2和MMP-9与大肠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Skp2-shRNA可能通过下调Sp1减少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大肠癌细胞SW480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鄄9)及其相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鄄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8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及23例正常大肠标本MMP鄄9、TIMP鄄1的表达。结果:48例大肠癌组织MMP鄄9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标本(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者MMP鄄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者(P<0.05)。大肠癌组织TIMP鄄1的阳性率为54.2%,明显高于正常大肠标本(P<0.05);MMP鄄9表达超过TIMP鄄1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TIMP鄄1表达超过MMP鄄9者。结论:MMP鄄9和TIMP鄄1表达失衡和大肠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密切相关,MMP鄄9有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TIMP鄄1和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MMP鄄9表达超过TIMP鄄1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 2、MMP 9与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TIMP 1在原发性人脑胶质瘤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LN和MMP 2、MMP 9以及TIMP 1在正常脑组织、高低度恶性胶质瘤和脑内转移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电镜观察胶质瘤中血管基底膜变化特征,并与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结果作对照比较。结果 (1)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血管基底膜及血管内皮细胞上均有LN的表达,而瘤细胞未见染色。LN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恶性度呈正相关(P<0.05),在高度恶性胶质瘤侵袭边缘的细胞间可见LN的弱阳性表达;而脑内转移瘤则表现散在的瘤细胞浆膜阳性表达,基底膜及内皮细胞未见表达。(2)正常脑组织中,MMP 2阳性表达在血管基底膜及血管内皮细胞上,其他部位未见表达,而MMP 9均无表达。在胶质瘤中MMP 2和MMP 9阳性染色不仅见于血管基膜及血管内皮细胞,而且也见于侵袭边缘的瘤细胞。7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MMP 2、MMP 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8/70),67.1%(47/70),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MMP 2、MMP 9在低度恶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14.3%(4/28),32.1%(9/28),差别无显著性(P>0.05);MMP 2、MMP 9在高度恶性胶质瘤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57.1%(24/42),90.5%(38/42),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3)MMP 2表达强度与CT表现的瘤周水肿程度无关(P>0.05),但表达与否与CT影像上表现的瘤周水肿程度明显相关(P<0.01).MMP 9阳性表达与否及强度与瘤周水肿程度明显相关(P<0.05)。(4)MMP 2,MMP 9在转移瘤中表达率无明显差别(P>0.05);在转移瘤与高度恶性胶质瘤之间表达亦无明显差别(P>0.05).(5)TIMP 1在低、高度恶性胶质瘤中表达率分别为7.14%(2/28),50.0%(21/42),与相应级别中的MMP 9的表达存在差别(P<0.05).(6)电镜下可见基膜完整呈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与LN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胶质膜侧见大小不一的虫蚀样空洞。结论 (1)BM上的LN可能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在BM上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构成阻止胶质瘤细胞向颅外转移的屏障。(2)MMP 2、MMP 9在人脑胶质瘤中作为恶性表型及侵袭指标之一,其中MMP 9比MMP 2更重要.(3)MMP 2在正常脑组织血管基膜上表达,提示可能与血管的发生有关;而肿瘤血管BM上的MMP 9表达一方面参与了肿瘤新血管的形成,有利于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可能有利于胶质瘤细胞沿着血管侵袭.(4)胶质瘤中MMP 9与TIMP 1之间失衡是促进其侵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 (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 ,OS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 proteinase 9,MMP 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TIMP 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 5例口腔鳞癌标本 ,9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MMP 9TIMP 1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口腔鳞癌中MMP 9、TIMP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4 .4 %和 4 2 .2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口腔鳞癌低分化组中MMP 9、TIMP 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 (P <0 .0 5 )。③颈淋巴结转移组中MMP 9、TIMP 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中MMP 9、TIMP 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与肿瘤发生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P2,MMP9及TIMP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1例膀胱癌,10例正常膀胱组织的MMP2,MMP9和TIMP1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MP2,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25.5%和9.8%。MMP2和MMP9在高分级、高分期膀胱癌中表达的阳性率较低分级、低分期膀胱癌高(P<0.05)。TIMP1在高分级、高分期膀胱癌中表达的阳性率较低分级、低分期膀胱癌低(P<0.05)。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高,TIMP1阳性表达率低的膀胱癌患者恶性程度增加,更具有浸润和转移倾向,随访45例中死亡病例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存活病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TIMP1在死亡及存活病例中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呈正相关。结论:MMP2,MMP9和TIMP1参与膀胱癌的浸润和转移,MMP2和MMP9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 435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置人乳腺癌细胞株MDA 435于常氧(21% O2、5% CO2)和低氧(1% O2、5% CO2和94% N2)环境中培养6?h,RT PCR技术mRNA水平检测MMP2、9及TIMP2、1的表达。结果:MDA 435细胞株表达MMP9和TIMP1 mRNA,未检测到MMP2和TIMP2 mRNA;低氧环境下MDA 435细胞株中MMP9 mRNA 水平显著上升(P<0.05),TIMP1基因的表达在低氧环境与常氧环境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氧环境相比,低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株MDA 435中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平衡发生了改变,提示,进行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体外研究应充分考虑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扩散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观察MMP2和CD44V6在 7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MMP2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P <0 .0 1) ;在肠型组、弥漫型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1) ;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2 )CD44V6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P <0 .0 1) ;肠型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组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 (P <0 .0 5 ) ;粘膜及粘膜下组表达与肌层组、浆膜层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3)胃癌MMP2和CD44V6两者表达间呈正相关 (r =0 .75 6 ,P <0 .0 5 )。结论 :MMP2、CD44V6在胃癌中均过度表达 ,MMP2、CD44V6均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浆MMP2与TIMP1含量及比值对膀胱癌转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及MMP2/TIMP1比值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膀胱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和30例健康成人血浆中MMP2、TIMP1的含量。结果膀胱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血浆中MMP2的含量及MMP2/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71.62、16.15,t=2.84-5.14,P〈0.01),TIMP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H=42.61,t=3.67,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MMP2的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2.03,P〈0.05),MMP2/TIMP1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MMP2、TIMP1的含量及其比值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MP2含量及MMP2/TIMP1比值可作为膀胱癌侵袭转移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25份翼状胬肉标本(病例组)及20份非翼状胬肉眼部疾病患者的球结膜(对照组),抽提组织总RNA。以Primer 5.0软件设计MMP—1、MMP—2、MMP—3、MMP—9、TIMP—1、TIMP—2特异性引物并对标本RNA进行RT—PCR扩增,以GAPDH为内参照,通过DNA扩增带扫描密度比较各基因表达的相对强度。结果 翼状胬肉组织中MMP—1、MMP—3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织,而MMP—2、MMP—9、TIMP—1、TIMP—2基因表达在翼状胬肉及对照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MMP—1、MMP—3高表达导致MMP与TIMP比例的失衡可能与翼状胬肉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异型白细胞分化抗原(V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7例NSCLC组织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CD44V6表达与NSCLC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NSCLC分级无关(P>0.05);按UTCC-TNM分期,Ⅱ期和Ⅲ期中CD44V6表达显著高于I期(P<0.05);与未转移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对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分化/DNA 结合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Id2和 MMP9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和30例正常食管上皮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中 Id2和 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P <0.01);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均随食管鳞癌的浸润加深、临床 TNM 分期级别增高而升高,浸润深度在 T3+T4组的表达水平高于 T1+T2组(P <0.05),临床Ⅱ期和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期(P <0.05),但 Id2和 MMP9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 >0.05)。淋巴结转移组中 MMP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而 Id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Id2和 MMP9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浸润进展中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同时检测对于评估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及金属蛋白酶 1组织抑制剂 ( TIMP- 1 )、金属蛋白酶 2组织抑制剂 ( TIMP- 2 )的表达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49例乳腺癌、1 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及 TIMP- 2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TIMP- 1及 TIMP- 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及 TIMP- 1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 ,而 TIMP- 2表达于瘤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 ;乳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 ,能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而 TIMP- 1、TIMP- 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 P>0 .0 5 )。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2)和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活性变化在雄附方干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7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C)、假手术组(PS)、纤维化模型组(MD)、醋酸泼尼松组(PN 5.6 mg/kg)、雄附方高、中、低剂量组(XFFH、XFFM和XFFL 1.4 g/kg、0.7 g/kg、0.35 g/kg)7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第2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0.014 L/kg)或相应药物(0.014 L/kg)每天灌胃(ig),4周后取右肺中叶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肺组织中MMP1、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1、MMP2和TIMP2在MD组阳性表达水平均为各组最高(P〈0.01);用药组中XFFH组MMP1、MMP2和TIMP2的阳性表达水平均最低(P〈0.01);XFFH组与BC和PS组相比TIMP2表达增强(P〈0.05)。结论雄附方对抗肺组织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其有效平衡肺组织中MMP1、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